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北京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四章生物与环境 章末检测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主要描述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鸭生活的影响?(    )

A . 氧气 B . 阳光 C . 江水 D . 温度
2、关于人类的生存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关系,我们应持有的正确观点是(    )
A . 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以大力开发利用 B . 人类不能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只能保护自然资源 C . 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 D . 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 . 甲是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无机物 B . 乙是生产者,吸收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 C . ①是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 . 图中乙、丙、丁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
4、形成酸雨的根本原因是(   )
A . 人口的过度增长 B . 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C . 农田大量烧秸杆 D . 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
5、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需要全人类的关注与合作。下列做法与导致结果不相符的是(   )
A . 外来物种入侵导致本地物种灭绝 B . 大量砍伐森林导致土地沙漠化 C . 使用含氟制剂导致臭氧层破坏 D . 大量使用农药导致酸雨
6、“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菊花属短日照植物,影响菊花在深秋开放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 . 水分 B . 阳光 C . 温度 D . 土壤
7、被称为是“地球之肾”的生态系统是(   )
A . 草原生态系统 B . 森林生态系统 C . 海洋生态系统 D . 湿地生态系统
8、白菜和青菜在沙漠中难以成活,这时因为沙漠不能提供充足的_______。(  )
A . 温度 B . 水分 C . 空气 D . 阳光
9、生活在寒冷海域中海豹皮下脂肪很厚,这说明_______。(  )
A . 生物影响环境 B . 生物适应环境 C . 生物改变环境 D . 环境影响生物
10、骆驼的尿少汗少、骆驼刺的根长,说明生物能对环境进行(  )
A . 适应 B . 影响 C . 改变 D . 整理
11、下列各选项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 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B . 凤凰岭公园里的全部生物 C . 北京植物园的所有植物 D . 大兴野生动物园的所有动物
12、下列能体现出生物影响环境的实例是(  )
A . 银杏树入冬会自动落叶 B . 骆驼在体温升至40.7℃时才会出汗 C . 植树造林能保持水土 D . 蚯蚓在地面上一般无法正常呼吸
13、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其自动调节能力越强。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 . 城市生态系统 B . 农田生态系统 C . 森林生态系统 D . 海洋生态系统
1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可循环的 B . 单方向的 C . 逐级递增的 D . 与光合作用无关
15、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对生物圈造成破坏的是(   )

①围湖造田②排放污水③植树造林④焚烧垃圾⑤养花种草⑥喷药灭虫

A . ①③⑤ B . ③⑤ C . ①②④⑥ D . ②④⑤⑥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为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从下图所示的A.B.C.D四个装置中选取两个装置,并同时置于温暖的室内,定期观察并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注:各装置中种子的种类、大小、数量相同)

(1)该小组同学应选择      装置,该实验提出的问题是:      
(2)实验的每个装置都用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目的是      
(3)若A装置中有1粒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      
(4)如果装置      种子的 萌发数明显少于装置      ,则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不利影响。

三、综合题(共5小题)

1、资料一: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肆虐。

资料二: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面积严重干旱,江湖水面原有53万余亩,现只剩下6万余亩(一亩=667平方米)

资料三:有人说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是人类的眼泪

(1)沙尘暴和大面积过干旱都与人类      相关。
(2)植被丰富的地方空气温度较大,原因是植物可以通过      作用从叶片的      散发出水分。
(3)要根治沙尘暴和干旱,应该      
(4)请你写出看完资料后的三点感想。
2、下图为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及物质变化简图,请分析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草属于        ,鹰属于        。
(2)图中的蛇和鹰之间既存在       关系,又存在       关系。

 

(3)图中①和②可以代表草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该生理作用维持了生物圈的      平衡。

 

(4)牧民为了杀灭害虫,喷洒了难分解的农药,经一段时间后,体内农药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

 

(5)在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的      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超过这个限度,草原会被破坏、退化。
3、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影响着生物;生物也不断进化,适应并影响着环境。用你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分析下列现象:   
(1)大树在秋天落叶是生物对环境的;蚯蚓能疏松土壤并能给土壤增加肥力是生物对环境的。沙棘地下根的长度是地上部分高度的十多倍,适于在环境中生活。   
(2)水生生物大多生活在水面下l50米以内的水层中,而150米以下几乎没有生物生存。请你分析:没有植物的原因是;没有动物的原因是。   
(3)长期生活在阴暗环境中的植物,叶片发生的变化是
4、背景资料:澳洲由于四面环海,至今还保留着不少别具一格的古老动物,例如鸭嘴兽、袋鼠等。澳洲的天然牧场资源丰富,为大力发展畜牧业,曾从印度引入当地没有的牛、羊等家畜,同时在牛羊粪上产卵的苍蝇亦随之进入澳洲。经过几年后,牛羊群体不断扩大,大量的牧草被动物粪便遮压枯萎,导致牧业减产,苍蝇滋生猖獗。后来澳洲又从中国将蜣螂引进,蜣螂能将动物粪便滚成粪球推入地下,使苍蝇的滋生得到控制,同时增加了土壤的肥力,牧草健壮,牧业兴旺。

请你根据资料,回答如下问题:

(1)在澳洲至今还保留着不少别具一格的古老动物,这说明澳洲草原的生态系统长期处于相当稳定的状态,而自从引进牛羊后,却导致牧业减产的原因是牛羊数量激增,产生的粪便不能被土壤中的      及时进行分解。另外,大量的粪便遮盖在牧草上也影响到植物的      
(2)在澳洲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牛羊作为      ,蜣螂作为      ,共同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从上述的经验和教训中可知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①可以维持      ; ②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      
(4)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牛羊数量大量增加,会引起草原的荒漠化;而牧草数量减少,因为食物不充足,牛羊数量又会随之减少。这一事实表明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            的关系。
5、一种菊科植物从海拔500米的平原到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都有分布,但其植株的高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现设计实验探究海拔高度是否是影响该菊科植物株高的因素,实验分组及处理如下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原产地

栽培地

第一组

海拔500米

a组海拔500米

海拔500米

b组海拔3000米

第二组

海拔3000米

c组海拔500米

海拔3000米

d组海拔3000米

(1)a组和b组、c组和d组都是原产地相同的同一品种,且栽培地的土壤条件适宜并相同,这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只能是由引起的。
(2)a组和b组的对照中,实验组是,c组和d组的对照中,实验组是
(3)实验最后测量每组各植株的高度,以(选填“最大值”或“最小值”或“平均值”)为该组植株的株高。
(4)请预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_____。 (4)
A . a﹤b    c﹤d B . a=b    c=d C . a﹥c    b﹥d D . a﹥b    c﹥d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生物北京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四章生物与环境 章末检测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