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六校联盟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人文地理)法治期中素质检测试卷(历社部分)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四个图例中,错误的是( )
A . 长城 B . 等高线 C . 高速公路 D . 河流、湖泊
2、关注历史教材的课目标题,可以准确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如图教材目录横线处应填(   )

A .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3、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比例尺分别为图①1:1000、图②1:10000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①比例尺较小 B . 图②表示的地理事物较简略 C . 图②表示的范围较小 D . 若其中一幅是学校平面图,最适用的是图②
4、读下图,判断小河的流向大致是( )

A . 自北向南 B . 自东向西 C . 自南向北 D . 自西向东
5、下列有关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城市自然景观改变小,建筑疏而低 B . 乡村聚落人口集中,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 C . 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医院多 D . 在聚落的发展过程中,先有城市,后有乡村
6、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图幅相同,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其中坡度最陡的是( )           
A . B . C . D .
7、如果在嘉兴的小明和父母要到南京旅游,小明应该带的地图是( )

①中国交通图   ②南京旅游图
③中国地形图   ④世界政区图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8、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距今约3万年 B . 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C . 使用骨针缝制衣服 D . 已经会使用火,并能长时间保存火种
9、中华文明主要是在适合农耕的大河流域诞生的。如图所示的文物出土于( )

A . 长江流域 B . 珠江流域 C . 黄河流域 D . 辽河流域
10、传说五六千年以前,陕西渭河流域有位杰出的部落首领。他教人们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他”是( )         
A . 炎帝 B . 黄帝 C . 蚩尤 D . 大禹
11、最近热映电影《姜子牙》掀起了中国动漫的热潮,“姜子牙”作为一个神话人物,他帮助一位英明的君王打败了商朝的暴君,建立了西周。这位君王是      ( )         
A . 大禹 B . 周武王 C . 商汤 D . 周厉王
12、公元前704年,第17代楚君熊通再一次向周天子请求提高封号,遭拒后大怒说:“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于是,他自立为楚武王,开诸侯僭号称王之先河。这表明当时( )         
A . 禅让制渐成风尚 B . 世袭制开始确立 C . 分封制遭到破坏 D . 宗法制消失殆尽
13、文物是鲜活的历史。在现存的商朝青铜器中,形体最大、最重的一件是  ( )  
A . 青铜面具 B . 四羊方尊 C . 司母戊鼎 D . 利簋
14、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以下叙述不符合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是( )       
A . 群雄割据,战火连绵 B . 大夫夺权,国君称王 C . 社会混乱,历史倒退 D . 各国变法,富国强兵
15、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的思想家是(   )           
A . 孔子 B . 孟子 C . 庄子 D . 韩非子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C;D;E;F

(2)图中海拔最高处是(填字母),海拔不超过。图中等高距是米。   
(3)图中①②两条上山路线,若要选择比较有挑战性的登山路线,应选择路线,理由是
(4)某野外活动小组想找一处陡崖练习攀岩,可以考虑图中的处。 
(5)图中小白河的流向是
2、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我们的先祖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图2 骨耜

材料二:

图3 出土的稻谷     图4 出土的粟

材料三:

图5                       图6

(1)材料一中图1和图2中的工具分别是采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
(2)材料二中图3和图4出土的农作物,反映了我国哪一原始行业的发展?这一行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中图5和图6分别是哪个聚落遗址的居民房屋?为什么房屋结构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弟周公旦于曲阜……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摘自《战国策》

材料三:易中天说:“这是一些仍在闪光的思想,这是一些难以忘却的情怀,这也是一场历时三百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概括诸侯应履行的义务和这一制度的历史作用。
(2)材料二中“商君治秦”指历史上哪一重大改革事件?“诸侯畏惧”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这场“跨世纪大辩论”是指什么?有何地位?任选一个学派,简述其思想主张。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嘉兴市六校联盟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人文地理)法治期中素质检测试卷(历社部分)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