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生命的演化 单元测试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现在使用的煤、石油等主要是由古代的哪类植物的遗体演变而成的?( )
A . 藻类植物
B . 苔藓植物
C . 蕨类植物
D . 种子植物
2、以下四种生物中,哪一种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 . 衣藻
B . 变形虫
C . 草履虫
D . 珊瑚虫
3、以下关于草履虫的知识,正确的是( )
A . 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伸缩泡完成
B . 个体微小,要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C . 草履虫趋向有利刺激是反射活动
D . 观察时,放置几丝棉花纤维的目的是限制其运动
4、如图中圆圈表示动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 . P可以表示完全变态发育
B . Q可以表示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C . E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D . F可以表示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
5、人类学家把下列哪一项作为人与猿分界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
A . 下肢骨增长
B . 直立行走
C . 骨盆变短增宽
D . 脊柱由弓状变为“S”形
6、地球上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 )
A . 原始大气中没有氮气
B . 原始大气中没有二氧化碳
C . 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D . 原始大气中没有水蒸气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松树的球果不是果实
B .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种子里都具有胚
C . 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能适应复杂的环境
D . 裸子植物的种子比被子植物的种子能得到更好地保护
8、下列选项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A . 珊瑚虫
B . 田螺
C . 蜻蜓
D . 蚂蚁
9、动物界中包含动物种类最多的类群是( )
A . 腔肠动物
B . 哺乳动物
C . 节肢动物
D . 鱼类
10、某同学按图所示对四种生物进行了分类,表中①②③对应的生物依次是 ( )
A . 大白菜,酵母菌,HIV病毒
B . 菠菜,大肠杆菌,青霉
C . 水稻,葡萄球菌,H7N9病毒
D . 香菇,枯草杆菌,乙肝病毒
11、黑猩猩是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一种类人猿,类人猿和人类具有的共同祖先是( )
A . 南方古猿
B . 猩猩
C . 森林古猿
D . 直立人
12、如图是某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论观点的是( )
A . 农药使害虫产生了定向的可遗传的抗药性变异
B . 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C . 从曲线变化可知,害虫群体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D . 曲线a~c的变化说明,农药的使用使害虫个体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13、有关生物分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近
B .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C . 分类的依据是相似程度
D . 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少
14、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科学实验证明,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B . 始祖鸟化石证明,鸟类可能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
C . 自然选择保留下来的变异,永远都是有利于该生物生存的变异
D . 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15、设计模拟原始大气环境的实验装置,通过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为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提供了实验依据的科学家是( )
A . 范﹒海尔蒙特
B . 巴斯德
C . 米勒
D . 雷迪
二、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学习了蝗虫的呼吸后,同学们对蝗虫的呼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出现了意见分歧,有些同学认为其呼吸器官在头部,有些同学则认为在胸腹部,各持己见,互不相让。最终决定通过探究实验来解决这一难题,请你帮助他们共同完成探究。
实验材料和用具:试管、活蝗虫、清水。
(1)提出问题: ?
