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社九下6.3.2《改革开放的推进》同步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过去购物凭票证 今日商品任意买
建国初期 | “人大”“政协”“三大改造” |
探索时期 | “大跃进”“放卫星”“原子弹” |
文革时期 | “红卫兵”“走资派”“上山下乡” |
改革开放新时期 |
①“经济特区” ②“乡镇企业” ③“公私合营” ④“下海”
年代 |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 农民人均纯收入 | 农村贫困人口 |
1978年 | 343元 | 134元 | 2.5亿 |
2010年 | 15781元 | 4671元 | 1400多万 |
①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 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④已步入发达国家行列,竞争力强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材料一:“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
——邓小平
材料二:1980年——2005年深圳经济发展变化情况简表
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 2-100 | 100-1000 | 1000-2000 | 2000-5000 |
所用时间(单位:年) | 9 | 7 | 5 | 3 |
——摘编自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一:1979年1月1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出现了一位中国老人的画像(见下图所示),其标题为“_______ , 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材料二: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过多的干预着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导致企业活力不够,效率不高,缺乏竞争力。因此“松绑”成为了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最强音。
材料三:随着国民经济“十二五”计划的即将完成,我国综合国力将进一步增强,在工业、农业、科技等领域取得了辉煌成绩,正在朝着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目标前进。
老李的家事 |
背景事件 |
1950年我家里分得了田地和牛,全家干劲十足,吃饱肚子有望了 |
① |
53年我哥进入鞍山钢铁公司当上了工人 |
② |
55年我家参加农业合作社,粮食喜获丰收 |
③ |
58年我又成为人民公社社员,却吃不饱饭 |
④ |
70年我哥来信说工厂停工“闹革命” |
⑤ |
后来村里搞起“大包干”,家里有了余粮,吃饱肚子没问题 |
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