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北京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生物的呼吸 章末检测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人员,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最低的是  

A . 工业区居民 B . 被动吸烟的 C . 交通警察 D . 园林工人
2、下图是某同学做的模拟实验,及绘制的肺内气压变化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曲线的OA段与图乙都表示吸气状态 B . 图甲中曲线的AB段与图乙都表示呼气状态 C . 图甲中曲线的OA段与图丙都表示呼气状态 D . 图甲中曲线的AB段与图丙都表示吸气状态
3、人体内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  )
A . 肺泡中 B . 血液中 C . 细胞中 D . 肠道中
4、密闭的保温瓶中装有正在萌发的黄豆种子,一段时间后测量以下指标,结果上升的是(   )
A . 氧气、温度 B . 二氧化碳、温度 C . 氧气、有机物 D . 二氧化碳、有机物
5、人呼吸时,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成分是(  )
A . 不含氧气 B . 全部是二氧化碳 C . 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D . 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6、我们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呼吸系统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吸气时,身体不会出现的情况是(   )
A . 膈肌收缩 B . 肋骨向外向上运动 C . 胸腔容积扩大 D . 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
7、控制植物呼吸作用在保证农业丰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下列农业生产中与抑制呼吸作用有关的是(   )
A . 作物适时松土 B . 农田及时排涝 C . 蔬菜低温保存 D . 花盆底下留孔
8、下图表示某人平静和运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 曲线甲为平静状态,曲线乙为运动状态 B . 曲线甲的呼吸频率为36次/分钟 C . 曲线乙状态时,呼吸深度较大 D . 曲线乙状态时,呼气带出的水分较多
9、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人体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多于二氧化碳含量   B . 通过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变为含营养物质丰富的动脉血     C . 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时,完成吸气过程  D . 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了气流通畅
10、以下关于肺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肺泡由一个细胞构成 B . 肺泡壁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 C . 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 . 肺泡由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
11、如图是肺内压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 曲线ac段表示吸气过程 B . 曲线ce段表示吸气过程 C . 曲线bc、cd段表示吸气过程 D . 曲线ab、de段表示吸气过程
12、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   )
A . 喉和气管 B . 鼻腔和器官 C . 呼吸道和肺 D . 支气管和鼻
13、潮湿的稻谷堆中温度较高,这些热量来自稻谷种子的(   )
A . 光合作用 B . 呼吸作用 C . 蒸腾作用 D . 吸收作用
14、把新鲜的水果进行低温保存,可以延长贮藏时间,其主要原因是(  )
A . 减少水分散失 B . 抑制呼吸作用 C . 减少果皮损伤 D . 保持湿度
15、下列哪项是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特点(  )
A . 直接利用光提供的能量 B . 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C . 合成淀粉等有机物 D . 把光能转变成太阳能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下图所示是一位同学为探究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而做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 1 )提出问题: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 2 )作出假设: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 3 )①如果气体的进出均选择弯管,应向A处气,在B处气。

②向瓶内分别吹气、吸气后,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瓶。

③在本实验中,甲瓶的作用是,乙瓶的作用是

( 4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三、综合题(共5小题)

1、下面式子表示的是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请回答: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1)植物呼吸作用主要在细胞内的      中进行,一般情况下,幼嫩的叶比衰老的叶呼吸作用更      (强或弱)。
(2)式子中的有机物(储存玢能量)是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制造的,此作用在植物细胞内的      进行的。
(3)农田适时松土,遇到涝灾时排水,主要目的是保证植物      部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冰箱内贮藏水果,主要目的是      (增强或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
2、图一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图,图二表示的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三是模拟呼吸作用示意图。请分析:

(1)鼻腔可以使进入肺的气体清洁、
(2)痰形成的部位是[4]。完成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是[]
(3)图三中气球表示,它是进行呼吸的主要部位;吸气过程的是图。
(4)图二中曲线AB段表示时肺内气压的变化,相当于图三中图所示状态。此时与呼吸有关的肌肉处于(收缩/舒张)状态。
(5)曲线BC段的变化中,与呼吸有关的肌肉处于(收缩/舒张),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内径都缩小。
(6)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系中的点,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的值(大/小/相等)。
3、资料分析

    今年,娄底市城区时有雾霾(mái)天气。雾霾天气是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的时候形成雾,在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逐渐转化成霾(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化合物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称为PM2.5,是可直接入肺的细小颗粒物。PM2.5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PM2.5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排放的残留物。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雾霾天气首先主要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该系统由呼吸道和      组成,呼吸道能保证气流通畅主要是因为呼吸道有      做支架,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             、        。
(2)如图两幅曲线图表示一个人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其中表示剧烈运动呼吸状态下的曲线图是       。
(3)理论联系实际,说说雾霾产生的重要因素有哪些?(写出两项即可)

       

4、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普通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科研人员在保证水、肥充足的情况下,对普通小麦的播种量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最早的农书《齐民要术》记载有“正其行,通其风”的种植方法。从光合作用原理分析,“通其风”能使作物周围有充足的,为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原料。
(2)由图可知,当播种量为千克/公顷时,普通小麦的产量最高;当播种量过低或过高时,均会导致小麦产量,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农业生产者可以采用的方法来控制株间距和行间距,进而提高农作物产量。
(3)刚收获的小麦,未及时摊开晾晒,粮堆内部会发热,原因是
(4)2018年7月22日,袁隆平“海水稻”团队试种的海水稻成熟,产量超出世界水稻平均亩产量。“海水稻”适宜在盐碱地大规模种植,不需要施用肥料、农药,不需要除草。如果你是“海水稻”推广员,你将如何从经济和环保的角度向潜在客户介绍“海水稻”的巨大优势? (答出1点即可)。
5、下列图示中,图一为小刚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①、②两种状态示意图:图二是他的肺与外界、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不同的血管,a、b、c、d表示气体进出的过程;图三是他进行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值的变化曲线,图中A、B、C、D、E是曲线上的五个点。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膈肌由①状态向②状态转变时,图二中气体进出的过程能够进行的有(填序号);图三中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差值对应曲线的段(填“ABC”或“CDE”或“BCD”)。
(2)在图二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有(填序号)。
(3)小刚在下列四种生活状态中,对应图三内A点到E点之间距离最短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
A . 漫步 B . 静坐 C . 打篮球 D . 睡觉
(4)某人小腿受伤发炎,医生给他手臂静脉注射药物,该药物最少需次经过丙血管才能到达小腿受伤部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生物北京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生物的呼吸 章末检测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