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陕西省西安三十三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年级:高一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下列各组原子序数所表示的两种元素,能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 )
A . 6和8
B . 11和13
C . 11和16
D . 12和17
3、19世纪中叶,对元素周期律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
A . 勒夏特列
B . 门捷列夫
C . 道尔顿
D . 拉瓦锡
4、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 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
B . 核电荷数逐渐增大
C . 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 . 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在多电子的原子里,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
B . 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在能量低的电子层里,例如一般先排满了L层后才排M层
C . 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D . 微粒的最外层只能是8个电子才稳定
6、1992年,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之一是发现了三种元素的新的同位素,其中一种是
Hg,它的中子数是( )

A . 80
B . 128
C . 208
D . 288
7、把少量的溴水注入KI溶液中,经充分反应后,加入CCl4用力振荡,静置后可观察到( )
A . 液体分成两层,下层呈紫色
B . 液体分成两层,上层呈紫色
C . 混合液不分层,且无色透明
D . 混合液不分层,且呈褐色
8、下列各组中的性质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 . 酸性 HClO4>HBrO4>HIO4
B . 碱性Ba(OH)2>Ca(OH)2>Mg(OH)2
C . 还原性 F﹣>Cl﹣>Br﹣
D . 稳定性 HCl>H2S>PH3
9、下列物质的分子中,不含共价键的是( )
A . NaCl
B . Cl2
C . HCl
D . NaOH
10、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 )
A . 原子半径:Na<Mg<Al
B . 热稳定性:HCl>H2S>PH3
C . 酸性强弱:H2SiO4<H2CO3<H2SO4
D . 热稳定性H2O>H2Se>H2S
11、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 稳定性:HCl>H2S>H2O
B . 碱性:NaOH>KOH>Mg(OH)2
C . 酸性:HClO4>HBrO4>HIO4
D . 还原性:I﹣<Br ﹣<Cl﹣
12、下列递变不正确的是( )
A . Na、Mg、Al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其单质的还原性依次减弱
B . 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对应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增强
C . C、N、O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 . Na、K、Rb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依次增强
13、下列表示电子式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4、下列微粒中:①12Mg2+②
③
④O2﹣ , 核外电子总数相同的是( )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15、下列表示式错误的是( )
A . Al3+的结构示意图:
B . 氯化钠的电子式:
C . 铝离子的电子式:Al3+
D . 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原子序数11﹣17的元素,自Na到Cl,电子层数相同,
(1)最外层电子数从 增加到 ,随着核电荷数依次递增;
(2)原子半径依次 (填“增大”或“减小”),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 (填“增强”或“减弱”,下同);
(3)失电子能力逐渐 ,得电子能力逐渐 ,因此,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
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族 | I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ⅥⅠA | 0 |
2 | ① | ② | ③ | ④ | ||||
3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⑩ | ⑪ | ⑫ |
(1)写出①、②两种元素的名称 , ;⑧、⑨两种元素的符号 , .
(2)在这些元素中, (用元素符号填写,下同)是最活泼的金属元素; 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3)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对应水化物中 酸性最强; 碱性最强;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 .
(4)写出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
(5)比较⑤与⑥的化学性质, 更活泼.
3、根据下列提供的一组物质,用序号回答问题:①HCl、②H2O、③Cl2、④NaOH、⑤NH4Cl、⑥MgCl2、⑦Na2O2、⑧CaO.
(1)存在离子键的是 ;分子间含有氢键的是 ;
(2)存在极性键的是 ;存在非极性键的是 ;
(3)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4、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
MgCl2
K2O:
H2O
H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