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北京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 章末检测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小明足部受伤发炎,医生在其左臂静脉滴注抗生素,经跟踪监测,最先发现这种药物在心脏的(    )

A . 左心房 B . 左心室 C . 右心房 D . 右心室
2、取甲乙两个相同的带叶枝条,并将乙的叶片全部摘除后,同时插入两个装有红色溶液的烧杯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甲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B . 乙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C . 两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一样 D . 无法确定
3、如图为人体某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b为全身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则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 B . 若b为肾单位毛细血管,则c内流动脉血,血液中尿素增多 C . 若b为小肠处的毛细血管,则c内血液中营养物质增多 D . 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则c内血液中氧减少
4、柳树的茎能逐年加粗,这是因为茎的结构中具有(   )
A . 树皮 B . 形成层 C . 木质部 D . 韧皮部
5、菟丝子为一种寄生生物,能缠绕在其他绿色植物的茎上,并将其茎分化形成的吸器伸入植物体内吸取现成的营养。菟丝子获取有机物的部位是植物体的(   )

A . 韧皮部的筛管 B . 木质部的筛管 C . 韧皮部的导管 D . 木质部的导管
6、血液成分中,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功能的是(   )
A . 白细胞 B . 红细胞 C . 血小板 D . 血浆
7、下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所观察到的物像(ab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是动脉 B . c是静脉 C . b是毛细血管 D . a、b、c中的血流速度都一样
8、当人体内的血液流经下列结构时,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的是(   )
A . 组织中的毛细血管 B . 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C . 肾小球 D . 右心室到肺动脉
9、2020年6月14日是第17个世界献血者日,其主题是“安全血液拯救生命”,口号是“献血,让世界更健康”。下列关于输血和献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 . 对于严重贫血的患者应输入红细胞成分 C . 在没有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A型血的人可以输入少量的AB型血 D . 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10、下列关于静脉、动脉和毛细血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静脉的弹性大于动脉 B . 肺动脉内流动脉血 C . 出球小动脉内流静脉血 D . 毛细血管连通最小动脉和静脉
11、俗话说:“笋有多大,竹有多粗”,意思是说竹笋刚出土就与长成后差不多粗细,这说明竹茎的结构中没有(  )
A . 韧皮纤维 B . 形成层 C . 木质部 D . 树皮
12、下列对血小板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具有运输氧气的作用 B . 具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 C . 具有运输二氧化碳的作用 D . 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13、将带叶的枝条下端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过一段时间。将茎横切和纵切,看到被染红的部位是(   )
A . 树皮 B . 韧皮部 C . 形成层 D . 木质部
14、2017年莱芜被评为全国森林城市,在创城期间,全市进行了大量的树木移栽,在此过程中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茎的( )
A . 木质部的筛管 B . 木质部的导管 C . 韧皮部的筛管 D . 韧皮部的导管
15、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 根、茎、叶中都具有运输水分的结构 B . 根、茎、叶的导管是连通的 C . 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 D . 一般情况下,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比土壤溶液的浓度小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认识血液的成分时做的两个实验,请根据实验及相关图像回答问题:

实验一:将20毫升的人的血液放入装有几滴5%的柠檬酸钠溶液的量筒中,轻轻振动量筒,静置一段时间(见图一)。

实验二:取少量人的血液制成血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图二是看到的物像图。

(1)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血液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图中的标号①呈淡黄色,是半透明的液体,其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和      。 
(2)当人患肺炎时,图二血液中[      ]      的数量会明显增多,它位于图一实验结果中的哪一层?      (填标号)。 
(3)实验一中血液为什么没有凝固呢?小明同学判断是由于在血液中加了柠檬酸钠溶液的缘故。请你推测,柠檬酸钠的作用是      。 
(4)如果以人的血液为材料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大小,不宜选择的血细胞是      

三、综合题(共6小题)

1、根据如图回答:

(1)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      ,其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      
(2)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因树皮环剥而萎缩,是因为      是通过茎里的      向上运输的.
(3)枝条上部位1~4中,会出现明显肿胀的是:      
2、图A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结构名称:E      ;F      
(2)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写出肺循环的途径:      
(3)图B为人体血液循环时,血液中某气体的含量变化情况。若横轴中的Ⅰ段代表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Ⅲ段代表组织处的毛细血管,则此气体最可能是      
3、图是心脏结构示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下列各标号的名称 [D ],[  E ]
(2)血液通过心脏时流动方向的规律是:静脉→
(3)与射血功能相适应的是:心室壁的肌肉比 心室的。原因是
(4)血液的流动有一定方向,这是由于心房与心室之间有[2] ,心室与动脉之间有[1],这两种瓣膜只能单向开放,防止血液倒流。
(5)心脏的四个腔中,流动脉血的是。 
(6)体循环的起点是,终点是
4、资料分析

资料一:小明有一些不良饮食习惯,如蔬菜不新鲜不吃;鱼好讨厌,腥味浓刺又多;喜欢炸薯条炸鸡块,几乎餐餐当饭吃;常常来不及吃早餐,赶紧上学去,中午再吃饱饱的等。

资料二:下图表示血液循环系统示意图。

 

(1)资料一中小明若是长时间不吃蔬菜,将有可能因缺乏而出现牙龈出血等症状。
(2)资料一中小明不喜欢吃鱼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因为鱼中有较多的易于消化吸收的, 该物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最早在内被消化。最终会彻底分解为物质。
(3)小明常吃炸薯条、炸鸡块,其主要成分是脂肪,它初步在被消化。
(4)资料二图中的 5 所指的是血管,内流血。
(5)资料二图中心脏壁最厚的是[]
(6)资料二图中 3、4 之间有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7)资料二中血液由 2 流出,流经 5、6 到 3 的循环途径叫
(8)资料二中血液由 M 到 N 处,血液成分中的氧气(填“增多”或“减少”)。
(9)PM2.5 颗粒物可以透过肺泡壁和毛细管壁进入血液,经过血管(填数字)最先到达心脏的(填结构名称)。
5、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身体的许多生理状况。图示和下表是小明检查时的血涂片、血液循环路径及化验单,请你帮他分析下病因:

   

(1)依据表格中数据显示可初步判断小明患上了,医生建议他要多吃含铁和丰富的食物。
(2)若小明不慎吃坏了东西引起肠道发炎,则血常规化验单中数值明显升高的是图甲中标号[]。
(3)人体的血液是由图甲中[]和[]组成,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它的主要功能是运输,因此,由平原生活的人在进入高原地区初期,该细胞数量会明显
(4)图乙中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中,流动脉血的血管有(填数字)。
(5)若图乙中的F是小肠处的毛细血管网,则经过此处后,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成分是____。 (5)
A . 氧气 B . 二氧化碳 C . 红细胞 D . 营养物质
6、心脏是输送血液的“泵”,一次心跳包含了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过程,如图是某同学给心脏工作过程绘制的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心脏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其主要是由构成的。
(2)该同学绘制的四个图解中,是正常心脏工作中不可能存在的。若从心房收缩开始,心脏的一个心动周期的正确顺序是
(3)血液由静脉流向心房时,心室的状态变化为
(4)心脏内有能够防止血液倒流的,在C过程中其状态为,在D过程中控制的血液流向是
(5)衡量心脏工作能力的血压一般在处测量。某一男子体检测得血压为17.8/11.2千帕,你判断其为(高血压、正常或低血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生物北京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 章末检测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