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北京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A . 水稻 B . 蝗虫 C . 金色葡萄球菌 D . 家兔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传统生物技术也能引发新的技术革命 B . 利用生物技术不能开发生物能源 C . 生物技术可以克隆动物不能用于克隆植物 D . 培育成功的转基因食品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3、近年来,心血管疾病成为人类健康的“杀手”,心血管疾病患者逐年低龄化,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我们只要合理膳食、就不会患心血管疾病 B . 白酒会导致红细胞数量增加,血液变稠,加重心脏负担 C . 遇到突发心脏病的患者,不需要采取急救措施,直接送医院就医 D . 心血管疾病既受遗传因素影响,也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4、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对生物圈造成破坏的是(  )

①    围湖造田 ②排放污水 ③植树造林 ④焚烧垃圾 ⑤养花种草

A . ①② B . ②④⑤ C . ①②④ D . ③⑤
5、健康备受人们关注,下列关于安全用药及急救的有关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甲类非处方药标识为绿色底OTC,乙类非处方药标识为红色底OTC B . 患流感时只要服用抗生素即可治愈 C . 进行心肺复苏的顺序为“A-B-C”,即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脑外按压 D . 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急救时按压与吹气的比例是30:2
6、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COVID-19),席卷了全世界大部分国家,该病能通过飞沫在空气中传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为了预防,市民上街时纷纷带上口罩,该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B . 张某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医院马上对其隔离治疗,该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 C . 康复者捐献自己的血浆,利用其中的抗体可以救治新患者,此种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 . 引起此传染病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
7、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
A . B . C . D .
8、目前,世界各地再次出现了“麻疹”疫情,下列关于引起“麻疹”的致病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微生物的细胞与动植物的细胞的差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 . 该微生物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表现生命特征 C . 该微生物的细胞由蛋白质衣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D . 该微生物在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属于传染源
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人类已经能够模拟一个与生物圈相似,长久可供人类独立生存的生态系统 B . 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C . 过度放牧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 D .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10、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干旱会使植物萎蔫,说明水对植物的生活有影响 B . 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体现了生物能影响环境 C .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物因素 D .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
11、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海带和紫菜都是藻类植物,它们依靠其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 B . 墙藓的茎、叶内没有输导组织,所以不适于陆地生活 C . 银杏是裸子植物,其果实是“银杏”,又叫白果 D . 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12、如图六种植物,如果将它们分成①②⑤与③④⑥两类,则分类的依据是(   )

A . 是否有根 B . 是否有茎和叶   C . 能否产生种子 D . 能否形成果实
13、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中的蝗虫来说,它的生活环境是指(   )
A . 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动物 B . 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等非生物因素 C . A与B的总和 D . A与B的总和再加上田野中的其它蝗虫
14、下列对病毒、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病毒是由细胞构成的 B . 真菌可以独立生活,自己制造有机物 C . 细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D . 细菌和真菌主要营腐生或寄生生活
15、下列各项中,都具有脊柱的是(   )
A . 鲫鱼、章鱼、龟、鲸 B . 海蜇、带鱼、珊瑚、海葵 C . 鱿鱼、鲍鱼、章鱼、鲸 D . 鲤鱼、龟、娃娃鱼、鲸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新冠疫情引起人们对公共卫生和饮食健康的关注。围桌聚餐时,使用公筷夹取食物, 既能保留聚餐的氛围,又可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1)为了探究使用公筷是否能降低细菌对菜品的污染,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由 11 名实验者共同食用 6 道菜。每道菜被均分成两份,一份使用公筷,一份不使用公筷。就餐时,每名实验者对同一道菜的两份交替取食。检测结果如下表。

①餐前检测发现,烹饪过的菜品中菌落数少于“凉拌黄瓜”,这是因为蒸煮炒等环节, 起到了作用,使菌落数减少。

②A 处是  就餐组。

③为了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将菜品均分为两份,本实验中研究者还采取的措施有

④ A 就餐组的每道菜品中菌落数均高于公筷组,原因是不同菜品中的细菌通过筷子交叉污染,以及中的细菌通过筷子传到菜品中。

(2)由此推测,使用公筷可避免个人使用的餐具接触公共食物,降低胃幽门螺杆菌、甲肝病毒等病原体随食物传播的风险。 这种就餐方式在预防传染病措施中属于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请提出一条聚餐时的健康倡议

