历社九上第二单元 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 单元测试卷A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1、实施新经济政策没有改变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
A . 农民欢迎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B . 国家大中小工业都收归国有 C . 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工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 D . 在流通领域实行自由贸易
2、历史学家指出:“五四爱国运动是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结合的,而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成功,也仰赖于当时社会多元力量的威力。”这段材料表明(    )

①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条件

②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均有多元力量参与

③五四运动是工、商、学各阶层努力的结果

④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3、下图所示两个历史事件的共同点有(    )

①两国都曾是英国的殖民地        ②探索早期的社会主义道路

③反映了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    ④体现了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4、“外交失败,皆由少数卖国贼所为。……山东问题,关系我国命脉。鲁亡国亡。乞电巴黎专使力争。宁可退出和会,否则誓死不认。”这一电文可以佐证(  )

①一战后凡尔赛体系的不合理性          ②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③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④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5、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下列体现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史实是:(    )

    ①戊戌变法  ②辛亥革命  ③新文化运动  ④五四运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6、中国近代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下列思潮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科学与民主”

②“政权是由枪杆中取得的”

③“三民主义”

④“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①③ C . ③①④② D . ④①②③
7、下图为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国民党党员中社会各阶层占比示意图。(整理自王建朗等主编的《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这一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 . 辛亥革命的推动 B .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 . 国民大革命的开展 D . 北伐战争的进行
8、下列对1919年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理解中,最确切的是(    )
A . 以暴力的手段反抗英国殖民者 B . 以不合作的态度抵制法国殖民势力 C . 默许农民焚烧警察局的行动 D . 采取非暴力不合作手段争取印度自治
9、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样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下列关于该书及这段文字的解读,最恰当的是( )
A . 描绘了一个精神不健康的狂人 B . 作者喜欢看历史书,并且看书比较仔细 C . 估计成书在五四运动之后 D . 作者借狂人之口,抨击了封建礼教的虚伪
10、让我们重温鲁迅先生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咏赞:“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A .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 .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 .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 .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1、某校九年级(10)班同学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搜集了某一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的资料和文章。你认为这一学习活动的主题应是( )
A . “自强”“求富” B . “实业救国” C . “三民主义” D . “民主”和“科学”
12、北京大学校园里有座雕像,雕像主体是两个螺旋状的大写字母D(Democracy)和jS(Science)。这是纪念以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开展的( )

A . 维新变法运动 B . 新文化运动  C . 护国运动 D . 辛亥革命
13、翻开古书,满眼都是“之乎者也”一类的文言文,我们今天读起来都觉得晦涩难懂。最早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是( )
A . 陈独秀 B . 李大钊 C . 胡适 D . 鲁迅
14、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
A . 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B . 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C .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 . 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
15、1919年6月5日,一个日资纱厂的工人,突破租界巡捕的武装包围,举行罢工,声援学生运动;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的工人也参加进来,罢工达到高潮时,参加人数达六匕万。这场工人罢工斗争应发生在( )
A . 北京 B . 长沙 C . 上海 D . 广州
16、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在他成立的大会上,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的是( )
A . 陈独秀 B . 李大钊 C . 毛泽东 D . 董必武
17、“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王尽美与董必武等革命家一起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A . 开马克思主义传播之先河 B . 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C . 使中国首次出现革命政党 D . 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8、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L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
A . 实现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 B . 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策略 C .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D . 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
19、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白色恐怖的血雨腥风之中,经历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如今已成为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军旗升起的地方”在哪?与什么事件有关( )
A . 武昌  辛亥革命爆发 B . 上海  中共一大召开 C . 广州  黄埔军校建立 D . 南昌  八一南昌起义
20、习近平曾用“五个创造性”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做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这里的“中国革命道路”是指( )
A . 城市领导农村 B .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 . 城市武装起义 D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1、在红军长征途中经过下列河流,按经过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大渡河   ②金沙江   ③赤水河   ④乌江

A . ③②①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②③①④ D . ④③②①
22、陕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中唱道:“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吆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歌词描述的场景发生于( )
A . 井冈山 B . 吴起镇 C . 遵义 D . 会宁
23、《震撼世界的十天:苏联的诞生》是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里德在亲历十月革命之后写成的纪实作品,由于取材的严谨、立场的客观,被誉为不可多得的研究十月革命的经典文本。十月革命带给当时世界的最大的“震撼”是( )
A . 推翻了沙皇政权 B . 第一次尝试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C .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D . 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24、有史学家认为“文明虽有进步,在今天,世界没有力量的国家,仍旧是不能共存的国家。”下列能印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
①清政府封建腐朽惨遭侵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日本幕府统治封闭落后遭美国以炮舰威逼打开国门

③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④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并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5、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共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都推翻了君主专制的封建制度 B . 都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 . 都有力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 . 都摆脱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历社九上第二单元 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 单元测试卷A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