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检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共10小题)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话体现的思想属于(    )
A . 道家 B . 儒家 C . 墨家 D . 法家
2、雅典执政官伯里克利曾说:“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因为行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雅典成为“邻人榜样”是因为( )
A . 商业繁荣 B . 武力强盛 C . 民主制度 D . 疆域广阔
3、学者刘景华在《人类六千年》中写道:“由于层层封受土地,9世纪到10世纪的西欧便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关系。”此处“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关系”是指(    )
A . 庄园与法庭 B . 封君与封臣 C . 教会与大学 D . 富农与市民
4、下列史实能反映古代亚非大河文明出现阶级分化的是(    )

①法老

②《汉谟拉比法奥》

③象形文字

④种姓制度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5、唐《元和郡县图志·河南道一》记载:“公家漕运,私行商旅,舳舻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这段文字评价的是(    )
A . 都江堰 B . 灵渠 C . 京杭大运河 D . 长城
6、威尔·杜兰特的《世界文明史》写道:古代中国的科举取士“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入仕途的现象……他主要赞扬了中国科举制度(    )
A . 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 B . 为读书人创造相对平等的机会 C . 为政府招募了忠心耿耿的臣子 D . 为邻国提供了可供学习的模式
7、下图为一位同学关于中国古代书籍的分类整理单,其中第一类书籍可补充(    )

A . 《史记》 B . 《道德经》 C . 《齐民要术》 D . 《大唐西域记》
8、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局面,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
A . 设三省六部制限制地方权力 B . 休养生息,发展生产 C . 收回地方行政、财权和军权 D . 设立剩史,加强监督
9、下列发明对于人类文化的保存、传播和发展起到重大作用的有(    )

①造纸术

②雕版印刷术

③火药术

④活字印刷术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0、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现实生活。下列选项中,传统习俗记载与当下节日关联正确的是

选项

传统习俗记载

当下节日

A

官员士庶俱出郊省葛,以尽思时之敬。(《梦粱录》)

春节

B

是夜,禁中爆竹山呼,闻声于外。(《东京梦华录》)

中秋节

C

采艾悬户上,踏百草、竞渡。(《风上记》)

端午节

D

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东京梦华录》)

清明节

A . A B . B C . C D .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共30分)(共2小题)

1、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也是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

[分合变换]

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开疆拓土]

材料二:

 [胡汉交融]

材料三:南方的汉人“自晋、宋以来,号洛阳(北魏都城)为荒土",到北魏后期却不得不承认“农冠士族并在中原(北魏辖地),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统一大势]

材料四: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早见的现象。这其中有思想文化等多方面原因。此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结束长期分裂、完成国家统一的朝代。
(2)根据材料二,比较秦朝疆域与元朝疆域的异同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南方汉人对北魏的态度变化,并结合史实分析原因。
(4)综合材料,简述中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原因。
2、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孕育了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丝路精神。

[丝路绵亘]

材料一:

 [丝路交往]

材料二:

表1古代丝路交往史实

序号

往来史实

序号

往来史实

张骞出使西域

鉴真东渡

汉明帝派使者求佛法

日本遣唐使访华

玄奘西行

马可·波罗来华

 [丝路变迁]

材料三:宋朝始终与北方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陆上丝绸之路收到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宋朝皇室南迁后,政治中心的南移,以及大批掌握先进技术的工匠和农民南迁……南宋政府更加注重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有宋一代,与中国通商的国家和地区有近50个,这得益于当时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摘编自吕文利 《丝绸之路的“三个时代”》

 [丝路精神]

材料四:习近平指出,传承古丝绸之路精神,共商“一带一路”建设,是历史潮流的沿续,也是面向未来的正确抉择。

(1)根据上图,概括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特点。
(2)给材料二中的史实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标准。
(3)结合材料三,分析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
(4)归纳丝路精神的一个特征并结合史实予以说明。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检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