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十四章 人与环境 章末检测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很多人有用报纸、书本等印刷品包装食品的习惯,其实这是一种很不卫生的做法,主要原因是( )

A . 报纸等印刷品中含铅,铅对人体有毒 B . 报纸等印刷品能散出S02等有毒气体 C . 报纸等印刷品上一般都粘附有大量的病原菌 D . 用报纸等印刷品包装食品不能抑制细菌繁殖
2、为减少雾霾天气,苏州市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控制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

A . 增加绿化面积 B . 禁止焚烧秸秆 C .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 . 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3、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

A . 绿色植物 B . 宠物 C . D . 细菌
4、绵阳能够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为了让绵阳的环境更加美好,每个同学都应该以实际行动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下列哪种行为时不应当提倡的(    )

A . 及时举报向河道中直接排放污水的企业 B . 不乱扔各种废电池以免造成重金属污染 C . 劝说身边的人不吃用野生动植物做的食物 D . 将水葫芦扔进河道中增加绿色植物种类
5、到2020年山东的菏泽等8个城市将建设成为我国的大城市,城市的建设发展将为我市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惊喜的变化.下面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市区中的一个湖泊,一个公园都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 . 市区和黄河湿地是两个独立的生态系统,两者又互相联系相互影响 C . 城市生态系统受人为因素主导,自动调节能力强,易保持生态平衡 D . 城市生态系统植物种类单一数量少生态脆弱,必须加强科学管理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是(  )
A . 大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造成石油等化石燃料供应紧张 B . 大量占用耕地建设住宅,造成耕地面积锐减 C . 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减少成本、增加产量 D . 大量破坏植被导致耕地退化,农作物产量不高、不稳
7、下列不属于保护环境的措施是(    )
A . 回收旧纸张、旧报纸 B . 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C . 垃圾分类处理 D . 毁林开荒
8、下列有关农田生态系统和生态农业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 B . 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不依赖人 C . 生态农业就是农田生态系统 D . 生态农业是一种自然生态系统
9、下列各项中,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关键在于( )
A . 少生 B . 优生 C . 晚婚 D . 晚育
10、以下是小明对计划生育的几点理解,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 计划生育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B . 计划生育有利于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C . 计划生育有利于控制人口的数量 D . 计划生育可以控制男女性别比例的失衡
11、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生态厕所已成为一道独特风景.它的主要特点是(   )
A . 地下设有沼气池 B . 用特殊农作物进行空气净化杀毒 C . 一般建在风景区 D . 装备无水马桶
12、生态农业区别于普通农业生态系统的最主要的特点是( )
A . 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率 B . 改善环境 C . 保护生态系统
13、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措施是 (    )
A . 晚婚 B . 晚育 C . 少生 D . 优生
14、我国计划生育的目的是(   )
A . 优生优育 B . 少生优生 C . 晚婚晚育 D . 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
15、生态农业的特点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能量多级利用。下列关于农作物秸杆的处理,不符合生态农业模式的是(  )
A . 在农田就地焚烧,灰分还田经济划算 B . 可以作为造纸、纤维板的原材料 C . 铡碎掩入田中,有机物缓慢分解 D . 用于沼气发酵或饲养牲畜后再作为肥料还田

二、综合题(共5小题)

1、应用知识,解读问题.

(一)预习思考

材料一:2014年4月10日,兰州市威立雅水务公司出厂水及自流沟水样中苯(苯是一种石油化工其中原料,在常温下为透明液体,有毒,也是一种致癌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引发水污染事件.兰州市自来水污染事件污染源被认定为中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一条管道发生原油泄露,污染供水企业的自流沟所致,检测结果显示出自来水中苯含量高达118微克/升,自流沟苯含量170微克/升,远超国家标准的10微克/升.

材料二:去年以来,玉林市全面推进“美丽玉林,清洁乡村”活动,围绕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三清洁”为主要任务,以消除“五乱”和农村垃圾“围村堵河”为重点内容.具体措施是:“一整三改”美家园:“一整”就是开展“村庄卫生整洁”行动,“三改”就是改善设施、改造风貌、改变陋习.“一保三治”净水源:“一保”就是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活动,“三治”就是整治江河水环境、治理生产生活污水、整治“养殖污染”;“一检三推”绿田园:“一检”就是全面清检田园废弃物,广泛发动群众深入开展农田“白色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清收和分类处理农药瓶、肥料袋等各种农业生产废弃物.“三推”就是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新技术、推行生态循环种养新模式、推出一批标准化生产新田园.

(二)设问解疑

(1)问:如果人长时间饮用被苯污染的自来水,容易诱发什么病?

答:如果人长时间饮用被苯污染的自来水,容易诱发      

(2)问:材料二中提到的“白色污染”主要是由生活中哪一类物质导致的?
答:“白色污染”主要是由     导致的.

(2)
A . 塑料包装袋 B . 白色洗衣粉 C . 石灰 D . 废电池
(3)问:玉林市政府在实施“一整三改”美家园时推进农村沼气池和农村水污染整改项目建设,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答:目的是对农村居民生活中产生的生活污水进行      处理,达到减轻水污染的目的.

(4)问: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各种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玉林市政府采取以下措施中,哪一项是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确保玉林市居民用水安全的?
答: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确保玉林市居民用水安全的措施是    

(4)
A . “一整三改”美家园 B . “一保三治”净水源 C . “一检三推”绿田园 D . 清洁家园
(5)(三)简结转新

问:在日常生活中,你有过哪些预防水污染的实际行动?请举一例.

