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二十六章 留住碧水蓝天 章末测试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 . 石油 B . 水稻 C . 水泥 D .
2、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不可再生的是(   )
A . 森林 B . C . D . 太阳
3、以下关于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自然界中的自然资源数量巨大,因此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 . 我们如果合理利用并注意保护和培育,便可以实现对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 C . 矿产资源可以循环使用 D . 我们如果珍惜和节约使用,也可以实现对非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
4、现在倡导“文明清明、绿色清明”。下列做法符合上述倡议的是( )
A . 把垃圾放到相应地方处理 B . 放鞭炮,大量烧纸钱 C . 大声喧哗,随手扔烟蒂 D . 砍光墓地周围的树木
5、当池塘受到轻微污染时,它能通过自身的净化作用消除污染,逐渐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此现象说明池塘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B . 池塘被污染之后能恢复原状,因此人类可以随意将污染物排入池塘 C . 池塘自身净化作用的大小与其生物种类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 D . 当池塘受到严重污染,超出其自身的调节能力时,池塘生态系统就会失调
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下列行为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
A . 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湖里 B . 在田间焚烧秸秆 C . 使用一次性筷子 D . 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7、下列人类活动不会破坏生态环境的是()
A .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B . 围湖造田,开垦草原,广种粮食 C . 大量捕杀野生动物 D .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8、全球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    )
A . 酸雨、温室效应、生物入侵 B . 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C . 温室效应、乱砍滥伐、臭氧层破坏 D . 臭氧层破坏、含铅废气、酸雨
9、下列哪一项活动不会造成食物链的缩短(   )
A . 砍伐森林 B . 围湖造田 C . 开垦草原 D . 稻田养鱼
10、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加强生活垃圾管理有利于维护公共环境和节约资源。同学们网购物品的纸质包装盒属于(   )
A . 可回收垃圾 B . 其他垃圾 C . 有害垃圾 D . 厨余垃圾
11、2020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聚焦生物多样性。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围湖造田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B . 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持生物圈稳定 C . 引进外来物种能增加生物多样性 D . 迁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措施
12、盐城黄海湿地申遭成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人是生物圈中的普通一员的理念。下列说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
A . 围垦和开发湿地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更能改善环境 B . 人类社会应该高速发展,但不能以湿地减少为代价 C . 生物圈是人类的繁荣家园,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D . 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3、三峡大坝建成并蓄水后,有些生物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为了挽救这些生物最好采取下列哪项措施(   )
A . 将受到威胁的生物易地保护 B . 建立自然保护区 C . 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 D . 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科学研究
14、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是(   )
A . 人类的不合理利用 B . 全球气候变暖 C . 生物圈的自身变化 D . 栖息地的破坏与丧失
15、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石,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①建立中华麋鹿园   ②全面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③引进不同的外来物种   ④建立国家基因库

⑤全面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①④⑥ C . ①②④⑥ D . ①②⑥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酸雨被喻为“空中死神”,对水生生物危害很大。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酸雨对小鱼的影响”,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聚一:取六只鱼缸并编号,在①③⑤号鱼缸内各加入1000毫升清水,②④⑥号鱼缸内各加入1000毫升模拟酸雨(pH=4);

步聚二:各放入10条发育正常、质量相近的同种小鱼,仔细观察并记录小鱼的成活时间。

图片_x0020_100036

(1)预计本实验中鱼会死去的是(选填“①③⑤”或“②④⑥”)号鱼缸;起对照作用的是(选填“①③⑤”或“②④⑥”)号鱼缸。
(2)该实验每组选用3个鱼缸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3)步骤二中各放入质量相近的同种小鱼,这样做是为了
(4)通过实验证明酸雨会影响鱼、虾等水生动物的生长发育,甚至会造成水生生物的死亡,请你写出一条防治酸雨的措施:

三、综合题(共6小题)

1、2012年地球一小时的主题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位环保家。你参加了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了吗?

