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十一章生命的的发生和发展 章末检测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如图是一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 )
①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 ③原始大气不含氧气 ②生命起源于陆地 ④现在地球上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三、综合题(共6小题)
请根据该模拟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数据/类型 |
工业污染区 |
非工业区 |
||
深色蛾 |
浅色蛾 |
深色蛾 |
浅色蛾 |
|
释放数目 |
154只 |
164只 |
472只 |
496只 |
再回收率 |
58% |
25% |
6% |
42% |
(注: 表示抗药性强的个体
表示抗药性弱的个体)
①稻飞虱具有很强的能力,能产生大量后代。
②未使用吡虫啉之前,稻飞虱的后代中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也有抗药性弱的个体,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被称为。
③当喷洒吡虫啉时,抗药性弱的稻飞虱逐渐被淘汰,抗药性强的个体就容易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抗药性强的个体将体内的抗性传递给了后代,经过许多代后,群体的抗药性水平越来越高。
①古代鹿群中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有的脖子比较长,有的脖子比较短,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性,且一般是可遗传的,它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
②在长颈鹿的进化过程中,颈和前肢长的个体被保留下来,颈和前肢短的个体被淘汰,原因是。
③食物在决定长颈鹿变异个体的生存或淘汰的过程中,起到了作用。
④现在的长颈鹿的形态是通过长期的和不断积累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