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期中模拟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由于某种原因,使森林中几乎所有的树木颜色变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使得该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的数量发生了变化,下列哪幅图最能表示这一变化结果( )
A .
B .
C .
D .




2、传染病患者住进医院治疗,这从预防传染病发生的措施上看,可以属于( )
A . 控制传染源
B . 切断传播途径
C . 保护易感者
D . 人工免疫
3、
如图是米勒实验原始大气合成有机物的实验装置,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装置中CH4、NH3、H2O、H2四种气体用于横拟原始地球的大气
B . 火花放电横拟闪电
C . 烧瓶中的清水模拟了高温条件下的原始海洋
D . 该实验证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可能会演变成原始生命
4、长期使用化学杀虫剂,家蝇、蚊子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其原因是( )
A . 化学杀虫剂对害虫抗药性变异个体长期的自然选择结果
B . 害虫的抗药性对化学杀虫剂长期选择的结果
C . 使用杀虫剂后,害虫才产生抗药性
D . 使用杀虫剂后,改变了害虫的生理特性,使其抗药性增强
5、右图所示的进化树,简要表示了几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从进化树我们可以推测( )
A . 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e
B . 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e
C . 较a和e而言,a、b间的亲缘关系更近
D . a一定比c高等
6、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抗体是在特定抗原的刺激下,由吞噬细胞产生的
B .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
C . 抗原是“非己”物质,抗体是人体合成的蛋白质
D . 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即一种抗体只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
7、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森林消失 ②学会使用和制造工具 ③产生语言 ④直立行走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④②③
C . ①③②④
D . ①③④②
8、植物进化的历程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它反映了生物进化的大体趋势是( )
A . 从低等到高等
B . 从水生到陆生
C . 从简单到复杂
D . 以上选项都包括
9、以下哪个不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正确做法( )
A . 出门佩戴口罩
B . 定期开窗通风
C . 使用紫外线进行室内环境消毒
D . 服用抗菌药物
10、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 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
B . 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C . 泪液、唾液的杀菌作用
D . 患过天花的人不再患天花
11、下图是人的性别遗传图谱,据图分析,父亲和女儿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 )
A .
、
B .
、
C .
、
D .
、








12、“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搭载了四种植物种子,人们从返回的种子中选出符合人类需求的优良品种。其育种原理是太空特殊的环境( )
A . 改变了植物种子的营养成分
B . 改变了植物种子的外部形态
C . 改变了植物种子的遗传物质
D . 改变了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13、关于正常男子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 . 22 对+ XX
B . 23 对+ XY
C . 22 对+ XY
D . 22 条+XX
14、下列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 )
A . 父母正常生出白化病的孩子
B . 经人工选择繁育的高产奶牛
C . 杂交育种产生的高产抗倒伏小麦
D . 水肥充足长出穗多粒大的小麦
1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古猿)
B . 生物进化的总趋势之一是从简单到复杂
C . 越古老的地层里,出现的生物化石越复杂、越高等
D . 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城步南山牧场是我市著名的奶源基地。某牧民一次大批量地配制杀虫剂A,用它来杀灭乳牛棚里的苍蝇。多次使用后,他发现杀虫剂A的杀虫效果一次比一次差。该牧民猜测:可能是时间过久了,杀虫剂A慢慢遭到分解失效了。
(1)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帮助该牧民验证他的猜测。
实验方案: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将 分别应用于两组类型相同、且没有接触过这种杀虫剂的苍蝇,比较它们的杀虫效果。
(2)实验预期:如果出现 的现象,则说明该牧民的猜测是正确的;反之,该牧民的猜测是错误的。
(3)关于“杀虫剂A的杀虫效果一次比一次差”的现象,请你给出一个与该牧民不同的解释: 。
(4)在使用杀虫剂A的过程中,杀虫剂A不符合题意苍蝇进行了选择。依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我们可把它称为 。
(5)抗生素(如青霉素)是人们治病的良药。上述事例提示我们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
三、综合题(共5小题)
1、
如图为人类起源与发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表示的物种是 ;
(2)从A到B表示人类开始向着 方向发展;从B到C表示人类开始 .
