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分类汇编(3)--(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1、在构成人体的结构层次中,人的眼睛属于 

A . 系统 B . 器官  C . 组织 D . 细胞
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

A . 自来水、生理盐水、碘液 B . 生理盐水、自来水、碘液 C . 碘液、生理盐水、凉开水 D . 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
3、下列关于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B .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则观察到的视野越暗、细胞数目越少 C .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取拿与安放、对光、安装装片、观察、整理和存放 D . 在视野的右上方发现物像后,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可把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4、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   )
A . 酒精 B . 0.9%生理盐水 C . 清水 D . 0.7%盐水
5、下列关于人体的结构层次,表达正确的是(   )
A . 细胞→器官→组织→人体 B . 细胞→器官→组织→人体→系统 C . 组织→细胞→器官→人体 D .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6、小熊和萌萌对眼虫是植物还是动物争论不休,小熊认为眼虫是动物,萌萌认为眼虫是植物。萌萌判断的依据是(   )
A . 眼虫的结构中有叶绿体 B . 眼虫有眼点,鞭毛能运动 C . 眼虫是单细胞真核生物 D . 眼虫虽然只有一个细胞,却能够独立生活
7、下图是四种生物的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切西瓜时流出的红色汁液来自于1中 B . 2是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 C . 3是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D . 4是叶绿体,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贮存在有机物中
8、橘子是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吃橘子时,剥去橘子的外皮,你会发现里面有一些“丝络”,橘子瓣有很多汁水。因此,构成橘子的组织应该包括(   )
A . 上皮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 B . 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 C . 保护组织、结缔组织、输导组织 D . 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
9、下图为植物细胞部分生命历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①过程使细胞体积增大 B . ②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C . ③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D . ②过程使细胞数目增多
10、图甲和图乙分别是苦草叶片细胞、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① B . 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是④ C . 甲、乙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⑦ D . 与乙相比,甲特有的结构是①③⑤
11、概念框架图可以形象的反映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如图是某同学画的生物体结构层次的概念框架图,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   )

A . 系统、细胞、组织 B . 细胞、组织、系统 C . 组织、细胞、系统 D . 细胞、器官、系统
12、骨髓干细胞经诱导可形成胰岛样细胞,完成该过程所进行的生命活动主要是(   )
A . 细胞生长 B . 细胞成熟 C . 细胞分化 D . 细胞衰老
13、北京香山的红叶出现红色,是由于细胞中含有花青素的缘故。花青素存在于(   )
A . 叶绿体中 B . 细胞核中 C . 液泡中 D . 细胞膜上
14、在使用光学显微镜时,以下有关“对光”的操作错误的选项是(   )
A . 遮光器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B . 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C . 光线较暗时要使用凹面反光镜 D . 反光镜对向光源
15、如图1表示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某同学用刀片在图中虚线处将种子切断,并画出了如图2所示的横断面示意图。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

A . ②表示种皮 B . ①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 C . ③所示结构今后发育成叶 D . ①②③的组成单位都是细胞
16、植物细胞中,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结构是(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叶绿体 D . 线粒体
17、某生物体细胞经过一次分裂产生两个新细胞,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两个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B . 两个新细胞的体积与原细胞相同 C . 两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D . 两个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遗传物质相同
18、关于如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乙所示的胃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 B . 丙中叶片的上、下表皮属于保护组织 C . 丙和丁的生物体结构层次是相同的 D . 甲中的细胞壁和液泡是植物细胞具有而动物细胞不具有的结构
19、如图为使用显微镜的几个主要步骤,其中属于对光操作的是(   )
A . B . C . D .
20、一个完整的苹果可以保存很长时间,而破坏了表皮的苹果很容易腐烂,说明表皮属于(   )
A . 保护组织 B . 机械组织 C . 输导组织 D . 营养组织
21、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化最大的是(  )
A . 细胞质 B . 染色体 C . 细胞壁 D . 细胞膜
22、某同学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看到如图四个视野。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要使视野丙变为视野乙的状态,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B . 要使视野甲变为视野丁的状态,应调节遮光器和反光镜 C . 要使视野乙变为视野甲的状态,应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 D . 按照正确的操作顺序,该同学看到的视野依次是丙、乙、甲、丁
23、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先发生变化的是(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质 D . 细胞核
24、下列全部属于器官的选项是(  )

①胃   ②血液  ③心脏   ④茎 ⑤克隆羊   ⑥根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⑤ C . ③④⑤⑥ D . ①③④⑥
25、下列有关实验方法、过程及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实验中需要滴加生理盐水 B .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C . 小鱼尾鳍中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D . 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刚毛

