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中学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一次质量调研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共15小题)

1、观察下图,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归纳得出(    )

图片_x0020_4

A .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B . 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 C . 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D . 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2、一位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已经变成一只‘火药桶’,只需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里的“火星”是指(    )
A . 巴黎和会召开 B . 《凡尔赛条约》签订 C . 萨拉热窝事件 D . 俄国十月革命
3、与以往的近代化探索相比,辛亥革命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    )
A . 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B . 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 C . 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 D .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4、胡适先生曾说:“《新青年》杂志代表和创造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指(    )
A . 君主立宪时代 B . 民主共和时代 C . 民主科学时代 D . 社会主义时代
5、假如你生活在1917年的中国,可能看到的情形有(    )

①陈独秀在阅读《新青年》杂志     ②青年学生在热议巴黎和会的内容

③报纸刊登倡导婚姻自由的文章     ④街上在传唱打土豪分田地的歌谣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6、1921年胡适的诗歌《希望》:“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因其平易、通俗而广为传唱。这诗与新文化运动内容有直接联系的是(    )

A .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B .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 .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D .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7、新学期开学某班同学要设计“中国共产党成立背景”的主题黑板报,下列选项可作为板报内容的有(    )

①十月革命的影响               ②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③北伐战争的胜利               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8、“吴孙张三系军阀,汀贺桥两役决胜。”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马功劳的北伐将领是(    )
A . 蒋介石 B . 周恩来 C . 叶挺 D . 孙中山
9、利用年代尺梳理知识是学习历史常用方法。下列年代尺反映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

A . 新体制的建立 B .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C . 工业革命的冲击 D . 屈辱与抗争
10、分析内在联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历史事件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
A . 辛亥革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结束 B .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C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 D . 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
11、“肩负国耻家仇东北易帜无愧少帅风范,肩当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这是由国民党人撰写的挽联,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
A . 孙中山 B . 李宗仁 C . 叶挺 D . 张学良
12、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是民主革命时期两次典型的学生运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    )
A . 都是反帝爱国运动 B . 都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C . 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D . 青年学生都起了先锋作用
13、运用图表能有效归纳历史信息,下表中对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归纳正确的是(    )

历史阶段

时代特征

1898—1912年

维新变法,走向共和

1919—1927年

“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1927—1936年

国共对峙, 走向合作

1937—1945年

星星之火,统一战线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14、抓住关键词是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与“1940-1941年”、“囚笼政策”、“彭德怀”这三个关键词都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北伐战争 B . 秋收起义 C . 平型关大捷 D . 百团大战
15、口号、标语、诗词等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号、标语、诗词等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③“德赛两先生”  ④“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⑤“路存与存,路亡与亡”

A . ③④⑤①② B . ⑤③④①② C . ③⑤④②① D . ⑤①④③②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共5小题)

1、【民主革命  前仆后继】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一摘自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国共两党经历了两度分合,历史证明两党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材料三: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当因国共内战从1949年分裂至今。今天有些台独势力妄图分裂台湾是绝对不会成功的。

(1)根据资料一,说说孙中山为什么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次合作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这两次合作分别取得了哪些胜利成果?
(3)结合材料三,解决台湾问题可以汲取什么有益的经验?
2、【领导核心  指引方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7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浙江嘉兴南湖边瞻仰红船。

材料二:刚刚成立了六年的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这种考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过去对于共产国际的决议及共产国际派来的代表的意见,往往言听计从……这次会议上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

——《中国红军长征记》

(1)材料一中的红船是中国革命的原点,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材料二中的“继续战斗”是指哪一历史事件?简述该事件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地位。
(3)材料三中的“这次会议”指的是什么会议?并联系材料三,谈谈你对共产党成长的认识。
(4)说说以上材料带给你的感悟。
3、【沧桑古城  见证历史】南京这座历史名城,它亲历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劫难,又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奋进求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生的南京】材料一: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

一临时大总统誓词

【屈辱的南京】材料二: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

一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胜利的南京】材料三:

(1)材料一的誓词体现了什么指导思想?为此,临时政府颁布了哪一部法律文件?请指出这一法律文件的地位?
(2)结合史实,再列举两例日军的侵略罪行(材料中除外)。
(3)请你为材料三的图片配上文字说明,并分析罗斯福对此赞赏的原因。
4、[救亡图存 振兴中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同盟会决定在辛亥年(1911年)秋天起事……革命党人率队直入武昌,进攻总督衙门……各独立省选派代表,制定临时约法,并公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的临时总统。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

—《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5月7日,消息从北京传到宁波,全城各中等学校的学生首先奋起响应……5月中旬末,宁波杠帮(搬运工人)、船夫举行罢工,拒绝替日商卸煤、运煤……6月6日,宁波总商会决定罢市,各店铺纷纷关门停业;进步知识分子开始向店员推荐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图书杂志,工人运动开始了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过程,随后中共宁波地方组织建立……”

材料三:毛泽东在1930年指出,“朱德毛泽东式……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的“帝国”变为“民国”?
(2)根据材料二提炼该运动的性质,并说明对宁波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3)请你联系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毛泽东这样论述的实践基础是什么?正确的路线具体指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概括革命取得成功的要素?
5、[牢记历史 勿忘国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日战争是每个中国人必须牢记的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材料二:不忘初心,就要不忘人民,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讲话

材料三: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

(1)在材料一找出“十四年抗战”的历史依据,并将图中A、B两处代表的历史事件补充完整。
(2)运用抗战的史实说明、佐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力量的源泉”正确性。
(3)材料三中的三幅图分别反映了抗战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启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中学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一次质量调研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