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七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测试卷(A)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共18小题)

1、泰国盛产大米的良好自然条件包括( )

①地处热带,高温多雨    ②土壤深厚肥沃

③水网密布    ④充足的劳动力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凯里斯的农场有1000多公顷耕地,拥有数台大型拖拉机、收割机,耕地连成一片,农产品干燥和仓储都用电脑控制。该农场最有可能在( )
A . 越南 B . 以色列 C . 美国 D . 澳大利亚
3、2018年暑假,琳琳参加了美国田野探险旅行活动。据图回答小题。

(1)琳琳在探险旅行中经过甲河,该河的名称是( ) (1)
A . 刚果河 B . 密西西比河 C . 尼罗河 D . 亚马孙河
(2)在美国中部大平原,琳琳收集了很多的信息,其中符合当地实际的有( )

①农业机械化程度很高    ②土地辽阔,地势低平

③劳动力充足、实行精耕细作    ④玉米、大豆和小麦的主产区

(2)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4、安第斯山区印第安人的生产生活特色是( )

①山谷平地种植玉米和小麦    ②骆马是当地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

③高海拔处放牧驯养羊和牛    ④玉米和马铃薯是山区居民的主要粮食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5、阿尔卑斯山成为旅游热点地区的自然原因有( )

①是世界上最高大雄伟的山脉    ②夏季景色优美、气候凉爽

③冬季日光充足,滑雪条件好    ④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6、日本渔业发达的原因不包括( )
A . 多优良港湾 B . 地域狭小 C . 海岸线曲折 D . 附近海域处于暖流和寒流交汇的地区
7、世界许多国家实行“休渔期”的主要目的是(    )
A . 为了让渔民能外出旅游 B . 为了让渔民能够检查船只 C . 为了保护有限的渔业资源 D . 为了适当提高鱼的价格
8、威尼斯双年展是世界三大艺术展之一,2018年是威尼斯第58届双年展,来自不同国家的多名艺术家参加了此次艺术盛会。据此回答小题。

(1)上图是戚尼斯一角,下列最能说明威尼斯特色的是( ) (1)
A . 水上都市 B . 江南水乡 C . 耕海牧渔 D . 石油宝库
(2)各国艺术家在参加活动期间用到的主要交通工具是(    ) (2)
A . 地铁 B . C . 汽车 D . 自行车
9、下列关于马赛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马赛人大多住在简陋的茅草房里.村庄四周环绕荆棘树枝,以防野兽侵犯 B . 在马赛人社会里,拥有牛的数量越多的人越富有,社会声望也越高 C . 马赛人长期定居在一个地方放牧 D . 马赛牧民每年大多循着一定线路迁移,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10、读下图,完成小题。

(1)与非洲热带草原的放牧方式相比,图示国家畜牧业的显著特点是( ) (1)
A . 牧场规模小 B . 机械化程度低 C . 采取定居方式 D . 采取游牧方式
(2)由图可见该国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是( ) (2)
A . 地广人稀 B . 气候干热 C . 地形平坦 D . 水源丰富
11、占世界石油贮量的66%,被誉为“世界石油宝库”的地区是( )
A . 地中海地区 B . 南海区域 C . 波斯湾地区 D . 中东地区
12、在西亚有个国家被称为“沙漠绿洲”,这里虽是干旱地区,但农业却很发达。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以色列大量推广喷灌和滴灌技术 B . 以色列被称为欧洲人的“大菜篮” C . 以色列大量种植经济价值高的枣椰树 D . 以色列农业发达,大量出口粮食及饲料
13、下列材料能够体现南非留下殖民文化烙印的有( )

