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期中模拟测试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无脊椎动物中唯一能飞的动物是                        (  )

A . 蝙蝠 B . 昆虫 C . 丹顶鹤 D . 蚯蚓
2、

如图所示的四种生物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四种生物都只由一个细胞独立地完成各种复杂的生理功能 B . 图中四种生物共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成形的细胞核 C . 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变形虫和衣藻为分裂生殖 D . 图中四种生物只有衣藻为生产者,其余都为消费者
3、关于草履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通过表膜呼吸 B . 依靠纤毛进行运动 C . 生活于淡水中,属于多细胞动物 D . 能对刺激做出反应,趋利避害
4、猫头鹰是捕鼠能手,它胸部的骨很突出,其作用是(  )
A . 减轻体重 B . 着生发达的胸肌 C . 维持身体平衡 D . 减少空气阻力
5、原始大气的成分中没有的气体是(  )
A . 水蒸气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甲烷
6、从古猿到人类的漫长进化历程中,古人类出现了许多区别于古猿的特征。下列描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 . 前肢越来越粗壮有力 B . 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C . 直立行走,前肢解放 D . 能够用火、产生语言
7、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又经过大约10亿年才形成了最早的生命。对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米勒等科学家的探究实验说明(   )
A .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是在原始海洋中形成 B . 原始生命是现在地球上生物的共同祖先 C . 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D . 原始地球上复杂有机物能形成原始生命
8、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 B . 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会存在爬行类和哺乳类化石 C . 比较不同种类生物的形态结构等可推断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D .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9、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主要特征有(  )

①树栖生活   ②直立行走   ③制造工具   ④产生语言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0、2005年8月,“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宣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这个事例说明(   )
A .   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B . 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 . 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D . 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
11、小明在调查平阳河及岸边的生物种类时,将所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归类。一类包括:小鱼、青蛙、小虾、浮萍、水藻等;一类包括:柳树、菊花、冬青、蝗虫、蝴蝶、蚂蚁等。请同学们想一想,小明是按什么方法进行归类的(  )
A . 形态结构 B . 生活环境 C . 用途 D . 和人类的关系
12、下列古代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能形成煤的是(         )
A . 藻类植物 B . 苔藓植物 C . 蕨类植物 D . 裸子植物
13、小刚在农村的叔叔家住了一段时间,他很喜欢吃伯父家的西瓜、玉米、蕨菜和西红柿,他想要这些植物的种子带回家去种。他不可能要到哪种植物的种子?             (   )
A . 西瓜 B . 玉米 C . 蕨菜 D . 西红柿
14、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B . 门是最大的一级分类单位 C . 分类单位越小,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多 D . 花、果实和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
15、当你走进温暖多雨的地区,也许会踩到一块毛茸茸的绿毯,这矮小的植物易受到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侵入,它是谁,可以当作什么植物(  )
A . 藻类植物制造氧气最多的植物 B . 苔藓植物监测空气的指示植物 C . 蕨类植物美化环境的观赏植物 D . 裸子植物绿化环境的主要植物

二、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用水蚤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分析回答:

(1)实验表明,多数水蚤生活的最适宜温度是
(2)有些水蚤能在20℃环境中生活,还有些水蚤能在28℃环境中生活,这表明水蚤个体之间存在着,从而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
(3)实验中20℃或28℃中都有生存的个体,它们都是的个体。因而温度的改变对水蚤起到了作用,这种作用是
(4)20℃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入28℃环境中,将导致水蚤死亡。说明当环境条件改变时,如果生物缺少,就要被环境所淘汰。因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的特点。
2、为了探究青蛙是否利用皮肤辅助呼吸这一问题,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大小、体重和活跃程度基本相似的三只青蛙分别编号为甲、乙、丙,把甲青蛙的皮肤表面擦干,表面涂上一层厚约1~2毫米的凡士林油膏,注意不要堵塞鼻孔;同样将乙青蛙的皮肤表面清洗擦干,只将身体一侧的皮肤表面涂上厚约1~2毫米的凡士林油膏,丙青蛙不做任何处理,将三只青蛙放置在相同的环境下,观察到其口腔张合的速度(即呼吸频率)大小情况是:甲青蛙口腔张合的速度最快,丙青蛙口腔张合的速度最慢,乙青蛙口腔张合的速度处于甲、丙青蛙的中间。

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针对提出的问题,作出的假设是
(2)丙青蛙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3)实验用大小、体重和活跃程度相似的三只青蛙的原因是
(4)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
(5)实验结束,应该如何处理这三只青蛙?