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温室效应是气候反常、物种灭绝、沙漠化扩大的罪魁祸首。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如今,这股风潮逐渐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低碳生活”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1)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与人类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       ,并释放出       气体。
(2)“植树造林,保护森林,低碳生活”,是因为森林中的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减少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
(3)吸烟不仅违背低碳的生活方式,而且主要会对人体的      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进而引起各种不同慢性病,严重时还会导致肺癌、冠心病等。
(4)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       。
(5)你能为“低碳生活”做些什么?写一条和大家分享:      
2、“地球,我的母亲,/我过去,现在,未来,/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我要怎样才能报答你的深恩?”(郭沫若:《女神》,1927)这深情而富含哲理的诗句,让人感动,更启迪我们对人和地球关系的思考.请你仔细阅读理解上面诗句,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诗中的“你”是指的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它是人的生理活动和生长发育所依赖的资源与环境.

(2)在日常生活中,某些不良行为,不经意间就可能会对诗中的“你”造成危害.请试举一例发生在你身边的这种不良行为:      

(3)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某些乡村大面积兴建基础设施,导致绿化面积大大减少.请你针对上述情况,从生物学角度考虑,列举两条保护措施:

      ;②      

(4)请你设计一条永久性的环保宣传标语:      

3、阅读有关藏羚羊的资料后,回答问题

你知道藏羚羊吗?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保护动物,它体表被毛,浑身是宝,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它身手敏捷,是田径好手,北京2008奥运吉祥物五个可爱的福娃中,“迎迎”的原型就是一只机敏灵活、驰骋如飞的藏羚羊。

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国际黑市藏羚羊制品的非法交易不断扩大,导致中国境内的藏羚羊被大量非法猎杀,对藏羚羊的生存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严重影响了藏羚羊的种群繁衍。在许多昔日藏羚羊集聚的地方,如今只能看到零星的藏羚羊。这个古老的物种已经走向灭绝的边缘。

自2001年青藏铁路开工建设以来,铁路设计、施工的相关单位高度重视可可西里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为保护区藏羚羊的迁徙专门设置了动物通道,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严禁惊扰藏羚羊的管理措施。

(1)你认为藏羚羊在分类上属于脊椎动物中的类动物,因为它具有的特点。
(2)藏羚羊的牙齿的特点是
(3)藏羚羊走向灭绝的边缘的原因是
(4)我国修建的青藏铁路,在穿过可可西里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上采取了绕避、设置通道等措施,这样做(    )

①能减少青藏铁路的建设投资②体现了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③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④有利于保持环境

(4)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5)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保护减羚羊等珍稀生物的做法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4、如图乙是某生态系统汇总物质循环以及各成分之间关系示意图,图二是图一的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物学上,把二氧化碳、鼠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      .
(2)随着鼠的捕食过程,食物的      进入它的体内并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3)图一中生理过程      (填序号)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有机物中.
(4)图二中B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
(5)由于过度放牧、滥砍乱伐,煤和是由的用量剧增造成温室效应,破坏了生态系统,因此我们应积极倡导低碳生活,请举出一例低碳生活方式:      .
5、分析图数据,说明下列问题

(1)鱼类是生活在水中的生物,它有哪些与水生环境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水域环境遭受污染,对鱼类的生存有什么影响?
(3)水域环境污染的原因有哪些?
(4)为了我们国家的鱼类养殖业,你将向市民呼吁什么?
6、最近下图中的乌鸦在微信朋友圈“火”了。它吃完塑料盒中的米饭后,做了让很多人脸红的事。请回答:

图片_x0020_100020

(1)从动物行为的获得过程来看,图中乌鸦的行为属于(请填写序号)。

a.先天性行为         b.后天性行为

(2)“人脸红”说明人体生命活动既受神经系统调节,又受调节。
(3)看完图后,你有何感触?
(4)触景生情是一种反射,该反射与中特定的神经中枢有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生物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二十六章 留住碧水蓝天 章末测试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