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北京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章末检测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流程图可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图正确的是(  )

 

A . 空气→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 . 声波→鼓膜→耳蜗→听小骨→听神经→听觉中枢 C . 血液→肾小球→肾小囊→尿液 D . 光线→瞳孔→角膜→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2、下面是科学家为揭开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以狗为实验动物进行研究的结果.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实验组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

切除胰腺

出现糖尿

结扎胰腺,胰腺大部分萎缩,胰岛细胞活着

不出现糖尿

切除胰腺,注射胰岛提取液

不出现糖尿

A . 由①③实验可知:胰岛提取液可防止糖尿的出现 B . 由①②实验可知:胰腺由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组成 C . 由①②③实验可知:胰岛提取液是由胰岛细胞分泌的 D . 该研究证明:糖尿病的发病可能与胰岛细胞的分泌物有关
3、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能产生冲动,但不能传导冲动 B . 由细胞体和突起构成 C . 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 . 细胞核位于细胞体中
4、人们对臭豆腐的特殊气味会有不同的感受,有些人觉得臭,有些人觉得香。形成这种感觉的部位是(   )
A . B . 大脑 C . 小脑 D . 脑干
5、下面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 . 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人类特有的 C .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D . 反射弧由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构成
6、下图标注的眼球结构中,能对光线起折射作用的是(   )

A . B . C . D .
7、下列反射中,属于人类特有的是(   )
A . 排尿反射 B . 眨眼反射 C . 膝跳反射 D . 谈梅止渴
8、人类大脑皮层中特有的中枢是(  )
A . 语言中枢 B . 视觉中枢 C . 运动中枢 D . 听觉中枢
9、下列生理活动中,哪一项是条件反射(  )
A . 谈论美食时的唾液分泌反射 B . 手指无意受针刺时的缩手反射      C . 敲击膝盖下方时的膝跳反射 D . 尿液积累刺激膀胱时的排尿反射
10、人体各项生命活动受到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等的作用。如图为某人饭后四小时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正常人的血糖含量范围是饭后3.9-6.1 m mol/L B . B C 段血糖含量上升,是因为呼吸作用减弱 C . C点的血糖含量高,表明这个人患有糖尿病 D . CD段血糖含量下降, 是因胰岛素分泌增加
11、下列关于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激素在血液中含量低,作用小 B .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患呆小症 C . 谈虎色变是人类所特有的反射 D . 学生听到上课铃声起立问候老师,完成这个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12、为更好的适应环境变化,实现趋利避害,当我们在黑暗中摸索,手被针扎时,在没有感觉到疼痛时,就完成了缩手反射。如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缩手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B . 完成缩手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C . 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e→d→c→b→a D . 若d处受损切断,不影响反射活动
13、下列关于脑和脊髓各部分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人体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B . 小脑具有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C . 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在脊髓里 D . 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
14、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类通过眼睛从外界获取到更多的信息,在人眼的结构中,人们常说的 “黑眼球”实际上是指(   )
A . 角膜 B . 晶状体 C . 虹膜 D . 视网膜
15、耳闻目睹强调了人的视觉和听觉的重要性,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鼓膜内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 B . 视网膜上形成物像,大脑皮层形成视觉 C . 遇到巨大声响,除闭嘴堵耳外,也可迅速张口 D . 近视眼是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大小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为进一步提升城市文明,建设生态宜居秦皇岛,我市继“创卫”成功后,又全力创建全国交通模范城市,作为中学生,我们应积极参与,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学路上行人走人行道,过马路时走斑马线,听从交警指挥,我们能听到交警的哨声是因为声波能引起      振动,并传到耳内,听觉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      ,并传入      产生听觉,此条路径称之为      

(2)驾驶员从远处看到红灯时应提早做好停车准备,此反射类型为      反射,感受器为      

(3)近年来,整治酒后驾车行为在全国进行,林子的爸爸对此却不以为然,为了说服爸爸,林子和爸爸一起做了一个“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实验结果如表:

测定次数 饮酒量

A不饮酒

B饮一杯啤酒

C饮两瓶啤酒

第一次

24.4

32.2

48.7

第二次

25.5

34.2

53.0

第三次

25.1

35.0

51.3

测量平均值

25

33.8

51

注:表中测量值为林子松开直尺后,爸爸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直尺时手指所在位置的刻度值.单位为厘米(cm)请分析回答;

①请帮林子将表中数据转换成条形图

      

②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大,人的反应速度越      .因为酒精会麻痹人的      ,从而使动作失去协调和准确性.

③最后实验结果可否取A、B、C的平均值作为爸爸正常情况下的反应速度?为什么?            

(4)实验中只对爸爸一人进行了测量,测量数据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可以通过增加      来改进实验,增强可信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酒后驾车的危害性.

三、综合题(共5小题)

1、人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只有灵敏地感知环境变化,并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才能维持自身生存。

(1)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         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2)外界环境中的不同刺激信号,是由不同部位感受,并作出反应的。

①舌头上约有9000个味蕾,每个味蕾约有50个味觉细胞,味蕾是味觉的       。  吃梅时,味蕾中的味觉细胞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传到相应的       ,再通过传出神经,引起唾液腺分泌。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反应,称为      

②“望梅止渴”的故事告诉我们,梅反射的光线信号,刺激       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传导至大脑皮层,形成视觉,引起唾液腺分泌唾液。该反射属于      (选填“简单”/“复杂”)反射。

