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复习专题十一——生物的进化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趋势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
A . 结构简单→结构复杂 B . 低等→高等 C . 体型小→体型大 D . 水生→陆生
2、桦树皮颜色呈浅灰色,生活在桦树林内的桦尺娥,其体色大多与桦树皮颜色相似,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 只繁殖与桦树皮颜色相似的桦尺娥 B . 与桦树皮颜色相似的桦尺娥不易被天敌发现 C . 与桦树皮颜色相似的桦尺娥味道不好,食娥鸟不喜欢吃 D . 与桦树皮颜色相似的桦尺娥运动能力强,不易被捕捉
3、1890年至1960年,英国某地区由于工业发展,排放大量黑烟,对环境造成污染。有研究者计了这段时间桦尺蛾的数量变化情况,如下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种类

年份    

1890年

1900年

1910年

1920年

1930年

1940年

1950年

1960年

深色桦尺蛾

65

70

69

58

130

222

323

440

浅色桦尺蛾

451

462

445

450

303

212

128

70

A . 1920~1960年,桦尺蛾的数量呈现出浅色的逐渐减少,深色的逐渐增加 B . 浅色和深色的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 C . 由于环境污染,浅色的桦尺蛾在生长的过程中,逐渐变成了深色 D . 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的数量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4、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无翅或残翅的变异对昆虫来说是不利变异 B . 无翅或残翅昆虫其繁殖能力比有翅的昆虫强 C . 无翅或残翅昆虫容易存活,并将该变异遗传给后代 D . 昆虫为了适应大风环境,产生了无翅或者残翅的变异
5、2005年8月,“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宣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这个事例说明(   )
A .   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B . 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 . 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D . 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
6、下图是生活中常见的四类动物。图中①~④所示动物按低等到高等的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④③ B . ②③④① C . ④①②③ D . ③④②①
7、脊椎动物真正适应陆地生活是从以下哪一类开始的(   )
A . 两栖类 B . 爬行类 C . 鸟类 D . 哺乳类
8、地球上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  )
A . 原始大气中没有氮气 B . 原始大气中没有二氧化碳 C . 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D . 原始大气中没有水蒸气
9、就生物本身来讲,生物能发展进化的内部因素是(   )
A . 遗传变异 B . 过度繁殖 C . 生存斗争 D . 环境变化
10、长颈鹿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陆生动物,下列关于长颈鹿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原始长颈鹿繁殖能力低,生存空间有限 B . 原始长颈鹿的后代脖子都很短 C . 吃高处叶子的长颈鹿脖子逐渐变长 D . 长颈鹿的长颈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1、原始生命起源于(   )
A . 原始大气层 B . 原始河流 C . 原始海洋 D . 原始高山
12、有关“自然选择”学说的关键词,下列哪项是完全正确的?(   )

①物种不变    ②过度繁殖        ③环境污染   

④生存斗争    ⑤遗传、变异    ⑥适者生存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⑤⑥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③⑤⑥
13、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原因是(  )
A . 生物产生了有利变异 B . 多种生物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 C . 生存斗争造成失败者死亡 D . 遗传、变异和环境的综合因素
14、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  )
A . 古代的鱼类 B . 古代的两栖类 C . 原始的节肢动物 D . 古代爬行类
15、设计模拟原始大气环境的实验装置,通过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为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提供了实验依据的科学家是(   )
A . 范﹒海尔蒙特 B . 巴斯德 C . 米勒 D . 雷迪
16、用氨基酸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生命科学上的重要成果,它为生命起源问题的哪个阶段提供了有力证据?(  )
A . 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B . 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C . 从有机大分子物质演变为原始生命 D . 从原始生命形成原始单细胞生物
17、化石记录显示,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   )
A . 越简单、低等,水生的越多 B . 越复杂、高等,水生的越多 C . 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 D . 越简单、低等,陆生的越多
18、有些动物体色与周围环境非常相似,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这是(   )
A . 人工变异的结果 B . 人工选择的结果 C . 自然变异的结果 D . 自然选择的结果
19、如图的生物“进化树”形象而简明地表示了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据图可知,下列正确的是 (   )