三、综合题(共6小题)

1、如图是转基因鼠的研制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这项实验中,被研究的性状是鼠的      ,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      
(2)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与基因之间的关系是:      
(3)由此推断,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      (填“性状”或“基因”)。
(4)在这项实验中,出生的超级鼠的变异      (填“会”或“不会”)遗传给后代。
(5)以上研究过程主要利用了现代生物技术中的      技术。
2、下图表示张贞和李雨所使用的急救方法,请结合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A图表示张贞和李雨正在对小王进行急救,该急救技术是人工呼吸和      ,在进行人工呼吸急救前,应先解开小王的衣领,清除口鼻中的异物,保持      畅通。
(2)张贞发现小王上肢外出血:血液鲜红色,从伤口喷出。张贞采取B图的指压止血法急救。请你判断:小王上肢损伤的血管类型是      ,血管的伤口在      端(a或b)。
(3)张贞和李雨对小王急救成功了,如果你在旁边,接下来,你将怎样帮助?      
3、自然界因动物的存在而更加活泼有趣,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统计了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四种动物一生中的平均活动时间(用百分比表示),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动物

休息

进食

与其它物种关系

其他活动

物种甲

20%

55% 吃种子

15% 追逐、捕食物种乙

10%

物种乙

20%

45% 吃种子

25% 被物种甲追逐、捕食

10%

物种丙

75%

15% 吃物种甲

10%

物种丁

70%

20% 吃物种丙

10%

(1)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角度分析,物种甲、乙、丙、丁属于      ,它们参与构成      条食物链,处于食物链最末端的是物种      
(2)在该生态系统中,直接影响物种甲数量的生物因素包括      ; 同时,其他各种植物、细菌和真菌等也直接影响着这些生物的数量,这表明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存在着      的关系,共同维持生态平衡。
(3)随着动物摄食的过程,生态系统中的            就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不断地流动。
4、下图所示为几种常见生物的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的生物是(填字母)。
(2)图(填字母)是细菌,它的生殖方式是生殖。A与B、C、D的结构相比,主要区别在于A细胞内
(3)善于观察的某同学一眼就认出[B]是,因为它的直立菌丝顶端呈扫帚状,而且还知道[B]和[C]有着共同的生殖方式,即用繁殖。
(4)图中生物营养方式都是(填“自养”或“异养”),其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有(填字母)。
(5)D的主要生殖方式是生殖。
(6)图中的B能产生,它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类药物,可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
5、请根据材料内容,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该疾病主要的传播途径。

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该疾病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

材料二:世界卫生组织近日称,近200个新冠肺炎疫苗研制计划中,有4支疫苗即将进入第三阶段临床试验,其中包括中国医学机构正在研发的疫苗。

6月16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称,其研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在试验接种后安全、有效,接种疫苗组受试者均产生高滴度抗体,18-59岁组中按照相应程序接种后抗体阳转率达100%。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原体是,该病原体的结构主要由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染源是:。 
(3)请你根据其传播途径,提出可以切断新冠肺炎传播的2种方法:①
(4)志愿者接种了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该疫苗属于(抗原/抗体),检测体内是否产生(抗原/抗体),如果产生该物质,说明免疫系统已经可以对抗病毒了。这种免疫类型属于免疫。
(5)目前,我国的新冠肺炎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在国外的部分国家还处在暴发期,作为中国公民,请你用一句话抒发此时的感想。
6、资料分析

仔细阅读并观察图示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为植物体器官形成的过程图示,图中的序号表示在植物体器官形成的过程中不同的生理过程 。

材料二 :下图是某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野外考察时,采集的一些植物,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并尝试将这些植物根据他们的特征进行了分类 。

(1)材料一中,②过程为 ,在此过程中 ,复制后形成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到两个新细胞中,经过③过程形成的是 ,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
(2)材料一中,假若经历了图一的各个生理过程形成了G这个结构层次,然后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了植物体 ,则该植物属于植物 。
(3)材料二中将六类植物进行了分类,则②是指 ,⑤是,图中能终生生活在水里的植物类型是(填字母 ),这类植物没有的分化 。
(4)材料二中④⑤⑥不能产生种子,它们用繁殖后代 。
(5)上述六类植物中,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指示植物的是(填字母 )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生物北京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模拟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