三、综合题(共6小题)

1、

如图所示的是几种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各异的植物,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是      (填字母代号)类植物.

(2)      (填字母代号)类植物可以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原因是其叶只有一层细胞,有毒气体可以背腹两面浸入细胞.

(3)      (填字母代号)类植物已具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并且体内具有专门的      组织,所有该类植物同E类植物相比长得较为高大且结构也更为复杂.

(4)A、D两类植物的共同特点都是能产生      ,但A类植物的种子外面有      包被,属于      植物;D类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属于      植物.

(5)以上几种植物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是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下面是某校八年级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对校园及其周围的生物进行细心观察后进行的一次小组讨论与交流,请结合下列各图,认真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小组讨论中,阳阳同学认为图A比图B所示植物更高等,其原因之一是它们的繁殖方式不同,图B所示植物用孢子进行繁殖,而图A所示植物是用      进行繁殖.
(2)从呼吸方式上看,不同的生物,生活环境不同,其呼吸方式也不相同,图D所示动物,其幼体用      进行呼吸;图C所示动物在呼吸方面最大的特点是能进行      呼吸.
(3)从发育方式上看,图D表示动物在发育过程中,其幼体和成体不仅在外部形态上有较大差异,而且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像这样的发育方式叫做      ;图E所示动物,其发育方式是      
(4)图中F所示动物生活在陆地上,而白鳍豚却生活在水中,两者在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上都有很大差异,但在分类学上,两者却属于同一类动物,其原因之一是两者在生殖发育过程中都具有      的特点.
3、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依赖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与变异以及进化,下面以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为主线,梳理一下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生物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它们赖以生存的条件是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进行,在这一过程中,必然有一部分生物个体被淘汰。
(2)那么,哪些个体会被淘汰呢?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但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掉,这里所谓的“有利变异”是指的变异,在如图所示的模拟长颈鹿取食树叶的情景中,最后生存下来的长颈鹿应是标号1、2、3、4中的哪一个?
(3)在生物进化中,能够遗传给下一代的有利变异必定是由改变引起的,这种变异通过

生殖和发育过程在子代表现出来,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是这种物质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4)综上所述,生物通过 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生生不息,而生物的

又使得生命不断发展,生物的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

4、下图为葫芦藓和卷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属于蕨类植物的是
(2)葫芦藓具有茎和叶,但茎和叶内没有输送水分和其他物质的组织;葫芦藓具有主要起固着植物体的作用。
(3)葫芦藓和卷柏都能用繁殖后代,因此属于孢子植物。
(4)图中两种植物的细胞中都含有,因此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5、如图的进化树表示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及各动物类群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生物圈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类群是[乙],该类群是由古代的[甲]进化来的。
(2)大约在3.2亿年前出现了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类群及其适应陆地生活的生殖特征分别是
(3)生物学家通过对化石研究发现:大多数无脊椎动物出现在6亿年前,最早的鱼类大约出现在5.3亿年前,最晚出现的一类脊椎动物是[丙]。由此得出
6、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它。下面是蚯蚓的外形图,请据此回答问题:

(1)③是蚯蚓的,由此可以断定②是蚯蚓的端(填“前”或“后”)。
(2)蚯蚓的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构成,因此它属于动物。
(3)用手轻触蚯蚓腹面,有一种的感觉(填“光滑”或“粗糙”),其原因是蚯蚓腹面生有叫的结构,其作用是;蚯蚓通过的配合使身体蠕动。
(4)观察蚯蚓时,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这是因为它靠湿润的体表来进行。做完实验后,要将蚯蚓(填序号)。

A.处死后扔进垃圾箱      B.养在玻璃瓶里      C.放归大自然      D.打回家钓鱼

(5)世界上许多国家成立了蚯蚓养殖场,并把蚯蚓养殖场称为“环境净化装置”。蚯蚓能用来净化环境的主要原因是(   ) (5)
A . 能分解枯枝、朽根中的有机物 B . 身体柔软,能在垃圾中钻洞 C . 能在湿润土壤的深层生活 D . 身体分节,运动灵活自如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期中模拟测试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