A . ①所在树枝上的动物身体背部有脊柱 B . ②代表的是爬行动物 C . ③代表的植物类群,其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 D . 珙桐与桫椤的亲缘关系较珙桐与海带的远
20、脊椎动物可以分为鱼纲、鸟纲、爬行纲、哺乳纲和两栖纲,它们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    )
A . 爬行纲、鱼纲、鸟纲、两栖纲、哺乳纲 B . 鸟纲、鱼纲、两栖纲、哺乳纲、爬行纲 C . 鱼纲、两栖纲、爬行纲、哺乳纲、鸟纲 D . 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
21、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 B .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C .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D . 化石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形成的
22、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是(   )
A . 解剖学证据 B . 胚胎学证据 C . 分子生物学证据 D . 化石证据
23、同一种蝗虫,生活在青草中的体色呈绿色,生活在枯草中的体色呈黄色,以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这是(   )
A . 人工选择的结果 B . 用进废退的结果 C . 生存竞争的结果 D . 自然选择的结果
24、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   )
A . 原核生物 B . 单细胞真菌 C . 腔肠动物 D . 藻类植物
25、长期使用克霉唑乳膏治疗足癣,药效会逐渐下降,原因是( )
A . 药物的使用量过少或药效不稳定 B . 药物使病原体慢慢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 . 少数抗药性强的病原体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 D . 病原体经过长期努力适应了有该药物的环境

二、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观察发现生活在青草丛中的昆虫是绿色的。昆虫的这种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作了模拟探究。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一间铺有绿色地毯的房子里,放入同种且大小相似的绿色昆虫、灰色昆虫各20 只,然后将一只母鸡放人房间内。

②半小时后,撤出母鸡,计算两种颜色昆虫的幸存者数。

③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产生2个后代,且体色与幸存者相同,第二天按此补充投放两种颜色的昆虫,放回母鸡。

④半小时后,又撤出母鸡,再次计算两种颜色昆虫的幸存者数。重复③、④步实验至第三代,若获得的数2、据如表,请分析回答:

昆虫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开始数目

幸存数目

开始数目

幸存数目

开始数目

幸存数目

绿色昆虫

20

9

27

13

39

20

灰色昆虫

20

5

15

4

12

2

a.第三代中,绿色昆虫幸存者多;第三代和第一代相比灰色色昆虫幸存者减少。

b.由该实验的结果可推知,昆虫的保护色是与周围环境一致的色彩,保护色的形成是的结果。

(4)得出结论:
(5)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对照组为
2、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工业污染区

非工业区

深色桦尺蛾

浅色桦尺蛾

深色桦尺蛾

浅色桦尺蛾

放养数量(只)

154

164

472

496

回收率(%)

58

25

6

42

请结合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回答下列问题:

(1)桦尺蛾的体色有深色和浅色在遗传学上叫做
(2)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不容易被敌害发现,并逐代得以加强,数量越来越多;反之,浅色的桦尺蛾数量则减少。根据达尔文进化理论,这种保护色的形成是长期的结果。
(3)通过上述事实说明,桦尺蛾的变异方向是的,而自然选择是的(选填“定向”或“不定向”)。
(4)由于真菌感染而使这片森林中所有树干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此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变化结果是图中的(   ) (4)
A . 图片_x0020_100006 B . 图片_x0020_100007 C . 图片_x0020_100008 D . 图片_x0020_100009
3、如图是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06

(1)这一实验装置是美国科学家设计的。
(2)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不含
(3)正负电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的闪电,其目的是
(4)B装置里的液体模拟了
(5)该实验初步证明了生命起源的第步。

三、综合题(共5小题)

