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社九上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目新文化运动同步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①人们出行乘火车 ②报纸上刊登北伐战争的消息
③有人在闽读《新青年》 ④青年学生热议巴黎和会的情况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材料一 【“她”字存废的论战】
“她”诞生于五四时期,最先孕育于《新青年》内部。
壮甫:现在一般提倡新文化的人……想将男女的阶级拆掉他……一统走到“人”的地位上去。标出这样一个新式的“她”,把男女界限,分得这样清楚,未免太不觉悟了。
邵力子:第三声单数代词,女性和男性不同,不过为文字上容易辨别,和男女不分界限的主张没有妨碍。
——杨念群《新史学(第一卷 感觉·图像·叙事)》
材料二 【是否“打到孔家店”的论战】
1921年6月胡适第一次提出“打孔家店”,后被演绎为“打到孔家店”。
钱玄同说:“它(孔家店)若不被打倒,则中国人的思想永无清明之一日……赛先生 (Science)无法来给我们兴学理财,台生(Democracy)无法来给我们经国惠民。”
柳诒徵认为:“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 。”
——马克锋《“打孔家店”与“打倒孔家店”辨析》
材料一:思想解放是历史变革的先导,思想解放也是社会发展的先导。14--17世纪,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和城市的兴起,欧洲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与此同时,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文化运动也逐渐展开,从意大利扩展到西欧各国。
材料二: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
材料一:1920年10月,李大钊创办工人刊物,帮助开滦工人创办夜校,努力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开滦工人运动的结合。
材料二:1919年,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并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系统和完整的介绍。
材料三1920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李大钊在北京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并指导多地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