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专题:10 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33小题)

1、8世纪中叶,“丕平献土”对中世纪西欧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
A . 查理曼帝国诞生 B . 标志着西欧封建制度形成 C . 新型城市开始兴起 D . 为教皇国的产生奠定基础
2、在中世纪的意大利,以手工业享誉欧洲的是( )
A . 米兰 B . 热那亚 C . 威尼斯 D . 佛罗伦萨
3、11世纪新兴的城市中,不仅是政治中心又是商贾云集的著名商业中心的是(    )
A . 巴黎和威尼斯 B . 威尼斯和热那亚 C . 热那亚和伦敦 D . 巴黎和伦敦
4、谚语是历史的最好写照。下列描述中,能较好地反映欧洲封建社会统治情况的是(    )
A .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B . “我的附庯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C . “条条大路通罗马” D .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5、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下列有关城市历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是当时国际性都市 B . 穆罕默德在麦加创建了宗教——伊斯兰教 C . 中世纪的巴黎既是商业中心叉是贸易中心 D . 中世纪时期的佛罗伦萨以商业享誉欧洲
6、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恢复,促使原有城市的复苏和新城市的涌现

12世纪的伦敦作为经济和政治中心是当时西欧最大的城市

城市的兴起和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早期资产阶级出现

西欧城市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领主与劳动者自身消费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7、下列关于马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骑马奔跑中马镫有稳定身体的作用 B . 传入欧洲促进了封建骑士的产生 C . 成熟马镫的使用,标志着骑马用具的完备 D . 中国在战国时已能铸造金属马镫
8、随着西欧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    )
A . 新兴地主 B . 富裕农民 C . 无产阶级 D . 资产阶级
9、谚语是历史的最好写照。下列描述中,能较好地反映欧洲封建社会统治情况的是(    )
A .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B .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C . “条条大路通罗马” D .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10、西欧城市兴起后,在新兴城市中以手工业享誉欧洲的是(    )
A . 巴黎 B . 伦敦 C . 威尼斯 D . 佛罗伦萨
11、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整座建筑损毁严重,依据火灾前的照片和报道,你认为这是哪个宗教的建筑(    )

A . 佛教 B . 道教 C . 基督教 D . 伊斯兰教
12、“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欧洲中世纪的谚语,对这句话正确理解是(    )
A . 城市的自然条件优越 B . 城市相对独立和自治 C . 城市的空气相对清新 D . 城市已不受国王管辖
13、“在这里,基督教统治着一切,庄园在经济上成为自给自足的小世界”。这文字描述的是( )
A . 日本 B . 中国的东汉时期 C . 8世纪的阿拉伯帝国 D . 中世纪的欧洲
14、小兰代表八年级某班参加学校的历史知识竞赛,她抢答了这样一道题:“在中古欧洲社会发展过程中,催生了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什么条件( )
A .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B . 欧洲封建等级制度 C . 西欧城市的兴起 D . 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15、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 法兰克王同 B . 查理曼帝国 C . 西方古典文明 D . 西欧中世纪
16、马镫见证了中世纪欧亚国家间的文明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公元前3世纪,中国人已铸造金属马镫 B . 成熟的马镫的使用,标志着骑兵的发展进入新时期 C . 金属马镫的传播路线:中国→萨珊波斯人→突厥人→北欧、西欧→东欧、东罗马帝国 D . 战国时期的骑兵马具中已经出现马镫
17、从“基督教盛行西欧”“领主的庄园”这些关键问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
A . 古代希腊 B . 古代罗马 C . 中世纪的西欧 D . 阿拉伯帝国
18、如图中的马镫是( )