1、“进化树”可简明地表示生物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原始生命,在进化的过程中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进化成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其分类单位是
(2)生物学家通过对化石研究发现:在6亿年前出现大多数无脊椎动物,大约在5.3亿年前出现最早的鱼类,大约3.2亿年前才出现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类群[](填图中字母)该种生物类群适于陆地生活的重要的原因是
(3)根据可将图中的脊椎动物分为两类:一类是鱼类、B和C,另一类是鸟类和哺乳类,其中哺乳类是最高等的一类脊椎动物,这类动物与其他脊椎动物明显不同的识别特征有:①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②既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4)鱼的鳃、青蛙的肺和皮肤、兔子的肺都能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它们在结构上的共同特征是与外界环境接触的表面积大,内部都含有,这体现了生物体的生物学观点。
(5)请写出图中E所代表的植物类群:
(6)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高大,主要是因为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并且体内有组织。
(7)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在不断进化。
2、抗生素的利用为细菌性疾病惠者带来福音,但滥用抗生素却催生“耐药细菌”。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菌在人体内的变化过程;据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监测显示,人冬以来我国大多数地区目前处于流感活动的高峰期,我市各校积极应对,对校园环境卫生进行全面的清扫,对重点区域进行消毒处理;查验学生的预防接种证,对未按规定完成疫苗接种的学生,通知及时补种;通过健康教育课,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和个人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请根据相关叙述及图表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中,当人体被细菌侵入时,肌体产生的能抵抗细菌的特殊物质是,此时发生免疫反应,导致细菌数量下降,这种免疫类型属于免疫。
(2)细菌后代中存在变异,抗生素A对细菌进行选择,性状的细菌被保留下来,经过逐代积累,即便加大抗生素剂量仍无法杀灭。该过程可用达尔文的学说来解释。
(3)由于多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所致,所以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它是由蛋白质外壳和组成。
(4)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流感病的发生,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流感期间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给健康成人或儿童一些抗流感病毒药物,对预防流感病毒的有效率可达70%~90%。这些药品包装上通常会印有“OTC”字样,这属于药。
(5)为了减少疾病的发生,保持健康非常重要你对健康是怎样理解的?(至少答两条)
3、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植物,我们都直接或者间接以植物为生。在你身边有很多植物,你认识它们吗?你能区分它们吗?请分析回答:

图片_x0020_100002

(1)在以上植物中,用种子繁殖的植物是(用字母表示), A和E的不同是:
(2)可以用孢子繁殖后代的植物是;可以作为检测空气质量的指示植物是,其中在餐桌上经常出现的植物是。(用字母表示)
(3)你能把以上的植物所属的类群按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起来吗?(用箭头和字母表示)
(4)被子植物进行分类的时候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5)生物分类等级中,包含生物种类最多的分类单位是是生物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4、如图为扬子鳄、鲫鱼、蚯蚓、大熊猫四种动物,根据图回答:

(1)鱼有许多适应在水中生活的特征,其主要是用呼吸、用游泳。
(2)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______。 (2)
A . 鲫鱼、蚯蚓、大熊猫、扬子鳄 B . 蚯蚓、扬子鳄、鲫鱼、大熊猫 C . 蚯蚓、鲫鱼、扬子鳄、大熊猫 D . 蚯蚓、鲫鱼、大熊猫、扬子鳄
(3)我国四川省卧龙地区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如图中的
(4)根据体内有无这一特征,可将动物分为两类,图中体内无脊椎的动物是
5、如图表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长颈鹿进化历程的解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表示的长颈鹿个体颈的长短不同,有的长,有的短,这种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称为变异,这些变异是可的。
(2)在长颈鹿的进化中,颈长属于(填“有利”或“不利”)变异。
(3)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且不定向的。食物对长颈鹿颈部长短的各种变异进行了
(4)现代长颈鹿是颈都很长,主要原因是在生存竞争中,古代颈短的个体,颈长的个体 生存下来,这说明个体与环境的变化是
(5)像这样,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中考生物复习专题十一——生物的进化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