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百坡初级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开学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开学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大面积植树造林不仅美化环境,还能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这是因为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 )
A . 降低空气的温度
B .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 . 增加空气中氧的含量
D . 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量
2、人体的个体发育开始于( )
A . 卵细胞的产生
B . 精子的产生
C . 受精卵的形成
D . 婴儿的出生
3、如图曲线表示某种物质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这种物质是( )
A . 淀粉
B . 蛋白质
C . 脂肪
D . 水
4、下列结构中,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
A . 小肠内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B . 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C . 小肠绒毛壁薄,上有微绒毛
D . 小肠内有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酶
5、常吃柑橘可有效防治坏血病,原因是其含有丰富的( )
A . 淀粉
B . 脂肪
C . 蛋白质
D . 维生素C
6、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下列说法你不认同的是( )
A . 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B . 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结构是胚盘
C . 青春期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出现第二性征
D . 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7、下列关于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不吃学校门口贩卖的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快餐
B . 有“虫眼”的蔬菜和水果一定不含农药
C . 生吃的瓜果、蔬菜等要洗干净以减少农药残留物
D . 尽量少吃油炸、烟熏和烧烤的食品
8、试管中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混合的消化液,充分震荡置入37℃的温水,一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配制的消化液可能是( )
A . 胰液、肠液、胆汁
B . 胰液、肠液、唾液
C . 唾液、胃液、肠液
D . 胃液、唾液、胆汁
9、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各阶段的正确排序是( )
①古猿从树栖生活转为地面生活
②产生了语言
③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④四肢行走转为双足直立行走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②
C . ①④③②
D . ①④②③
10、“爱护树木,人人有责。”在树干上乱刻乱划会导致树木死亡,其原因可能是
A . 切断了有机物向上运输的通路
B . 切断了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通路
C . 切断了有机物向下运输的通路
D . 切断了水分和无机盐向下运输的通路
11、有关“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产生淀粉)”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耗尽叶片中的淀粉( )
B . 同一叶片的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可形成对照
C . 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片变为黄白色
D . 滴加碘液后,叶片的遮光部分变蓝,未遮光部分不变蓝
12、图为人体的子宫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卵细胞是由①产生的,但受精部位在⑤内
B . 受精卵发育成胚泡植入⑥的过程叫做怀孕
C . 胎儿经过⑦从母体内产出叫分娩
D . 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完成物质交换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蓝蓝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向1号、2号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冷却的浆糊;
②再向1号试管中加入清水,向2号试管中加入唾液;
③将2支试管充分振荡后,放入盛有温水的烧杯中,10分钟后取出,待冷却后各加入2滴碘液。
请回答:
(1)1号试管和2号试管可以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若1号试管加入的清水是2毫升,则2号试管中加入的唾液是毫升。步骤③中,将两支试管放置在37℃的温水中,是为了模拟的温度。
(2)浆糊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滴加碘液后,两支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1号试管,2号试管。该实验结果表明:。
(3)若实验过程中,蓝蓝将煮沸制成的浆糊立即注入到试管里,接着才按实验要求进行实验,则2号试管里物质的颜色(变蓝或不变蓝),因为浆糊温度高,被破坏,淀粉没有被分解。
2、读图理解:如图甲为人的消化系统示意图,图乙为小肠绒毛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既是消化道器官又是呼吸道器官的是。
(2)馒头越嚼越甜,因为馒头中的淀粉被图甲中结构(填序号)分泌的唾液分解成了麦芽糖。馒头中的淀粉最终在图甲中结构(填序号)内被分解为。
(3)食团在图甲中结构③内停留的时间比较长,经过进一步消化变成粥状的食糜。
(4)图乙中结构②的管壁和①的壁都由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样的结构特点有利于营养物质的。
(5)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图甲中结构(填序号),分泌的消化液是。
(6)某同学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营养师,在尝试设计中学生营养食谱时,食材用量最多的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