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4.10.2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 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如图,当膈肌由②状态向①状态转换时,正在( )

A . 完成吸气动作,此时膈肌舒张                    B . 完成呼气动作,此时膈肌舒张 C . 完成吸气动作,此时膈肌收缩               D . 完成呼气动作,此时膈肌收缩
2、下图为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肺泡外包围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   )

A .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B . 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C . 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D .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3、王福生院士对患新冠肺炎病逝者的肺部进行深入研究发现,病逝者肺泡内形成了一层透明的膜,就像在肺泡内表面刷了一层浆糊,阻碍了(   )
A . 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 . 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C .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 . 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4、外界空气中的氧气进入人体后,最终要到达(   )
A . B . 心脏 C . 细胞 D . 血液
5、下图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1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图像。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5

A . 曲线AC段表示呼气过程 B . 曲线CE段表示吸气过程 C . 曲线AB段表示肺内气压下降 D . 曲线DE段表示肺内气压上升
6、图所示曲线表示人体血液流经某器官时氧气含量的变化情况,则该器官是(   )

A . 骨骼肌 B . C . 小肠 D .
7、在感冒时,呼吸不畅的原因是(   )
A . 鼻腔内有异物,堵塞了鼻腔 B . 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堵塞了鼻腔 C . 气管分泌的痰过多,堵塞了呼吸道 D . 声带发炎肿胀,气体不能通畅流动
8、肺是呼吸系统主要器官的原因是(   )
A . 气体交换的场所 B . 发出声音的部位 C . 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D . 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
9、人的呼吸与肋骨间的肌肉、膈肌的状态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肋骨间的肌肉收缩、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吸入气体 B . 肋骨间的肌肉收缩、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呼出气体 C . 肋骨间的肌肉舒张、膈肌收缩,膈顶部上升,吸入气体 D . 肋骨间的肌肉舒张、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呼出气体
10、PM2.5颗粒物从空气经呼吸道进入人肺的“旅程”是(  )
A . 鼻→喉→咽→气管→支气管→肺 B . 鼻→咽→气管→喉→支气管→肺 C .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D . 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

在学习了呼吸系统的知识后,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他们根据“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设计了以下实验:

材料用具:澄清的石灰水、试管2支、气球2个、打气泵1个、凡士林、细线若干条.

设计方案:

步骤一:把气球A吹到一定大小,并有细线扎紧气球口,接着用打气泵向气球B打入空气,使其与气球A一样大,也扎紧气球口.(提示:气球中要尽量收集足够多的气体;扎气球口时要打活结)

步骤二:向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倒入3mL澄清的石灰水.

步骤三:在甲、乙试管口外壁涂上凡士林,减少实验时气体外泄.

步骤四:把气球A和B分别套在试管甲和乙上(如图所示),解开扎口,将球内气体通入试管,并轻轻振荡.(特别提醒:注意防止气球从试管口脱落.)

步骤五:观察甲、乙试管内石灰水的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案中设计的试管乙是为了与试管甲形成      

(2)预测实验结果:预测一:如果试管      (填“甲”或“乙”)中的石灰水变浑浊,另一试管中的石灰水      ,则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预测二:若      ,则不能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3)人在呼气时,肺内容积      (填“扩大”或“缩小”),肺内气压相应增大,气体被呼出.

三、综合题(共5小题)

1、

下图是呼吸系统的模式图,请依据此图来回答问题。

(1)呼吸系统是由      和肺组成的。

 

(2)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它是      的场所。

 

(3)呼吸道由鼻、[      ]      、[      ]      、[      ]      、[      ]      共同组成;具有保证气体      的作用,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                  

 

(4)呼吸系统的起始器官是[      ]      ,其前部生有      ;内表面具有黏膜,可以分泌      ,黏膜中还分布着丰富的      

 

2、人的呼吸组图
(1)图表示人体呼吸时,膈的不同活动状态,请据图回答(填字母)。肺内气压最大的状态是      。膈收缩最紧张的状态是      

(2)图是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请回答:

Ⅰ.实验装置中,序号分别模拟人体的①      ,②            

Ⅱ.图1模拟的是人体在      时膈肌所处的运动状态,此时由于膈肌      ,胸廓的容积      ,肺内气压      外界气压。

Ⅲ.若用此实验装置探究人体吸气和呼气的原理,则此实验装置还存在不足,因为它无法模拟胸廓左右径和      径的变化。

3、下图所示的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过程示意图,数字1234表示物质,字母ABCDE表示人体器官(结构),序号①②③表示人体的某些生理过程。据图回答:

(1)A代表的器官是      ,它与②过程相适应的特点有            (请写出2条),当A中气压降低时,与呼吸有关的肌肉都处于      状态。
(2)生理过程③为      ,食物中的糖类、蛋白质、脂肪等物质以      形式通过③进入C中。
(3)C中与氧气运输有关的细胞是      ,这是因为其内具有      
(4)分析该图我们会发现,我们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是由身体中的      产生的。
4、如图是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很      ,都是由      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这特点有利于            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2)图中A表示的是      (气体)进入血液的过程,B表示      (气体)进入肺泡的过程。
(3)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后,血液中的含量增多的气体是      ,含量减少的气体是      
5、如图为人体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

(1)图中所示血管为 ,与其他血管相比,管内血流速度最
(2)在这里的物质交换中,组织细胞获得了 ,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分子穿过 层细胞膜进入到血液,然后随血液 次经过右心房,最终排出体外。
(3)经过物质交换后,从该血管流出的是 血。
(4)该血管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特点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4.10.2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 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