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面对郑和下西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1405~1433年,先后七次下西洋 B . 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C . 最远航行到红海沿岸和地中海沿岸 D . 比西欧人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2、“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无限的,没有中心”,提出以上观点的科学家依次是( )

①哥白尼   ②布鲁诺   ③托勒密   ④伽利略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②①③ D . ③①②
3、王同学在维基百科上查到如下历史词条定义。该历史词条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盛行于14世纪到17世纪的一场文化运动,在中世纪晚期发源于佛罗伦萨、米兰和威尼斯,后扩展至欧洲各国。……这场文化运动包括了对古典文献的重新学习。

A . 文艺复兴 B . 科学革命 C . 启蒙运动 D . 工业革命
4、“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中……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下列最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 . 但丁的文学作品 B . 哥白尼的“日心说” C . 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 D . 伏尔泰的著作
5、“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此话的作者认为文艺复兴的意义主要在于( )
A . 彻底否定了神学的权威 B . 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C . 猛烈抨击了封建制度 D .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本方法之一。
6、归纳教材内容,把知识系统化,要点化,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下表中“开始标志”一栏应填上的内容是( )

科学革命

开始时间

16世纪

开始标志

主要人物

哥白尼、伽利略、牛顿

影响

诞生了近代科学

A . 日心说 B . 地心说 C . 自由落体定律的发现 D . 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
7、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急速老化,人类在逃离太阳系,去往新家园过程中遭遇木星引力吸引,险些与木星相撞的故事。这一情节涉及的近代自然科学原理是( )
A . 哥白尼的“日心说" B . 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 C .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D . 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8、伏尔泰提出:“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材料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
A . 三权分立,相互制约 B . 法律范围内的自由权利 C . 自由平等,天赋人权 D . 农民、贵族共同守法
9、许多因素促成欧洲人在15世纪开辟新航路。其中,主要受益于中国的因素是(    )
A . 把握航海方向的指南针传人欧洲并被普遍应用 B . 地圆学说逐渐被欧洲人接受 C . 《马可·波罗行纪》中东方丰富的金银、丝绸等商品吸引欧洲人 D . 丰富的航海知识与探险精神
10、“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使大西洋成为一座桥梁的应当是指( )
A . 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B . 哥伦布远洋航行 C . 达·伽马到达印度 D . 麦哲伦环球航行
11、有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的“分水岭”的含义是(    )
A . 资产阶级革命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B . 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C . 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D . 世界从封闭走向开放
12、欧洲航海家于15、16世纪开始探索连通世界的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    )

①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

②使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

③促进物种全球范围传播

④给世界各地带来繁荣富强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13、有学者认为:“(英国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安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
A . 推翻专制统治,结束国王的权力 B . 国家权力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C . 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等 D . 通过(权利法案),国王权力受到议会制约
14、标志着美国诞生的历史事件是( )
A . 波士顿倾茶事件 B . 来克星顿的枪声 C . 签署《独立宣言》 D . 制定1787年宪法
15、本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全属合众国的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该宪法条文体现的原则是( )
A . 中央集权 B . 联邦独立 C . 区域自治 D . 三权分立
16、“战争的枪声刚停息,他便解甲归田;第二届总统任期结束,他坚决放弃连任;尤其在帝位唾手可得之际,他更是视权力如草芥。”材料中的“他"是下面图片中的( )
A . 克伦威尔 B . 华盛顿 C . 罗伯斯比尔 D . 拿破仑
17、陈老师在上课时出示了三条信息,与之相符合的历史事件是( )

信息一:召开三级会议

信息二:攻占巴士底狱

信息三:颁布《人权宣言》

A . 启蒙运动 B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 法国大革命 D . 美国独立战争
18、拿破仑发动政变建立高效的国家机器,主持制定了民法典——《拿破仑法典》,这一法典体现的主要原则是( )
A . 改善财政 B . 发展经济 C . 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 . 废除君主制和打败外来干涉军
19、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下列关于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正确的是( )

①根源都是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②都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③都有启蒙思想作为理论指导    ④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20、著名学者李约瑟这样评价郑和远航:“中国人从容温顺,不记前仇,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他们全副武装,却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材料表明“郑和远航”的特点之一是( )
A . 注重商贸 B . 规模较大 C . 技术先进 D . 和平交往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1、为了进一步了解人类文明,八(2)班同学正在筹备以“西方的崛起”为主题的展览,请你参与。

主题

西方的崛起

板块

璀璨的文艺体验——文艺复兴

勇敢的航海冒险——新航路开辟

实物展示

从以下物品中选取一件作为两大板块的展品:

A.印第安人的羽毛项链

B.天文望远镜

C.蒸汽轮船的模型

D.《哈姆雷特》剧本

文艺复兴板块,选:①

新航路开辟板块,选:②

图片讲解

作者:③

作者简介:“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世纪最初一位诗人。”

读者感悟:该书体现了当时运动的核心思想是④

A、B航线的探险者(船队):

A:⑤

B:⑥

这两次航行都是在⑦(国家)国王的资助下进行的,其中B航线的开辟者(船队)第一次完成了⑧

名句解读

名句一:文艺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曾高度繁荣,而到中世纪却衰败湮灭,直到此时才获“再生”与“复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误解:文艺复兴的实质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再生。

名句正解:⑨

解读名句二:将整个人类历史的演进划分两个基本的阶段,即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西方的兴起并占优势的世界。——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解读:这句话表明作者认为新航路开辟的意义是:⑩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伏尔泰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他指出教会是建立在“最下流的无赖编造出来的最卑鄙的谎话”之上的,是“最卑鄙的混蛋所作出的各种最卑鄙的欺骗”的产物。——吕一民《法国通史》

材料三:《民法典》规定一切动产、不动产的私人所有权都是绝对的,受到法律严格保护的。法典根据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规定一切人都享有民事权利。对于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契约,法典给予了特别的重视,规定了一系列保障契约自由和契约法律效力的条款。恩格斯说这部法典“总括了革命的全部法规,在法律上承认了整个这种完全改变了的秩序”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摘编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1)根据上图,写出马铃薯传人欧洲所经过的大洋,并指出马铃薯向世界传播最初源于哪一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伏尔泰的主要思想主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论证恩格斯的观点。
3、某校对近代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课堂探究活动,邀你参与。

材料一: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思维导图示例

材料二: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自明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从造物主那里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才在人们之间成立了政府。政府的正当权力来自于被统治者的同意。

材料三:立法权属于国会,它有权通过任何法律,但所有的法律最后经总统签字方能生效。总统负责执行法律,统率三军,可对国会立法行使否决权,有权提名、任命联邦法官,但提名须经国会参议院同意。联邦法官只要不渎职,便可终身任职,他们有权审查联邦法律。

(1)请仿照材料一中的示例,完成下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维导图。

(2)材料二、材料三分别来自哪两个法律文件?它们的实行是对法国启蒙运动中哪些思想学说的实践?
(3)综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概述当时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体现了政治方面怎样的发展趋势。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图一是中国古代某船队远洋航行的路线图,图二是公元1500年前后地理大发现的路线图。

(1)图一、图二分别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2)图一航线最远到达的地点是哪里?
(3)在图二A、B、C、D四条航线中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是航线(用字母表示),开辟者是。A航线的开辟者是,最远到达
(4)图一、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带来什么影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