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社九下6.3.2《改革开放的推进》同步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这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100%实现城市化,是中国第一个“国际花园城市”;这是一座充满动力的城市,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因改革开放而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材料评价的是下列哪一经济特区(  )
A . 深圳 B . 珠海 C . 汕头 D . 厦门
2、下侧饼状图可以说明,我国(  )

A .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 . 社会保障体系在不断健全 C . 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增强 D . 经济在长时期内稳定增长
3、“它是一种多元的经济结构体,由公有经济、家庭作坊、私人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组成……逐步放开价格控制,承认私有财产和私人企业,承认股票市场、外资与合资企业,并重建经济的公共部分。”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 . 公私合营 B . 经济特区的建立 C . 国有企业改革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得出这一评价的主要依据是(  )
A . 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 . 肯定了非公经济的合法地位 C . 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D . 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5、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

    过去购物凭票证      今日商品任意买

A .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 .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C . 步入人民公社化时代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6、某同学绘制了“对外开放进程”年代尺,在图中空白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

A .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B . 增设海南经济特区 C . 成立环渤海经济区 D .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7、1979年至1981年,某市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5.0%,比建国以来到l978年年均增长率高出15.3个百分点。这一历史性成就的取得归结于( )
A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 . 十四个沿海城市的开放 C . “一五计划”的实施 D .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8、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言,比如当前流行“正能量”、“微信”、“美团”、等。我们通过流行语言的变化能够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如下表所示)。下列流行语言符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有(   )

建国初期

“人大”“政协”“三大改造”

探索时期

“大跃进”“放卫星”“原子弹”

文革时期

“红卫兵”“走资派”“上山下乡”

改革开放新时期


①“经济特区”    ②“乡镇企业”    ③“公私合营”    ④“下海”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9、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    )
A . 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 . 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 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三大改造完成,建立社会主义
10、下面表格中的成就所取得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代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

农村贫困人口

1978年

343元

134元

2.5亿

2010年

15781元

4671元

1400多万

①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                 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④已步入发达国家行列,竞争力强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

——邓小平

材料二:1980年——2005年深圳经济发展变化情况简表

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2-100

100-1000

1000-2000

2000-5000

所用时间(单位:年)

9

7

5

3

——摘编自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1)材料一中的“政策“首先在哪一年的哪两个省份实行?
(2)设立经济特区主要目的是什么?据材料二说明深圳经济发展的变化。
(3)体现了我国的什么基本国策?这一国策的实施得益于哪一次会议的什么重大决策?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9年1月1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出现了一位中国老人的画像(见下图所示),其标题为“_______ , 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材料二: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过多的干预着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导致企业活力不够,效率不高,缺乏竞争力。因此“松绑”成为了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最强音。

材料三:随着国民经济“十二五”计划的即将完成,我国综合国力将进一步增强,在工业、农业、科技等领域取得了辉煌成绩,正在朝着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目标前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新时代”始于我党的哪次会议?材料中的空格应该是哪一历史人物?请用一句话对其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二指出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有企业开始得以“松绑”的重大会议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最早从哪一年开始的?请列举一例重要成就。
3、阅读表格中老李的家事,回答问题:

老李的家事

背景事件

1950年我家里分得了田地和牛,全家干劲十足,吃饱肚子有望了

53年我哥进入鞍山钢铁公司当上了工人

55年我家参加农业合作社,粮食喜获丰收

58年我又成为人民公社社员,却吃不饱饭

70年我哥来信说工厂停工“闹革命”

后来村里搞起“大包干”,家里有了余粮,吃饱肚子没问题

(1)请根据老李的家事,在表格中填写对应的背景事件
(2)党的政策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透过老李的家事,你得到最深刻的启示是什么?并运用材料中正反两方面史实(各1例)加以说明。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历社九下6.3.2《改革开放的推进》同步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