A . B . C . D .
19、“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以下图片信息最能帮助了解上述概念的是( )
A . B . C . D .
20、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封建庄园、丕平献土、城市兴起等。这堂课正在探究的主题是(   )
A . 上古亚非文明 B . 上古欧洲文明 C . 亚洲封建国家 D . 欧洲封建国家
21、下列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右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大小封建主都是帝王的直接附庸 B . 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和耕种的方式向帝王效忠 C . 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的关系 D . 各阶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22、《国家宝藏》第五期节目中说到:小小马镫是改变世界军事史的伟大“中国发明”。以下能为这个评论提供依据的是( )

①马镫的使用推动了人类作战方式的演变

②马镫的传播历程见证了东西方文明的传播

③马镫的使用促进了人类贸易的发展

④使用成熟的马镫后,骑兵的战斗力大大增强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3、在中古欧洲社会发展过程中,催生了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的是     (    )
A . 西欧城市的兴起 B .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C . 丕平献土 D .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24、中世纪时期的农奴虽然是社会的主要生产者,但他们仍然处于社会最底层,受剥削、压迫也最严重。以下诸多观点中能体现出这一点的是( )

①不仅要交租,还要承担各种杂役        ②结婚也要获得主人的许可 

③农奴很少有能够活到40岁的           ④能逃离庄园去城市当学徒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25、从11世纪起,欧洲的城市不断涌现。下列关于西欧城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恢复,促使了原有城市的复苏和新城市的涌现 B . 巴黎和伦敦是新兴的城市,既是政治中心,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C . 城市的兴起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早期资产阶级出现 D . 西欧城市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领主与劳动者自身消费
26、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恢复,促使了原有城市的复苏和新城市的涌现

庄园的大部分土地租给领主耕种

城市的兴起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早期资产阶级出现

西欧城市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领主与劳动者自身消费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7、下图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的国徽,该国是以天主教教皇为首的罗马教廷的所在地。为这个教皇国的产生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

A . 查理接受教皇的加冕 B . 查理曼帝国分裂 C . 西欧城市行会的形成 D . 丕平献土   
28、中世纪欧洲被称为“黑暗时代”,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杀。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 神权在精神文化领域凌驾一切 B . 西欧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C . 保守狭隘的封闭心态 D . 当时老百姓大多是文盲
29、马镫见证了中世纪欧亚国家之间的文明传播。请完成下列两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公元前3世纪,中国人已铸造金属马镫 B . 没有中国的马镫,就不会产生欧洲的中世纪 C . 金属马镫的传播路线:中国—突厥人—北欧、西欧—东罗马帝国 D . 江苏南京出土的两晋早期陶马显示当时它有了双马镫
(2)小小马镫是改变世界军事史的伟大“中国发明”。以下能为这句话提供依据的是(   )

①马镫的使用推动了人类作战方式的演变     ②马镫的传播历程见证了西方文明的传播

③马镫的使用促进了人类贸易的发展         ④使用成熟的马镫后,骑兵的战斗力大大增强

(2)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30、“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领有采邑(注:中世纪在西欧实施的一种土地占有制度)的家臣。臣下愿竭忠尽智,不顾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自称“臣下”者的身份最有可能是(   )
A . 封建农奴 B . 封建贵族 C . 城市市民 D . 基督教徒
31、谚语说:“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你认为西欧城市兴起的意义在于(   )
A . 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教会和世俗封建主势力得到空前的加强 B . 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确立的重要标志 C . 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使之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D . 形成了早期资产阶级的雏形——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32、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黑暗时代”,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杀。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 西欧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B . 当时老百姓大多是文盲 C . 保守狭隘的封闭心态 D . 神权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
33、谚语是历史的缩影。下列描述中,能较好地反映欧洲封建社会政治特征的是(      )
A .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B . 条条大路通罗马 C .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D .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二、材料分析题(共1小题)

1、历史图片包含着生动丰富的历史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又一本“教科书”。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33                   

(1)图1代表的是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形成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关系,这一关系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图2反映的宗教对欧洲社会的思想文化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3)图3是什么制度?用简要的语言描述在这种制度下庄园中农奴的生活境况。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专题:10 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