(3)从C到G,除着装发生变化外,使用的工具也越来越复杂,由此推测,这是因为人类进化过程中 越来越发达.
(4)人类的祖先在群体生活中还产生了 ,使得人类个体之间能更好地交流和合作,增强了同大自然的斗争能力.
2、下图所示的是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较早出现的单细胞动物和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 ,而较晚出现的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大多生活在 ,从生物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
(2)较早出现的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 的分化。苔藓植物的茎中没有 ,而较晚出现的裸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结构复杂,从生物体的结构组成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
(3) 是研究生物进化非常重要的证据。研究发现,在古老的地层中只有低等生物出现,而高等生物则出现在较晚近的地层中。从这一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
(4)生物之所以不断地进化,是 的结果。
3、人的直发与卷发是一对相对性状,用A、a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王芳是一位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学生,她利用课余时间对家人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成员 |
祖父 |
祖母 |
外祖父 |
外祖母 |
舅舅 |
爸爸 |
妈妈 |
王芳 |
新成员 |
性状 |
直发 |
卷发 |
直发 |
直发 |
直发 |
直发 |
卷发 |
卷发 |
? |
(1)爸爸是直发,而王芳是卷发,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2)请根据表中的信息,判断出隐性性状是 ,祖父的基因组成是 。
(3)王芳父母响应国家政策准备生二胎,你推测新成员是卷发男核的概率为 。该新成员的性别在妈妈 内形成受精卵时已经确定,胚胎发育过程中需要的营养物质通过胎盘从母体内获得,因此怀孕的妈妈异常辛苦。
(4)妈妈通过美发师将自己的头发拉直,试问妈妈再生卷发男孩的概率能否改变? (填写“能”或“不能”)。
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该病传染性较强。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少数患者件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流行期间应注意尽量减少外出活动,每日监测体温,常洗手,外出戴口厚等。请根据以上内容回答问题:
(1)新冠病毒是该传染病的,对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2)疫情初期某人未戴口罩,与新冠病毒携带者在同一家药店排队(间隔30厘米)买药时被传染,说明该传染病可以通过(“空气"或“饮食”或“生物媒介")传播。
(3)用肥皂水洗手主要是避免将手上的病毒带到口、鼻、眼等处,再进入人体,病毒一般不会从手上进入人体,说明皮肤是保卫人体的防线。
(4)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有效预防某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可广泛使用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因此,除治疗者、自愈者等,其余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都属于。
5、遗传学家之所以常常选用果蝇为实验材料,是因为果蝇具有繁殖周期短、繁殖能力强、染色体数目少等特点。表格表示果蝇长翅和残翅在亲代和子代的性状表现,用Bb表示控制显、隐性性状的基因。请分析作答:
分组 |
一 |
二 |
三 |
|
亲代的表现形状 |
长翅×长翅 |
长翅×长翅 |
长翅×残翅 |
|
后代表现性状及数目 |
长翅 |
68 |
51 |
35 |
残翅 |
0 |
16 |
32 |
(1)1910年5月,遗传学家摩尔根在红眼的果蝇群体中发现了一只异常的白眼雄性果蝇,究其根本原因是基因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叫。
(2)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由X, Y染色体决定(如图所示),请判断,图中(填“甲”或“乙”)表示雄性果蝇体细胞。请写出雌果蝇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3)果蝇的长翅和残翅在遗传学上被称为是一对。它是由染色体上的控制的。
(4)根据上表第组果蝇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果蝇翅型的隐性性状为;
(5)第二组杂交实验中亲代的基因组成是。第三组杂交实验中,若雄性果蝇是长翅,其产生的精子基因组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