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30小题)
1、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 )
A . 空气
B . 种子具有活的完整的胚
C . 充足的水分
D . 适宜的温度
2、农业生产中,为了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目的,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增加二氧化硫浓度
②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③合理密植
④延长光照时间.
A . ①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3、饲养的宠物小狗经过一段时间训练,每天都到规定的地方大小便,小狗的这种行为属于( )
A . 先天性行为
B . 学习行为
C . 社群行为
D . 防御行为
4、移栽树木时,与降低蒸腾作用无关的措施是( )
A . 进行遮阳
B . 阴天移栽
C . 合理施肥
D . 减少叶片
5、某农场因连降大雨发生水涝,导致大豆发芽率很低。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时( )
A . 温度过低
B . 光照不足
C . 缺少空气
D . 肥料过多
6、下列生产生活中的措施:①水果、蔬菜在冰箱中低温贮藏,②在贮藏粮食的密封仓内充加二氧化碳,③农田及时松土,④小麦种子晒干入库,能抑制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7、月球环境恶劣,是生命的禁区。但我国嫦娥四号搭载的棉花种子顺利萌发,摘下了“月球第一片嫩叶”的桂冠,科学家不必为种子萌发提供( )
A . 适量的土壤
B . 适宜的温度
C . 一定的水分
D . 充足的空气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动物也是如此。以下动物的结构与其运动方式不适应的是( )
A . 螳螂的翅﹣﹣跳跃
B . 鱼的鳍﹣﹣游泳
C . 马的四肢﹣﹣奔跑
D . 鸟的翼﹣﹣飞行
9、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实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吸收二氧化碳
B . 合成有机物
C . 产生氧气
D . 释放能量
10、进行植物无土栽培能获得成功,其主要原因是植物能从营养液里获得足够的( )
A . 水分和氧气
B . 水分和有机物
C . 水分和无机盐
D . 无机盐和氧气
11、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
A . 含氮、铁、钾的无机盐
B . 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C . 含氮、磷、锌的无机盐
D . 含氮、磷、硼的无机盐
1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
A . 水
B . 高温
C . 光
D . 二氧化碳
13、花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初期,营养物质来自( )
A . 子叶
B . 胚乳
C . 胚乳和子叶
D . 土壤
14、日常食用的香菇属于( )
A . 植物
B . 细菌
C . 病毒
D . 真菌
15、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多种方法防止食物快速腐败。下表中最不健康的食物保存方法是
Ⅰ | Ⅱ | Ⅲ | Ⅳ | |
食物 | 香菇 | 鲜牛奶 | 鲜牛肉 | 干花生米 |
保存方法 | 晒干 | 冷藏 | 加防腐剂 | 真空包装 |
A . Ⅰ
B . Ⅱ
C . Ⅲ
D . Ⅳ
16、下列哪种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 )
A . 手癣
B . 流行性感冒
C . 白化病
D . 高血压
17、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胚芽发育成( )
A . 根
B . 茎
C . 叶
D . 茎和叶
18、下雨之前,经常可以看到蚂蚁有组织地迁往高处,这一现象说明蚂蚁具有( )
A . 取食行为
B . 社会行为
C . 防御行为
D . 节律行为
19、人的生长和发育所利用的能量最终来自( )
A . 太阳
B . 食物
C . 呼吸作用
D . 蒸腾作用
20、关于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 叶是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B . 根吸收的水分只有1%散发到大气中
C . 水以气体形式散失主要是通过气孔
D . 植物蒸腾作用能提高空气湿度
21、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 . 各种动物
B . 各种微生物
C . 细菌和真菌
D . 绿色植物
22、将食物存放于冰箱中不容易腐败变质,主要原因是( )
A . 减轻了化学物质污染
B . 低温抑制了细菌、真菌的繁殖
C . 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 . 水分的蒸发减慢
2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是植物的重要生理活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植物的活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B .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无机盐
C . 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D . 植物的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24、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它“爱恨交加”,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
B . 有些细菌和真菌可致病,但也有些可用来生产药品
C . 细菌和真菌必须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D . 有些细菌和真菌会使食物腐败,但也有些可制作食品
25、艾滋病和非洲猪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下列与病毒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细胞微小,结构简单
B . 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
C . 能够利用病毒来研制疫苗
D . 一些病毒能使人和动植物致病