(2)作出假设: 。
(3)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编号为甲、乙,并放入 的清水。
②把两只 的活蝗虫放入甲、乙试管中,甲中蝗虫的 浸入水中,露出 ;乙中蝗虫的 浸入水中,露出 。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两只蝗虫的存活情况。
(4)结果预测: 。
(5)推测蝗虫呼吸器官的部位: 。
(6)根据蝗虫的呼吸特点,你认为如何消灭室内的蚊、蝇? 。
2、下图是生命起源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 。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特点是不含 。
(2)正负电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的 ,为其提供能量。
(3)加热形成沸水主要是为了产生 ,实验后可检测到B装置中含有多种 。
(4)此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过程中,从 生成有机小分子是完全可能的。
三、综合题(共6小题)
1、人类从哪里来?我们每一个人又是怎样来到世界上的呢?以下是“人的由来”的相关概念图,请根据图中提示回答有关问题。
(1)在A,B两处填入恰当的词:
A ,B 。
(2)产生精子的器官是 。B的形成发生在 内。胎儿是在母体的 中发育,并通过 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气、同时将废物排出。
(3)青春期男孩女孩面临第一次遗精或月经初潮时,恰当的做法是 。(可以选择多项) (3)
A . 与父母交流沟通
B . 焦虑不安、苦闷,不让人知道
C . 向生物老师请教
D . 集中精力学习,不去理他。
2、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华北地区面积最大的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物种资源。保护区内生活着猕猴、中国罕见物种隆肛蛙;生长着国家一级保护裸子植物红豆杉、河南特有被子植物太行菊;随处可见蕨类植物,比如肾蕨;环境中还生活着大量细菌和真菌,如枯草杆菌和蘑菇等。图9为上述生物分类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生物的特征,写出标号①代表的生物是
,标号③代表的植物是
①与③相比,①没有 ,大多数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是生态系统中的 。
(2)标号[] 代表猕猴,它与隆肛蛙体内都有脊柱,都属于 动物,不同点是猕猴的生殖发育方式是。根据它们的形态结构和 可以判断出隆肛蛙和猕猴属于同门不同纲的动物。
(3)上述生物中,与红豆杉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亲缘关系最远的是标号[] 代表的生物。
3、“进化树”可简明地表示生物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原始生命,在进化的过程中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进化成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其分类单位是。
(2)生物学家通过对化石研究发现:在6亿年前出现大多数无脊椎动物,大约在5.3亿年前出现最早的鱼类,大约3.2亿年前才出现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类群[](填图中字母)该种生物类群适于陆地生活的重要的原因是。
(3)根据可将图中的脊椎动物分为两类:一类是鱼类、B和C,另一类是鸟类和哺乳类,其中哺乳类是最高等的一类脊椎动物,这类动物与其他脊椎动物明显不同的识别特征有:①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②既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4)鱼的鳃、青蛙的肺和皮肤、兔子的肺都能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它们在结构上的共同特征是与外界环境接触的表面积大,内部都含有,这体现了生物体的生物学观点。
(5)请写出图中E所代表的植物类群:。
(6)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高大,主要是因为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并且体内有组织。
(7)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在不断进化。
4、“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满江红)上冒着点儿热气。水真绿(藻类),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请结合资料回答:
(1)“植物”在生物分类的等级中属于。(填分类等级)
(2)我们现在利用的煤主要是古代植物等遗体经过漫长历史年代形成的。垂柳靠水的一面长势更加良好,体现了环境能够生物。
(3)资料提及的植物中具有根、茎、叶的有种。植物是地球上的“吸碳器”,通过光合作用与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分解作用,一起维持了地球的和氧平衡。
5、下面是部分动物的分类图解,请分析回答:
(1)从体形来看,绝大多数动物身体呈对称,这种体形使其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能更好地捕食与御敌。
(2)从体表来看,与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应,A类动物的体表具有,B类动物的体表具有。
(3)从生殖和发育来看,D类动物摆脱了对外界水环境的依赖,与此相适应的特点有:体内受精,路上产卵,卵内养料较多并含有一定的水分,卵表面有。与D类动物相比,E类动物的胚胎在母体内发育,通过从母体获得营养。
(4)从分类等级来看,脊椎动物的五个类群所处的分类等级是。
(5)从进化过程来看,在我国发现的孔子鸟化石显示它具有鸟类和D类动物的一些特征:被覆羽毛;具有和鸟翼一样的前肢,但前肢上长着3个爪;上下颌没有牙齿,有角质喙。据此可以推断,鸟类可能是由进化而来的。
6、如图表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长颈鹿进化历程的解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表示的长颈鹿个体颈的长短不同,有的长,有的短,这种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称为变异,这些变异是可的。
(2)在长颈鹿的进化中,颈长属于(填“有利”或“不利”)变异。
(3)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且不定向的。食物对长颈鹿颈部长短的各种变异进行了。
(4)现代长颈鹿是颈都很长,主要原因是在生存竞争中,古代颈短的个体,颈长的个体 生存下来,这说明个体与环境的变化是。
(5)像这样,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