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生命的延续与进化 单元测试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小明的妈妈做了双眼皮手术,她不能将这种变异遗传给她的子女
B . 女性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是22条+X染色体
C . 某夫妇生的第一胎是女孩,假如他们再生一胎,是男孩的可能性为50%
D . 一只黑色雄鼠(控制毛色的基因为AA)和一只灰色雌鼠(控制毛色的基因为aa)交配,它们的子一代将既有黑色的,也有灰色的
2、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描述的是遗传现象
B . 菊花品种繁多、花色各异,描述的是变异现象
C . 太空育种改变了种子内的营养物质
D . 生男生女是由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决定的
3、下列关于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化石证据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
B . 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认为原始大气中富含氧气
C . 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D . 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差异越小,说明生物之间亲缘关系越近
4、生物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不符合生物进化总体趋势的是( )
A . 由低等到高等
B . 由体型小到体型大
C . 由简单到复杂
D . 由水生到陆生
5、人群中惯用右手和惯用左手是一对相对性状,惯用右手由显性基因(D)控制的,某男子的基因组成为Dd.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除特殊情况外,该男子的每个体细胞中都含有控制惯用右手或左手的基因,并且成对存在
B . 该男子父亲的基因组成可能为DD或Dd或dd
C . 该男子能产生带有D基因或d基因的两种类型的精子
D . 该男子和一个惯用右手的女青年结婚,他们的孩子一定是惯用右手
6、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
A . 古代类人猿
B . 森林古猿
C . 猕猴
D . 黑猩猩
7、双眼皮(A)对单眼皮(a)为显性。若父母双眼皮,女儿单眼皮,则父母基因型分别是( )
A . AA,AA
B . Aa,Aa
C . AA,Aa
D . aa,aa
8、下列选项中,与达尔文进化学说相符的是( )
A . 长颈鹿的长颈是经常吃高处的树叶形成的
B . 雷鸟的保护色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 . 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细菌出现抗药性
D . 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爬行的习性
9、研究人员对经过卫星搭载进入太空的普通甜椒种子进行播种后,培育出品质好、产量高的“太空椒”,其中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 水肥条件好
B . 遗传物质的改变
C . 人工选择培育
D . 温度光照适宜
10、下列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生物的遗传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变异现象则不是普遍存在的
B . 子女一定和父母的性状相同
C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对遗传和变异现象的生动描述
D . 生物的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遗传现象则不是普遍存在的
11、下列关于基因,DNA,染色体,性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基因是DNA上的片段,DNA就是所有的基因片段的组合
B . 细胞核内的DNA分子位于染色体上,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DNA
C .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到环境影响
D . 若某生物体细胞有12对染色体,则形成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为6对
12、在北京培育出的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也只有3. 5 kg。当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大多叶球可达7 kg左右,若再引种回北京,大多叶球又只有3. 5 kg。 从上述甘蓝引种过程可以推测
A . 甘蓝具有遗传性,而不具有变异性
B . 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
C . 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的变异
D . 甘蓝的形态发生变化不属于变异
13、古长颈鹿的颈和前肢不太长,经过长期进化成为现代长颈鹿。按照达尔文的观点,其主要原因是( )
A . 颈长者凶悍,攻击力强
B . 取食高处树叶使颈越伸越长
C . 颈长者的繁殖力比较强
D . 竞争中颈长者的生存机会大
14、图所示的进化树,简要表示了几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从进化树我们可以推测( )

A . f一定是单细胞生物
B . 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e
C . 较a和e而言,a、b间的亲缘关系更近
D . a一定比c复杂
15、关于原始大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由火山喷发形成
B . 由水蒸气、氨、甲烷等组成
C . 不含氧
D . 温度比现在的大气温度要低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果蝇是研究生物遗传的常用材料。图一表示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一致;图二表示果蝇的长翅与残翅在亲代和子代的性状表现,用E、e表示控制显、隐性性状的基因。请分析作答:
(1)果蝇体细胞内有4对染色体,其形态结构如图一所示。请判断,图一中 (填“甲”或“乙”)表示雄果蝇体细胞。
(2)果蝇的长翅与残翅是果蝇翅型的不同表现类型,它是由染色体上的 控制的。
(3)根据图二的杂交实验可知子代个体中出现残翅雌果蝇的几率是 。
(4)某同学捕捉到一只长翅果蝇,为确定该果蝇基因组成是EE还是Ee,该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一:从图二实验的子代中随机选取一只残翅雌果蝇与该果蝇杂交。
方案二:从图二实验的子代中随机选取一只长翅雌果蝇与该果蝇杂交。
你认为方案 是可行的,理由是①若杂交后代 ,则该果蝇的基因组成为EE,②若杂交后代 ,则该果蝇的基因组成为Ee。
三、综合题(共5小题)
1、现代地球上生活的各种生物都是由古代的生物进化来的.科学家根据亲缘关系的远近,用生物“进化树”(如图所示)形象而简明地表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请据图回答:
(1)进化树中标号③、④所代表的植物及桫椤的共同特征是 过程离不开。
(2)标号②代表的动物,大多数成体用 呼吸,皮肤有辅助呼吸功能。
(3)进化树上标出的属于我国一级保护的哺乳动物是 。
2、结合所学,分析“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示意图”,回答问题: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2)从图中可以看出,从猿进化到人的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化是 ;由此开始前肢获得了解放,能够使用工具获取食物和御敌, 逐渐变得灵巧.
(3)从图中可以看出,从猿进化到人的发展过程中,后来的古人类能够制造和使用的工具比较 , 如石器,复杂而精巧的工具的使用和制造,以及用火,又促进了 的发达,使人变得越来越聪明.
(4)人类的祖先在群体生活中还产生了 , 使得人类个体之间能更好地交流和合作,增强了同大自然的斗争能力.
3、探究实验题:
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项目 数据 类别 |
工业污染区 |
非工业污染区 |
||
深色桦尺蛾 |
浅色桦尺蛾 |
深色桦尺蛾 |
浅色桦尺蛾 |
|
释放数目 |
154只 |
164只 |
472只 |
496只 |
再回收率 |
58% |
25% |
6% |
42% |
(1)假设桦尺蛾的体色受一对基因控制,深色由显性基因控制(用B表示),浅色由隐性基因控制(用b表示),那么深色蛾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或 ;浅色蛾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
(2)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在非工业污染区 色桦尺蛾所占比例高,在工业污染区 色桦尺蛾所占比例高,原因 。
(3)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长期(选择正确的选项并填在横线上)_____的结果。 (3)
A . 烟熏
B . 捕食这种颜色的食物
C . 自然选择
4、下表是对3个家庭进行某些可遗传性状调查的结果。请分析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1)生男生女决定于父亲还是母亲?。
(2)3 个家庭中的女儿都出现了与父亲(或母亲)不同的性状,这种子代个体与亲代个体不相似的现象在遗传学上叫作。
(3)如果2号家庭中女儿的基因组成为Bb,那么母亲的基因组成为。
(4)1号家庭的女儿长大后做了“双眼皮手术”,后来和一个单眼皮的男子结婚,他们所生小孩为双眼皮的概率为。
(5)怀孕就是一粒“种子”植入子宫内膜上,这里的“种子”就是。
(6)先天聋哑的人“手碰到火焰后立即缩回”的反应是一种反射活动,反射是
的基本方式。
5、如图是美国科学家米勒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不含。
(2)正负电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的,为其提供能量。
(3)实验后可检验到B装置里的液体中含有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4)此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中,从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