③谈梅也会引起唾液分泌,是由于声波刺激      内的感觉细胞,最终在大脑皮层形成      觉,引起唾液腺分泌。

④吃梅止渴,望梅止渴,谈梅止渴,均可引起唾液腺细胞的分泌,唾液腺是反射弧中的      

⑤如图,①、②、③分别是视觉、听觉、味觉等处的显微结构示意图。感觉的产生,是信号刺激,引起相应感官处产生神经冲动。归根结底,在感受器中发挥作用的是各种各样的感觉       ,它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人体通过感觉器官对内外刺激做出反应,从而调节生命活动,以适应环境。我们要爱惜自己的感官。下列行为有利于感觉器官保护的是      (多选)。

a.不躺着看书    b.睡觉前长时间玩手机    c.在光线昏暗处看书    d.认真做眼睛保健操

2、请阅读下面科普文章

激素是把双刃剑

人体内含有多种激素,各种激素职责明确、分工精细,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被喻为“人体内的魔术师”。但如果身体中某种激素含量过多或若缺少某种激素,则可影响整个机体的生命活动,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可以说激素是把“双刃剑”。

身体里可分泌激素的细胞数量很多,且分布广泛,被称为内分泌细胞,一些分布比较集中的内分泌细胞构成内分泌腺。人体内激素的含量很微小,力量却大得惊人:可调节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确保各个器官与组织的正常生长发育,并影响衰老过程;调节神经系统的活动;促进生殖器官与生殖细胞发育和成熟等。

激素可由血液运送或经弥散到达靶细胞,与其受体结合引起反应。其发生作用较慢,但可同时使不同器官产生反应,且持续时间较长。激素这个庞大的家族成员之间,有时也相互作用,甚至同一激素也可呈现不同的作用机制。

尽管激素有利于促进生物的生长、发育、分化等,但如果不分对象,不加节制地滥用,也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

在研究激素时,科学家还发现了一类“环境激素”。如焚烧垃圾时释放的致癌物质--二噁英。还有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和排放的化学物质,如洗涤剂、化妆品、汽车尾气等。

研究发现,这些“环境激素”与人体内激素的分子结构非常相似,它们通过各种渠道混入食物和空气,进入人体后,会与相应“受体”结合,诱使机体渐渐改变某些生物化学反应,干扰人体内分泌。久而久之,就会使人体发生严重的差错和病变。

由此可见,要想让激素真正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激素的应用必须极其严格,使用时需要反复权衡利弊,以免危害人体自身健康。

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的激素是由      分泌的,经血液运送或弥散到达      ,与其受体结合引起反应。
(2)青春期,垂体分泌的      激素,可促进人体身高快速增长。如果该激素在此时期分泌过少,可能会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该激素80%在睡眠时分泌,且 22:00到凌晨2:00是分泌高峰期,该信息给你的启示是      
(3)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3)
A . 一种激素只对一种特定靶细胞起作用 B . 激素过少或过多均可影响生命活动 C . 应完全限制使用激素,以免危害人体 D . 激素调节作用快,持续时间长
(4)下列有关“环境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4)
A . 焚烧垃圾、汽车尾气均可释放“环境激素” B . “环境激素”能致癌,或扰乱激素调节 C . “环境激素”只影响环境,不影响人体 D . “环境激素”与人体内激素争抢“受体”
3、阅读材料和图示,回答问题:

材料一 “植物人”脑干功能是正常的,昏迷只是由于大脑皮层受到严重损害或处于突然抑制状态,病人可以有自主呼吸和心跳,“植物人”不同于“脑死亡”。

材料二 

材料三 

(1)“植物人”小便会失禁,原因是脊髓下部的排尿中枢      ;这一实例说明脊髓具有      功能。
(2)      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它可以调节全身各器官的活动。人类神经活动最突出的特征是能够对      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
(3)材料二为      模式图。
(4)在缩手反射中,当冲动传到[      ]      时,手即缩回(即屈肘)。屈肘时,手臂收缩的肌肉是      (选填“肱二头肌”或“肱三头肌”)。
(5)材料三为司机看见红灯停车的反射示意图。“红灯”的反射光进入司机眼球成像的先后顺序是      (填序号:①角膜、②晶状体、③视网膜、④瞳孔)。
(6)补充材料三所缺的两个反射结构依次是神经中枢和      
4、以下是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方面的问题,请据图分析回答:

(1)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2)图乙中④叫做,它是由图甲中[]部分构成的,在神经系统的组成中属于(“周围”或“中枢”)神经系统。
(3)一铁钉刺入某人的脚底,此人在未感觉到刺痛之前就有了抬脚缩腿反应,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内;随后此人感觉到疼痛难忍,这说脚底感受器所形成的神经冲动沿脊髓传达到大脑皮层。请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写出完成脚自动弹起这一反射的过程:
(4)一位盲人“阅读”盲文小说后感动得泪流满面,他完成“阅读”和“理解”这两项反射活动的大脑皮层神经中枢分别是
5、下课铃响了,你匆匆地走出教室,回到家中。你看到了饭菜的颜色,闻到了饭菜的气味,尝到了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馒头的温热,下图为人眼和耳的结构示意图。

(1)你能够看到饭菜的颜色,是因为光线经过[4]等的折射,成像在[7]上,并最终在大脑的特定区域形成视觉。
(2)你能够听到下课铃声,是因为声波引起[11]振动,刺激了[9]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并最终在大脑皮层产生了听觉。
(3)你能够看到饭菜的颜色,闻到饭菜的气味,尝到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馒头的温热,都是靠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神经末梢获取信息,这些感觉最终都是在形成的。
(4)想一想我们的眼睛,通常被称为“白眼球”的部分是[],通常被称为“黑眼球”的部分是[]
(5)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窗口,近视患者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可以佩戴装有透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生物北京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章末检测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