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社八下 7.1 工业革命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种“崭新的生产方式”( )
A . 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理论基础
B . 带动了石油开采业
C . 促进了汽车的发明
D . 使人类进人蒸汽时代
2、下列表格中,历史现象与原因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历史现象 | 原因 |
A | 社会分工扩大 | 动力技术的进步 |
B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 14世纪秀经济迅速发展 |
C | 新航路开辟 | 西欧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
D | 英国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 | 英国最先诞生了机器制造业 |
A . A
B . B
C . C
D . D
3、飞梭提升了织布速度,但棉纱不能同等供应。工匠不断研制纺纱机械装置,新发明的珍妮机、骡机等将纺纱速度提高100倍,接下来工匠不得不解决织布速度慢的问题。1785年,发明了水力织布机,把织布速度提高了40倍。材料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 )
A . 设备问题层出不穷
B . 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C . 棉纺织是典型产业
D . 资本家财富积累增速
4、19世纪上半期,能够出现在英国的现象是( )
A . 开小汽车上班
B . 乘飞机旅游
C . 进入铁路时代
D . 打电话联络
5、18世纪晚期,英国广泛利用热能,逐渐摆脱了对畜力、自然力的依赖。促使产生这一转变的科技发明是( )
A . 瓦特改良蒸汽机
B . 斯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C . 富尔顿制成汽船
D .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6、“一个人抽出金属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切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打磨顶部做出头……用这种方法,做一枚别针的过程被分为18个单独的操作工序。”这种新生产制度是( )
A . 手工工场制度
B . 工厂制度
C . 手工作坊制度
D . 家庭生产制度
7、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极大地改变了世界面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下列图片反映的科技成就,属于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是( )
A .
B .
C .
D .




8、19世纪中期,“全世界都必须到英国购买铁轨”“英国生产的花布覆盖了全世界”。据此推知,英国( )
A . 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B .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C . 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D . 推动了“三国协约”的形成
9、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有这样一段分析:“先在英格兰发生,很快就席卷整个欧洲的棉纺织革命,事实上首先是对印度工业的模仿,然后作为一种报复,赶上并超过印度”。使英国棉纺织业赶超印度的直接推动力是( )
A . 英国在棉纺织业运用机器生产
B . 英国对印度发动了侵略战争
C . 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建立贸易据点
D . 将印度的棉纺织品挤出英国
10、下图是“英国经济发展图”,这一时期,经济快速发展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 垄断组织的出现
B .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 . 黑奴贸易
D .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二、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
1、图片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素材。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1是英国在1989年为纪念一部重要法律文献颁布300周年发行的纪念币。这部文献的名称是什么?这部文献的颁布带来了什么影响?
(2)图2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意义?
(3)请分析图1和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2、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公元5世纪到12世纪,基督教会在西欧确立了统治地位,对建制度下的西欧分裂割据严 重,与这段时间相对应的是中国的隋唐宋时期,中国科学技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摘编自史仲文《世界中世纪科技史》
材料二:工业革命期间的部分科技成果
材料三:西方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 事件 |
15—16世纪 | 新航路开辟 |
16世纪 | 科学革命开始 |
17—18世纪 |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
(1)根据材料一,列举一项这一时期中国的农业科技发明。
(2)分别简述材料二中两项科技成果的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科技水平超越中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