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社九下6.1.1《巩固新生政权》 同步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9小题)

1、2004年以来,中央已连续10年形成了一个传统,即每年发布的第一个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的,这说明了农业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时,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    )
A . 获得土地 B . 反腐败 C .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 . 实现工业化
2、“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这段话中的“敌人”是指( )
A . 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 B . 日本侵略者 C . 八国联军 D . 英法联军
3、1950﹣1952年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依据的法律文献是(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新中国成立初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并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有利外部环境的历史事件是(    )
A .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 . 一五计划的完成 D . “三反”“五反”运动的开展
5、“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
A .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 抗美援朝的胜利 C . 解放战争的胜利 D . 镇压反革命运动
6、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指的是(    )
A . 中国工农红军 B . 中国人民解放军 C . 中国人民志愿军 D .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
7、解放初期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的共同作用是(    )
A . 消灭了地主阶级 B . 肃清了反革命 C . 掌握了经济命脉 D . 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8、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抵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    )
A .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B . 祖国获得了统一,实现民族大团结 C . 西藏废除了农奴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 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9、中央人民政府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②巩固了新生政权

③实现了孙中山提出的“平均地权”     ④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那是一个现在看来非常久远的年代。

有一天,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年轻的人们拿起枪奔赴战场,

只为能有宁静的生活。

无情的战争让他们倒下了。

但没有入退却,哪怕是伟人的儿子。

平静的生活又回到了身边,

但14万年轻的生命消失在滔滔的鸭绿江水中。

今天,我们在互联网上再现那场战争,

只是为了纪念那一群可爱的年轻人。

(1)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推断,这首诗表现的是哪场战争?
(2)材料中“年轻的人们拿起枪奔赴战场”的目的是什么?
(3)请列举一两位“那一群可爱的年轻人”的代表人物。
(4)你认为这场战争的最终结果对新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土地大多集中在地主手里。农民长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收获物大部分要交租纳税,自己所得无几。

材料二:

宣传土地政策          农民分得土地  土地房产证所有证

材料三: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人民翻身做主人的感受。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反映的是哪一运动?
(3)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4)结合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分析土地改革的意义。
3、材料分析。

历史图片是历史场景的形象呈现,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每一幅图片都生动叙述着一段历史

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哪一历史场面?在这一天毛泽东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是什么?
(2)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在经济和军事领域又采取了哪些措施?
(3)图二反映了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重要历史意义是什么?
(4)上面四幅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主题?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历社九下6.1.1《巩固新生政权》 同步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