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

年代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的方法。某同学用年代尺整理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战争历程。其中,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2、图片是形象的史料。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的是(    )

A . ②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①③
3、“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这一诗句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 中华民国成立 B . 中国同盟会成立 C .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D . 中国共产党成立
4、下图是一幅题为《日本的泥脚》(1938年)的漫画。导致漫画中情形的重要因素有(    )

①共产党的敌后战场有力牵制

②八路军组织了百团大战

③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顽强抗战

④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①④
5、歌谣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下列歌谣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

①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  ②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

③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  ④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6、2020年9月3日上午,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国人民抗战纪念馆出席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周年纪念仪式。
A .  75 B . 81 C . 83 D . 89
7、1914年7月,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兴奋地高呼:“现在是千载难逢的机会!”随即向塞尔维亚宣战。这个“机会”指的是(      )
A .  三国同盟成立 B . 三国协约形成 C . 萨拉热窝事件 D . 凡尔登战役
8、俗话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可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中国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却处于无权的地位,真可谓“弱国无外交”。以下国际文件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      )。

 ①《凡尔赛和约》  ②《四国条约》  ③《五国条约》  ④《九国公约》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②④
9、“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这出自哪一历史文献(      )
A . 《钦定宪法大纲》 B . 《中华民国宪法》 C . 《中华民国约法》 D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0、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甘地提出了“不合作”一词,作为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补充和完善。这种“不合作”的矛头主要指向(      )
A . 宗教冲突 B . 印度政府 C . 英国殖民统治 D . 印度国大党   
11、纵观不同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历程,都不难发现一些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的身影。下列重要历史人物、国家和事件都相匹配的是(      )

①列宁 —— 俄国——十月革命          ②扎格鲁尔——埃及——华夫脱运动

③丘吉尔——美国——新政              ④李大钊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12、如图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两次重要的历史事件,下列对这两次事件看法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 .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B . 图1事件将图2事件推向了高潮 C . 图2事件加速了图1事件的步伐 D . 都是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3、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应该联合其他革命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此次“联合”所顺应的时代呼声是 ( )
A . 打倒列强,除军阀 B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 . 土地革命,分田地 D .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14、面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寻找对策。下列历史事件的发生,与这次经济危机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 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 . 希特勒上台,德国法西斯统治的建立 C . 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D . 墨索里尼“进军罗马”,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
15、“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导致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 . 八国联军侵华 B . 西安事变 C . 九一八事变 D . 卢沟桥事变
16、“它”庄严宣告:“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及使日本在中国所窃取之领土,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它”是指(      )           
A . 《联合国家宣言》 B . 《雅尔塔协定》 C . 《开罗宣言》 D . 《波茨垣公告》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之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众如果欲睹战场之真相,以振奋发之精神,就请速来观看这部影片。

————电影《武汉战争》(中国第一部新闻纪录片)广告,《民立报》1911年11月30日

材料二:“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                                 ——孙中山《建国纲领》

材料三:见下图

 

图一:“皇帝到了,辫子割了”           图二:北洋军阀统治下的饥民

(1)阅读材料一,电影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历史知识阐述孙中山为“振奋发之精神”作了哪些准备。
(2)材料二体现了“三民主义”的哪一思想?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中国人民在抗争,仁人志士在求索,不断迎来民族新生。

材料一:新道路

材料二:历史学者指出:1840-1949年间的中国历史经历了“沉沦”、“谷底”、“上升”三个阶段,在1840-1900年期间,中国历史表现为“沉沦”,从1901-1920年期间,中国历史表现为“谷底”时期,即黑暗到黎明的交错期,是为上升集聚力量的时期。1921年以后,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就主要表现为“上升”了。

(1)请概括材料一年代尺中A处:1919年至1949年中国处于什么历史时期?
(2)根据材料一年代尺所示,任选20世纪抗争路上其中2个“新”,联系相关历史事件,谈谈你对“新”的理解。
(3)根据两则材料,说说1921-1949年,中国步入“上升”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至少两个)
3、历史小板报是我们学习的一种有效形式。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板报。

中国坚持抗战14年,抗击日本兵力最多,军民伤亡3500多万,经济损失达5000多亿美元。

第三篇  数据鉴史
 
 

根据不完全统计,二战时期各国军民伤亡9000多万,参战国物资总损失4万亿美元。

(1)请将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思维导图A、B处补充完整。
(2)这幅海报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结合海报指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3)根据上边的数据,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两则数据谈谈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的警示。
4、“改革开放四十年,时代唱响中国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探究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小明同学绘制了如图年代尺:

材料二: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人民收入情况

项目

国内生产总值(亿)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78年

3645

165

332

2019年

990865

16021

42359

(1)从新纪元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2)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转化?
(3)结合材料,从至少两个角度谈谈你对“将改革进行到底”的理解?
5、判断题。运用所学知识对下列题目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1)新文化运动促成了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初步形成。

判断 理由      

(2)1920年夏,李大钊在上海建立了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判断 理由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判断 理由     

(4)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成为真正的世界大战。

判断 理由     

(5)党和政府坚持以公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判断 理由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