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七下第三单元第二十三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同步练习题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
1、搜集和整理资料、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目的
B . 起止时间
C . 远航次数
D . 所到地区
2、郑和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时说:“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 )
A . 郑和的船队庞大
B . 明朝的造船技术先进
C . 指南针用于航海
D . 水手有高超的驾驶技术
3、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下列不能表现其壮举的一项是( )
A . 时间早,历时长
B . 规模大,次数多
C . 航程远,技术高超
D . 设备先进,目的明确
4、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中外历史人物有:
①甘英②玄奘③鉴真④郑和⑤班超⑥马可·波罗( )
①甘英②玄奘③鉴真④郑和⑤班超⑥马可·波罗( )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②③④⑤⑥
C . ①②③④⑥
D . ①②③⑤⑥
5、距今(2010年)605年所发生的一件重大历史事件是( )
A . 郑成功收复台湾
B . 明朝灭亡
C . 鞑靼部落强盛起来
D . 郑和首次出海下西洋
6、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三宝港”、“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是为了纪念( )
A . 郑和
B . 戚继光
C . 郑成功
D . 鉴真
7、“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
①鉴真东渡 ②文成公主入藏
③岳飞抗金 ④郑和下西洋
①鉴真东渡 ②文成公主入藏
③岳飞抗金 ④郑和下西洋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④
8、假如你是跟随郑和下西洋的商人,你会携带哪些商品去出售( )
①瓷器②丝绸③香料④珠宝
①瓷器②丝绸③香料④珠宝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9、2005年7月11日郑和下西洋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决定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 )
A . 600 世界“航海日”
B . 500 中国“航海日”
C . 600 中国“航海日”
D . 500 亚洲“航海日”
10、六百多年前,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出航,无论白天、黑夜、阴雨、大雾,船队都不迷失方向,最后成功到达西洋。这主要得益于( )
A . 丝绸之路的开辟
B . 指南针的应用
C . 明朝造船技术的先进
D . 火药的发明
11、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在几千年的传承中,它常 盛常新。在印度尼西亚某市有这样一副对联:“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此联称赞的是( )
A . 张骞通西域
B . 郑和下西洋
C . 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D .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2、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
①南洋 ②印度洋 ③红海沿岸 ④非洲东海岸
①南洋 ②印度洋 ③红海沿岸 ④非洲东海岸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13、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是在( )
A . 1405年
B . 1421年
C . 1433年
D . 1492年
14、下列哪些条件促成了郑和下西洋( )
①明成祖时国力强盛,府库充实 ②当时中国造船技术先进 ③皇帝的支持 ④联合东南亚国家,抵抗倭寇
①明成祖时国力强盛,府库充实 ②当时中国造船技术先进 ③皇帝的支持 ④联合东南亚国家,抵抗倭寇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15、有关郑和下西洋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②加强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③促进了华侨对南洋地区开发 ④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①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②加强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③促进了华侨对南洋地区开发 ④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①②
D . ③④
16、明朝对外关系中的新现象有( )
①开始与非洲国家交往②开始遭受西方殖民侵略
③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④开始远洋到印度洋沿岸
①开始与非洲国家交往②开始遭受西方殖民侵略
③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④开始远洋到印度洋沿岸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
D . ②③④
17、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至今还保存着不少同郑和有关的遗迹,这是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见证。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
A . 促进中外民间经济交往
B . 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C . 销售中国的手工业品
D . 促进中国的海外贸易
18、公元1405年,郑和这个名字开始载人史册。现在的人们之所以怀念郑和,是因为他曾( )
A . 收复台湾,驱逐了荷兰殖民者
B . 抗击倭寇.维护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安定
C . 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D . 英勇抗元,留下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19、明代之所以能实现郑和下西洋,其主要原因是( )
A . 海路交通发达
B .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 . 指南针用于航海
D . 造船技术高超
20、假若你跟随郑和的船队下西洋,下列哪些地方是船队没到过的( )
A . 印度洋
B . 红海沿岸
C . 非洲东海岸
D . 大西洋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材料一:《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
材料二:比“地理大发现”早半个多世纪的中国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七次。郑和使团随从的《郑和航海图》,记录了航行方向,停泊地点、航线的浅国以及罗盘针的使用方法等,为世界航海事业做出了贡献。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二:比“地理大发现”早半个多世纪的中国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七次。郑和使团随从的《郑和航海图》,记录了航行方向,停泊地点、航线的浅国以及罗盘针的使用方法等,为世界航海事业做出了贡献。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
(1)地理大发现是通过什么活动实现的?
(2)横渡茫茫无际的大海,历经艰难,用航海探险活动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是什么船队?
(3)郑和下西洋具体是在什么时间?当时中国国家状况如何?
(4)简单说说地理大发现活动与郑和下西洋主要有哪些不同?
2、对比一下明朝郑和下西洋、引进外国作物和清朝闭关锁国的不同后果,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已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材料三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帝
请回答:
(1)材料一所示的唐代文化使者是谁?
(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唐朝时期对外政策的特点?
(3)材料三中的“天朝”是指哪个朝代?“天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4)对比以上两种对外政策,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以古鉴今?
4、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汉武帝时哪一历史事件的发生为图一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图三反映了明朝对外关系中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与图二有关的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是什么? 这反映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3)依据材料二,清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能够推行该政策的经济基础,以及该政策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5、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清朝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认为国内“物产丰盈”,不需要外洋货物,面对西方殖民者日益猖獗的侵扰活动,从国家安全出发,关闭国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请简要评价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位。
(2)材料二中反映的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某班4个学习小组对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第1小组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自卫作用;第2小组认为限制了正当 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第3小组认为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请你参加第4小组的讨论,总结出该政策对中国社会有什么严重危害?
(3)结合明清不同的对外政策,联系今天对外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请谈谈你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