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新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历社部分)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读图(1890年和1914年部分欧洲国家陆海军人数)(教材2页),据此回答下题。

(1)图片反映了当时欧洲列强之间激烈的( ) (1)
A . 世界瓜分 B . 军备竞争 C . 工业革命 D . 科技竞争
(2)一战后,欧洲列强构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期间,拒绝了中国诸多正义要求,如( )

①收回租界

②废除二十一条

③取消治外法权

④实行义务兵制

(2)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据此回答下题。
(1)材料表明,当时实现了孙中山先生倡导的( ) (1)
A . 民族主义 B . 民主主义 C . 民权主义 D . 民生主义
(2)从性质上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是( ) (2)
A . 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 .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C . 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 . 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3、如图,1921年7月1日,中华民国邮政发行了中国第一套航空邮票。中心图案是双翼飞机一架,飞越万里长城上空,机尾绘五色旗微。据此回答下题。

(1)五色旗的寓意是( ) (1)
A . 驱除鞑虏 B . 多元一体 C . 五族共和 D . 汉族炎黄
(2)孙中山先生说:“民族主义,并非是遇着不同族的人,便要排斥他。……这些话促成了( ) (2)
A . 民族意识的觉醒 B . 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初步形成 C . 中华民族的统一 D . 中华民族的说法第一次被使用.
4、中国革命赋予下列地方具有纪念意义的称誉。搭配正确的是( )

①井冈山--革命摇篮    ②瑞金--会师之城
③遵义--革命心脏    ④延安--革命圣地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5、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期间,( )

①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

②开展了土地革命

③颁布了《共同纲领》

④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6、如图,1944年,上海漫画家吴耘创作了《难兄难弟》。据此回答下题。

(1)说他们是“难兄难弟”的依据是:当时( )

①中国台儿庄战役胜利,开始全民抗战

②美国、苏联先后分别向德国、日本宣战

③德国在欧洲战场处于劣势,败局已定

④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陷入困境

(1)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③④
(2)敦促“难兄难弟”无条件投降,分别是哪些会议的议题?( )

①华盛顿会议

②雅尔塔会议

③德黑兰会议

④波茨坦会议

(2)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7、毛泽东同志不仅是革命导师,也是伟大诗人,他的诗词生动记录了中国近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据此回答下题。
(1)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发动了起义,诗云:( ) (1)
A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 .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C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 .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2)1949年2月7日,《TIME》摘引《沁园春·雪》,以风流人物(Man of Feeling )作为封面人物的报道标题。毛泽东首登《TIME》的历史背景是( )

(2)
A . 新中国成立了 B . 三大战役胜利 C . 发起重庆谈判 D . 签订“双十协定”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

“全国范围的、包括一切地方的、先争取群众后建立政权的理论,是与中国革命的实情不适合的。……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1)从俄国十月革命,中国可以学习到哪些经验?
(2)当时中国革命的实情是怎样的?实现中国革命胜利的新的发展道路是怎样的?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位肢体残疾但是精神坚毅的总统,在黑夜,在微弱的炉火边,透过无线电波,娓娓地向自己的选民倾诉国家的艰难、需要和希望……炉边谈话是罗斯福独创的一种与美国群众沟通交流的途径,这种“家常式”的谈话安抚、鼓舞、温暖了人心,最终带领大家走出大危机。

谈话时间

谈话内容摘录

第一次

3月12日

“……那就是你们把钱存进银行,……相反银行要将这些钱通过各种不同信贷方式进行投资,比如买公债、做抵押。……使整个机构转动起来,更好地应对这次危机。……把钱放在经过整顿、重新开业的银行里,远比放在褥子下面更安全。这在不久以后的日子里就可以得到证明。

第二次

5月7日

企业界要与政府合作,共同拟定计划。政府在各个工业绝大多数从业人员的支持和配合下,有权制止不公道的做法,并强制执行所订立的协议。处于经济大萧条中的美国,工业中出现了明显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第三次

7月24日

“打起仗来,如果进行夜袭,士兵们都在肩上带上耀眼的标志,免得误伤自己人。根据这个原则,那些跟我们合作,参加全国复兴运动的人,也要被一望而知。“

第四次

10月22日

在政府实行新政的半年里,我们已经扭转了经济大萧条的局面,挽救了一场美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绝大危局。我们的工业生产指数已经由五十九上升到一百,这个事实足以让我们感到自豪。

(1)这四次“炉边谈话”发生在哪一年?除了“炉边谈话”,请再例举一个你在《历史与社会》九上学习到的与罗斯福总统有关的历史史实
(2)阅读第一、第二次“炉边谈话”,当时的目的是要推行哪些措施?
(3)阅读第三、第四次“炉边谈话”,罗斯福新政取得了哪些积极效果?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陈丹燕女士(上海三部曲作者)说:上海的故事写不完。的确,上海是一座传奇的城市,大山同学发现《历史与社会》里很多地方讲到上海,他饶有兴趣地进行了分类整理。

[上海,悄然转变]

①如图(19页)

②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20页)

③1882年,上海外滩出现了最早的电话公司。(19页)

[上海,开天辟地]

④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35页)

⑤上海是中国工商业最发达、工人力量最强大的城市,也是新式学校、文化机构集中的地方。北京大批学生被捕的消息传来,上海的工人举行罢工,商人罢市,支援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39页)

⑥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41页)

⑦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42 页)

[上海,浴血奋战]

⑧如图(62页)

⑨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妄图在3个月内灭亡中国。两国军队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展开了长达了个月的激战,史称“淞沪会战”。(65页)

(1)阅读材料①-③,请描述当时上海的社会生活状态及其特征。
(2)根据材料④-⑦,所有的事件发生在上海,你觉得有哪些原因?
(3)材料⑧是哪一历史事件?⑨淞沪会战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新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历社部分)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