26、下列关于根尖的结构与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根冠是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B . 分生区是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
C . 伸长区是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
D . 成熟区不能吸收无机盐
27、动物多种多样的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先天性行为由遗传物质决定
B . 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C . 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
D . 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28、新鲜的萝卜存放久了就会变得空心,质量会减轻,主要原因是( )
A . 水分流失
B . 萝卜停止生长
C . 被细菌分解了
D . 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
29、下列对发酵食物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利用酵母菌的发酵可以用来制作面包和酿酒
B . 利用醋酸菌的发酵可以用来制作酸奶和泡菜
C . 豆豉、腐乳等食品的制作主要是利用了霉菌的发酵
D . 制作不同的发酵食品所利用的细菌或真菌的种类也有可能是相同的
30、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意义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制造有机物,是人和动物食物的来源
B .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是人和动物所需氧气的来源
C . 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维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
D . 把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人和动物能量的来源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它们的某些生理活动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图甲是叶片结构示意图,图乙中A、B表示植物两种不同的生理活动,a、b表示两种不同的物质。请据图回答:
(1)叶片具有适于进行[A]的结构特点:结构1和3由一层无色透明的细胞组成;结构2含有较多的叶绿体;结构4中的导管的能运输,筛管能运输结构5是进出叶片的门户。
(2)生理活动A完成了两个方面的转化,一是的转化,二是能量的转化,即把能转变为[b]中的能。
(3)图乙生理活动B的实质是分解释放能量供给植物的生命活动。
2、从图形、数据中提取各种有效“信息”,对学习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都相当重要。下图是伸肘动作的产生模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1)⑤是一块骨骼肌,它是由(③]是和[④]两部分组成。
(2)图中显示的骨与骨之间的连结都是关节。关节一般由、和组成。
(3)伸肘时肱二头肌处于状态,肱三头肌处于状态。可见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系统的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3、下图是某些微小生物的形态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2)A和C都是单细胞生物,它们在细胞结构上的最主要的区别是:C的细胞内有。
(3)B和D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来繁殖后代。
(4)酿酒、做面包和馒头时离不开[]。
(5)青霉素是大家熟悉的一类抗生素,对治疗肺炎、脑膜炎等疾病有显著效果。青霉素是从[]的培养液中提取出来的。
(6)枯枝落叶可被腐生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被植物利用,这说明腐生微生物对于自然界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以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说明: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1)此方案设计不严谨,还应增设对照组,对照组的玻璃钟罩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应换成,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2)“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利用了绿色植物进行的作用。
(3)实验过程中,步骤③的装置中,小烧杯内盛有的溶液为。其作用是溶解。
(4)实验过程中,步骤④中叶片的颜色不变蓝,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5)光合作用所需原料还有,是通过输导组织中的导管运输的,驱动其运输的动力来源于。
2、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探究外界环境因素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实验,实验方案及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格分析回答问题:
培养皿编号 |
种子数量 (粒) |
种子所处的环境条件 (有光,其他条件均适宜) |
种子萌发数量 (粒) |
1 |
30 |
少量水,25℃ |
28 |
2 |
30 |
无水,25℃ |
0 |
3 |
30 |
少量水,4℃ |
0 |
4 |
30 |
水淹没种子,25℃ |
0 |
(1)用1号与2号作对照实验,你提出的探究问题是。
(2)实验探究中,选用30粒大豆种子而不是3粒的原因是。
(3)某同学想用3号和4号作对照,探究空气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该同学的实验设计科学吗?
。理由是。
(4)如果想进一步探究光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请你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完善实验设计:再取一个培养皿,编号为5号,放入30粒大豆种子,置于其他坏境条件与相同。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是: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