答:      

2、“湖州桑基鱼塘系统”被誉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如图所示)。在该农业生态系统中,耕作者将桑林附近的洼地深挖为鱼塘、垫高塘基、基上种桑、以桑养蚕、蚕丝织布、蚕沙喂鱼、塘泥肥桑,形成可持续多层次复合生态农业循环系统。至今其科学的物质循环利用链和能量多级利用依旧堪称完美,废弃物被循环利用,达到和谐共生零污染,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请根据以上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在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中,桑树和鱼在生态系统中分别属于(   ) (1)
A . 生产者 消费者 B . 消费者 分解者 C . 生产者 生产者 D . 分解者 生产者
(2)“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下列不属于桑树蒸腾作用意义的是(   ) (2)
A . 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B . 降低叶片表面温度,防止被灼伤 C . 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 D . 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3)下列有关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模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3)
A . 形成基种桑→塘养鱼→桑饲蚕→蚕沙喂鱼→塘泥培桑的物质循环利用 B . 分解者利用蚕沙、人畜粪便、树叶等生产沼气,是物质循环关键一环 C . 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经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完成循环 D . 该池塘中存着大量的藻类植物,它们属于生产者,是某些鱼类的食物
(4)某同学为桑基鱼塘生态系统绘制了一条食物链:人→鱼→蚕→桑。该食物链存在的主要错误是(   ) (4)
A . 箭头的方向不对 B . 生产者应当在左侧 C . 蚕与桑不是捕食关系 D . 这些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不止一条
(5)该生态系统中,绿藻是鲮鱼及小虾的食物来源,其中小虾也是鲮鱼的食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5)
A . 上述描述中包含1条食物链 B . 鲮鱼与小虾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 C . 水体富营养化,能增加鲮鱼产量 D . 该池塘若被汞污染,绿藻中汞含量最高
(6)桑叶是桑树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也是蚕的食物来源。兴趣小组将阳光照射下的桑叶经酒精脱色、碘液染色之后,分别制作桑叶表皮和桑叶横切临时装片,进行观察。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6)
A . 上下表皮细胞含有大量的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B . 上表皮气孔数量比下表皮多,是对较为干旱环境的适应 C . 叶肉细胞被碘液染成蓝色,是因为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D . 表皮临时装片中,被染成蓝色的保卫细胞不含有叶绿体
(7)桑葚是桑树的果实,据《本草纲目》记载,其性味甘寒,具有补肝益肾、乌发明目等功效,下列对于桑和桑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7)
A . 桑葚内含有较多的糖分,是桑叶光合作用的产物 B . 桑葚果实中甜味物质,贮存在桑葚细胞的叶绿体中 C . 将桑葚放入密闭瓶子,一段时间后二氧化碳会减少 D . 桑葚由多个小果实聚合而成,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系统
(8)在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中,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把塘中的塘泥铲出,其原因不包括(   ) (8)
A . 塘泥淤积,鱼的生存空间变得狭小,不利于鱼类生存 B . 塘泥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真菌,其呼吸作用导致塘水缺氧 C . 铲出的塘泥能够给桑树作为肥料,促进资源的再利用 D . 塘泥被铲出,塘水更清澈,有利于各种生物的光合作用
(9)在桑基鱼塘农业生产中,一般会先在农田中培育桑树苗,然后再移栽到池塘边。为提高移栽树苗的成活率,下列措施及其对应的生物学原理不相符的是(   ) (9)
A . 适当修剪枝叶——降低蒸腾作用 B . 带土移栽——保护根部结构和吸收能力 C . 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栽——降低光合作用 D . 盖遮阳网——降低蒸腾作用
(10)下列不能反映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优势的是(   ) (10)
A . 该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相对稳定,外来入侵生物不会对其产生影响 B . 塘泥培桑环节,减少了桑树栽培中化肥的使用,确保产品安全无污染 C . 该系统含水、陆两个生态系统,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为一个整体 D . 不仅具有蚕桑生产、渔业生产的功能,还具有休闲、观光等旅游功能
3、如图一表示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全过程,图二是图一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碳在无机环境与各种生物之间以的形式进行循环。
(2)图一中②、③表示的生理过程分别是
(3)图二中C不符合题意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4)图一所示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四种成分不可缺少的是
(5)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通过传递,图二中各生物体内的有机物的含量不同,是因为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6)由于煤和石油的过度使用,造成温室效应,破坏了生态系统。因此我们应积极倡导低碳生活。请举出两种低碳的生活方式。
4、近年来,某市部分蔬菜种植基地构建了以农村户用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是将沼气池、养猪、大棚蔬菜栽培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如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涉及的所有生物      (填“能”或“不能”)组成一个生态系统,原因是生态系统      
(2)图中最长的食物链是      。沼气池中的绝大部分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3)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建立沼气池的目的是实现了      的多级利用,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4)将大气中的碳转化为蔬菜等生产者体内的碳,是通过蔬菜的      实现的。
5、图甲是某新型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图乙是某生物学习兴趣小组在该生态系统周边进行野外调查后绘制的部分食物网。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农作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合成,这些物质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后,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无机环境,实现了生态系统的
(2)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图甲,该生态农业实现了。从而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有效减少了燃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浪费。
(3)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乙中缺少的生物成分是
(4)图乙中,鹰占个营养级,其中同时具有捕食和竞争关系的生物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十四章 人与环境 章末检测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