二、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请根据“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      ,以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盖盖玻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这样可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      ,影响观察。
(2)经碘液染色后,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染色最深的细胞结构是      
(3)欲使视野里模糊的细胞图象变得更加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      准焦螺旋。
(4)如果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改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进行观察,即使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完全浸润在清水中,也不会因为暂时的过度吸水而涨破,这是由于植物细胞具有      的缘故。
(5)画口腔上皮细胞图时,一般用       的绘图铅笔绘制,图中较暗的地方,不能涂阴影,要用铅笔      表示。
2、某实验小组同学想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结构,于是制作了临时玻片标本并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请回答实验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1)图甲中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填字母)。步骤A中,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再缓慢放下,目的是避免产生。步骤B染色时所用的染液是
(2)图乙中的显微镜有两个物镜,对光时,应选用 的物镜。
(3)在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目镜上的标识为“10×”,物镜上的标识为“40×”,则放大倍数为倍。
(4)图丙中,在视野的上方发现了要观察的细胞,欲将它移至视野中央,需将玻片标本向移动。

三、综合题(共5小题)

1、

现在,许多菜农利用温室栽培作物.在温室中,作物可直接在土壤中栽培,也可利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如图为一个温室,假如种植番茄等作物.回答下列问题:

(1)番茄果实属于      器官;切开番茄时所流出的汁液,主要存在果肉细胞的      中.

(2)番茄果实里的种子是由雌蕊的      发育来的;如你见到一颗珍贵而又很难用种子繁殖的苗木,若让它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你可通过      的方法对它进行繁殖.

(3)当利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时,若培养液浓度过高,可能会导致所培养的番茄因细胞大量      而死亡.

(4)当进行有土栽培时,菜农常常对温室内的土栽作物施用有机肥,可使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而二氧化碳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是      

(5)在温室栽培过程中,菜农常采用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室温的措施,以提高作物产量.原因是      

2、我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许多贫困户因大棚蔬菜种植而脱贫。番茄是常见的大棚种植蔬菜,因为它富含维生素,很受人们青睐。两年前,某校的生物老师为帮助贫困户尽快增产,组织引导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科学实验,探究番茄的生命活动规律。图甲是他们总结的番茄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图乙是一段时间内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大棚内番茄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番茄的一生中,发育的起点是      
(2)图甲中C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3)图甲中的2是由3(花)结构中的      发育而来的。2中含有的有机物主要是由1通过      合成的,并通过叶脉和4中的筛管运输来的。
(4)图甲中5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番茄植物体的      
(5)分析图乙可知,对大棚中的番茄采取      两项措施可以提高产量。
(6)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还发现温度与番茄生长有密切的关系。他们将番茄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连续12小时光照,再连续12小时黑暗。实验结果如表(“mg/h”表示“毫克/小时”):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mg/h)

1.75

2.50

3.15

3.8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mg/h)

0.75

1.10

1.60

2.25

3.00

3.50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温度控制在      ℃时,番茄积累的有机物最多。因此,他们根据上述的探究结果,为大棚种植户提出了合理的增产建议。

3、图甲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图乙、丙、丁、戊、己是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选择放大倍数为×的物镜可观察到更大的物像,使用显微镜的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后,调节图甲中的[](填图中数字)使物像更加清晰。
(2)为了更好地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需制成临时装片,取植物细胞前,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的作用是
(3)图中b表示,通过该过程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4)图戊为植物的叶片,属于植物体的器官。
(5)绿色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通过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的,此生理过程能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还可拉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6)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仅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还可以通过生态系统中的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4、显微镜是生物学中常用的仪器。请根据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等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要使视野从甲变为乙,应将装片往方向移动到合适位置,再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
(2)当显微镜视野太暗时,为提高视野亮度,可以转动反光镜,选择面镜,或转动遮光器,选择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3)要使视野从丙(图像模糊)变为丁(图像清晰),应调节准焦螺旋。
(4)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和
5、葡萄果实表皮较薄,汁水丰富,是人们喜爱的水果。
(1)从植物体结构层次角度看,我们食用的葡萄果实属于,由多种组织构成。
(2)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葡萄果实切片。

①A区域位于最外侧,细胞排列,属于保护组织。

②图中的区域细胞体积较大,具有储存营养的功能,属于营养组织。

③这些不同的组织是由分生组织经过细胞分裂和形成的。

(3)下表所示为每100克葡萄果实中部分营养成分及含量,其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营养成分

蛋白质

脂肪

糖类

维生素C

含量

0.4克

0.4克

11.1克

8毫克

4毫克

(4)葡萄营养丰富,但不耐储存,常采用低温冷藏或晾制成葡萄干等方式进行保存。任选其中一种方式,解释能够延长保存时间的原因: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真题分类汇编(3)--(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