①开普敦有非洲的“小欧洲”之称    ②祖鲁族是南非最大的部族

③南非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    ④南非地图上至今仍然有“东伦敦”“伊丽莎白港”等地名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14、一艘从南非采购货物的轮船回到中国海关时,报货单上的货物名称最有可能是( )
A . 矿石 B . 棉花 C . 椰枣 D . 羊毛
15、下列各地与其区域生产生活相匹配的是( )
A . 湄公河平原——用机械种水稻 B . 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量开采石油并出口 C . 澳大利亚牧区——牧民逐水草而居 D . 安第斯山脉——利用山地发展垂直农业
16、“因地制宜.创造特色的区域生活”,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澳大利亚气候干热、草场丰富、地广人稀,发展畜牧业 B . 瑞士人利用阿尔卑斯山区独特自然风光,发展旅游业 C . 日本有北太平洋渔场和优良港湾,发展渔业 D . 安第斯山区的印第安人在低海拔处驯养羊驼和骆马,发展畜牧业
17、家住平原、与山为邻、傍水而居等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场景,它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有( )

①区域环境没有优劣之分    ②要积极利用自然条件

③要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规律    ④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8、某校七(3)班的俞杭同学想利用书本上“如何认识区域”的方法向北京的朋友介绍家乡概况,他可以( )
A . 采用地图,确定家乡的位置和范围 B . 借助人口分布图,了解家乡的经济发展 C . 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掌握家乡的人文特色 D . 通过调查民族和风俗习惯,认识家乡的自然环境特征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58分)(共4小题)

1、水稻和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某小组同学拟以“影响水稻、小麦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比较”为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完成该探究过程。

【探究材料】下图

(1)【尝试探究】

A区

B区

地理位置

洲东南部湄公河平原

国中部大平原

主要粮食作物

自然条件分析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2)【归纳总结】通过L述探究可以发现,从自然条件看,一个地区适合种植水稻还是小麦,主要影响因素是
(3)【迁移应用】根据下面两幅图判断.亚洲东部地区(图中阴影部分)更适合种植水稻还是小麦。为什么?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小林是浙江宁波的一名中学生,学习之余最大的爱好就是旅游。最近小林联系了在日本东京的姑姑,决定利用假期去日本旅游一趟。

(1)日本是一个典型的岛国,其国土主要由四大岛组成,其中①是岛;②是岛。
(2)日本东临的大洋A是洋,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日本属于国家。
(3)从半球位置来看日本属于( ) (3)
A . 东半球、南半球 B . 西半球、北半球 C . 东半球、北半球 D . 西半球、南半球
(4)为了恢复和改善近海渔场,日本政府在鱼类繁殖、生长期设立了
(5)到了东京之后小林品尝了日本的生鱼片,并且知道“鱼文化”体现在日本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请说说日本渔业发展的条件:
3、读澳大利亚地形示意图和气候分布网(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和所学知识,说出山脉K的名称,描述澳大利亚地形的特点。
(2)根据图2和所学知识,指出澳大利亚最主要的两种气候类型的名称。
(3)结合两图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特点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4、2018年7月25日至27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次会晤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金砖合作已经步人第二个“黄金十年”。(注:下图中的五个国家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提高,备受关注,被称为“金砖国家”)

卡片1

南非有黑人、白人、有色人(白人、土著人和奴隶的混血人后裔)和亚洲人(主要为印度人和华人)等种族。南非拥有英语、阿菲力康语、祖鲁语、科萨语、斯佩迪语、茨瓦纳语、索托语、聪加语等11种官方语言。

卡片2

从17世纪起,荷兰等殖民者先后来到南非,进行殖民统治。20世纪40年代,南非黑人力量逐渐增长,南非白人唯恐失去白人特权和白人的统治,从1948年开始实施种族主义制度,通过了一系列种族分离的法律,如禁止白人和其他有色人种结婚等。

(1)结合材料和图一,从地理位置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分析金砖国家有何共同之处。
(2)图二中C是河;该国玉米种植业主要分布地区是;从图中概括该图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为
(3)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活。根据下列卡片资料,归纳金砖国家南非的区域人文特色。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文地理七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测试卷(A)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