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8.23.2生态系统概述 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四个瓶中放等量清水;

②c,d放入等量河泥;

③b、c、d放入等量水草;

④4个瓶中分别放入两只同种形态状况都相似的小鱼;

⑤a、b、c置于阻光下,d置于黑暗中,

请预测4个生态瓶中小鱼生存时间(     )

A . b>c>d>a B . c>b>d>a C . c>b>a>d D . d>c>b>a
2、在一片森林中,属于消费者的是_______。(  )
A . 蘑菇 B . 青草 C . 绿树 D . 野兔
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属于 (   )
A . 生产者 B . 消费者 C . 分解者 D . 非生物成分
4、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其组成都是 (   )
A . 生产者 B . 消费着 C .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D . 分解者
5、若人吃的牛肉来自以玉米为饲料的牛,那么人和牛分别扮演的角色是(   )
A . 生产者、消费者 B . 消费者、生产者 C . 消费者、分解者 D . 消费者、消费者
6、生活在池塘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是(   )
A . 鲨鱼 图片_x0020_100008 B . 青蛙 图片_x0020_100009 C . 水草 图片_x0020_100010 D . 黄羊 图片_x0020_100011
7、下图所示的是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图中箭头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8、某同学做的生态系统剪贴图中缺少的生物成分是(   )

A . 消费者 B . 生产者 C . 分解者 D . 阳光
9、在一块稻田里,稻卷叶虫、蝗虫是危害水稻的害虫,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下列关于该稻田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稻田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B . 水稻是生产者,稻卷叶虫和青蛙属于消费者 C . 阳光、水分等非生物因素对水稻的生长有重要影响 D . 水稻、稻卷叶虫、蝗虫和青蛙共同组成了稻田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
10、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 生物成分可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 . 生产者最重要,消费者和分解者可有可无 C . 非生物成分对生物成分有直接或间接影响 D . 细菌、真菌属于分解者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请阅读下面科普文章。

蚯蚓在中药里叫地龙,《本草纲目》记载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

蚯蚓是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代表性动物。人们说蚯蚓是改良土壤的“功臣”。蚯蚓是营腐生生活动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以腐败的有机物为食。自然界的各种有机废弃物经发酵后,在蚯蚓消化系统的作用下,迅速分解,转化成为容易被自身利用或被其他生物利用的营养物质,经肛门排出后成为蚯蚓粪。根据国家农业部肥料质检中心等单位对蚯蚓粪的检测,蚯蚓粪含氮磷钾、含腐殖酸、氨基酸,丰富的蚯蚓蛋白酶,是名副其实的“有机肥王”。蚯蚓粪中的蚯蚓酶既可以杀死土壤中的病毒、有害菌,还可以分解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的物质。

蚯蚓属于雌雄同体,生殖器官仅限于体前部少数体节内,结构复杂。蚯蚓的精子与卵不同时成熟,故生殖时为异体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粘液管内受精,受精卵在卵茧内发育。蚯蚓为直接发育,经2一3周即孵化出小蚯蚓,破茧而出。

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
(2)蚯蚓的生殖方式为(填有性/无性)生殖。蚯蚓粪是一种理想的天然生物肥是因为
(3)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饮食偏好的主要因素,课外小组做了如下实验:研究者选择3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以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计算,结果如下表。

不同处理

蒙古栎树

杨树

红松树

未分解叶

2.44

5.94

4.79

半分解叶

7.20

9.42

8.71

①实验所选择蚯蚓生长状况基本一致,其目的是

②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未分解叶的消耗量,综合分析实验结果说明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③依据实验结果,你得出的实验的结论是

三、综合题(共6小题)

1、

为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在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生态瓶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另外向C,D瓶中加入等量的河泥;

②向B,C,D瓶中放入等量的水藻;

③向四个瓶中放入大小、形状和生长状况相近的小鱼各两条;

④把A,B,C瓶置于阳光下,D瓶放在黑暗的环境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结果如下:

    生态瓶编号

    A

 B

  C

    D

    瓶中小鱼生存时间/天

    3

    11

    25

    2

(1)比较A,B,C的实验结果可知,小鱼的存活时间与            有关.

(2)比较A,B的实验结果可知,水藻的作用是      

(3)D装置中,小鱼存活的时间比A装置中的存活时间短,可能的原因是      

(4)比较C,D的实验结果可说明,水藻在有      的条件下,才能释放氧气.

2、生态养殖小蚯蚓,蠕动绿色大发展。东营市瑶光生态衣业公司通过养殖蚯蚓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打造了生态农业的典范,图为其农业生态系统简图。

(1)蚯蚓俗称“地龙”,属于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虾属于节肢动物,身体也由许多体节组成。蚯蚓和虾在体节上的区别是
(2)蚯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生活垃圾中的。(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生活垃圾中的细菌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它们通过呼吸作用把有机物中的碳转换为二氧化碳返回空气中。
(4)有机肥在土壤中转化为含氮、含磷的多种无机盐,经农作物的根吸收后,由植物的拉动,向上运输到茎和叶。若缺少含氮的无机盐,植株就不能正常生长,会出现症状。
(5)该农业生态系统最终的能量来源是
(6)蚓体富含动物蛋白,是优质的蛋白质饲料,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7)生活中,有的人吃了虾后,会出现腹痛、呕吐或皮肤奇痒难耐等现象,这是由于引起的过敏反应。
3、图一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关系图;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回答:

(1)若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补充的成分是
(2)与兔相比,草的结构层次中没有
(3)图二中丙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此生物与兔构成关系。
(4)与鹰用喙啄取食物不同的是,鼠和兔都用切断和咀嚼食物,既提高了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4、在一个以种植玉米为主,兼养猪、家禽和鱼的小型简单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间存在如甲图所示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在此生态系统中,参与玉米光合作用的水、二氧化碳和阳光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
(2)依照的分类标准,可将图中四种生物分成两类。
(3)谚语“有收无收在于水”,说明了水分对农作物的重要性。假设农作物长期被水淹,会导致烂根。甚至死亡。对此应采取的措施是
(4)农田玉米中偶然出现了白化苗,这种现象是由的改变引起的,白化玉米苗死亡的缘故是
(5)农技人员进行了不同株距对某品种玉米单位面积产量阻碍的试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结果。请从光合作用的角度讲明其缘故。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我国唐代的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红杏伸出墙外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具有的特性。
(2)用显微镜观察红杏叶制成临时装片,发现红杏树是由许多构成。
(3)影响“红杏出墙”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4)“红杏出墙”一方面是为了多争取阳光,以利于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因此红杏树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5)“红杏出墙”反映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6、一片稻田就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这里有少许杂草与水稻争夺着阳光、养料、水分和空间,蝗虫、三化螟在稻秧上取食,青蛙是忠实的田园卫士,是多种害虫的天敌。
(1)阳光、养料、水分等都能影响水稻的生长,它们属于因素。
(2)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上述资料中没有提到的组成成分是
(3)水稻生长需要较多的含氮无机盐,如果缺少含氮无机盐,水稻植株生长缓慢、植株弱小、叶片发黄。请完成下面有关验证水稻生长需要含氮无机盐的实验。

①取生长健壮、状态相同的水稻幼苗若干,平均分为两组。

②将两组幼苗分别用塑料泡沫固定在A、B两个塑料容器中。  

③A容器加含各种无机盐的完全培养液。B容器加等量不含的完全培养液。

④将两组装置放在条件的合适环境中培.养,观察水稻幼苗的生长状况。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8.23.2生态系统概述 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