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1、秦朝举行的一次廷议中,廷尉李斯的发言得到秦始皇的支持,李斯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人);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置诸侯不便。”由此可以看出,李斯明确反对(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郡县制  D . 分封制
2、下面属于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的有(      )

①文士阶层的出现        ②宗教法制制度的实施

③社会动荡和变革        ④诸侯国的强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④
3、下列对中国古代史的有关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B .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改汉姓、穿汉服、学汉语等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C . 唐朝时出现了“贞观之治” 和“开元盛世”的盛世局面。 D . 清朝统治者实行学术自由,对外开放的政策。
4、“(商纣)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反映了(   )       

A . 商纣王关心百姓,尽力发展建筑业 B . 商纣王用增加赋税的办法来发展建筑业 C . 商纣王为老百姓筑屋修桥,尽心尽力 D . 商纣王靠剥削百姓来满足他的享受欲望
5、

以下四幅图片反映出的共同历史信息是(    )

A . 奴隶制度 B . 封建制度 C . 等级制度 D . 资本主义制度
6、目前,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历史上在西亚地区诞生的文明古国发祥地应是(    )
A . 印度河、恒河流域 B . 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 C . 尼罗河流域 D . 爱琴海地区
7、拉丁语是古代罗马人使用的语言,现在很多语种如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法语、意大利语等都从拉丁语衍化而来。这说明(    )
A . 古罗马人是欧洲人的祖先 B . 古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C . 古罗马人有很强的语言天赋 D . 古罗马的文化渗透到它统治过的地区
8、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帝国,下列关于对这三大帝困的共同点分析准确的是( )
A . 都地跨三大洲,地中海皆成为其内海 B . 都定都巴比伦,诞生三大宗教 C . 都对世界经济文化作出重大贡献 D . 都是在公元后成立帝国
9、“失败乃成功之母”指的是无论什么失败,只要你跌倒后能马上爬起来,跌倒的教训会成为有益的经验,帮助你取得未来的成功。主要思想与这一段话的意思一致的学派( )
A . 道家 B . 儒家 C . 墨家 D . 兵家
10、“(曹)参为汉国相,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可见,汉初的治国思想来自于( )
A . 儒家 B . 道家 C . 墨家 D . 法家
11、根据下表有关秦朝和古罗马的历史信息,推出结论正确的是( )

秦朝

古代罗马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秦朝颁布了大量的律令,许多条文传承至后世。

公元前451年,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罗马法成为近代西方法律基础。公元前270年左右,罗马统一了意大利。

A . 统治者都比较注重民主和法治 B . 都在公元前2世纪实现统一 C . 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皇帝制度 D . 都对后世文明产生重大影响
12、亚非四大古文明历史悠久,各具特色,精彩纷呈。回答小题。
(1)如果要研究古代埃及的文明成就,下列历史遗存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 (1)
A . 金字塔 B . 帕特农神庙 C . 佛教经典 D . 《汉谟拉比法典》
(2)下列属于亚非四大古文明共同特点的是( )

①位于大河流域②农业经济为主③实行种姓制度④等级分化明显

(2)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3、有人说:“大抵欧洲各国政治,悉根源于罗马旧制,言政法者必先言罗马,犹中同学者必首推周秦。”可见,他认为罗马法( )
A . 是所有西方国家民主政治的源头 B . 在周朝和秦朝时期就已传入中国 C . 对我国古代政治产生深远的影响 D . 是近代许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14、古代希腊的政治体制属于城邦民主制,为鼓励和保证全体男性成年公民积极参政,城邦采取的主要举措包括(   )

①给予每个公民投票权

②为参政公民发放工资

③发放“观剧津贴”接受教育

④让参政公民家属参与国家政治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15、苏美尔人用削尖的芦苇棒把字刻在湿润的泥板上,干燥后文字笔画形似楔子。这种文字起源于(    )
A . 尼罗河流域 B . 印度河流域 C . 黄河流域 D . 两河流域
16、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有(    )

史   实

结   论

雅典民主制度

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典范

《十二铜表法》

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古罗马的文明成就

对西方文化作出开创性和奠基性的贡献

拉丁语在罗马帝国境内广泛传播

现代的很多语种都是从拉丁语演化而来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④
17、当古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古代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古希腊和中国的诸子百家思想相通的是(   )
A . 以人为本,关注社会 B . 民主平等,反对君权 C . 反对迷信,蔑视神权 D . 思想一统,法律至上
18、下列关于古巴比伦王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汉谟拉比死后,两河流域实现统一 B . 汉谟拉比建立起中央集权国家 C . 古巴比伦王国是奴隶制国家 D . 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矛盾主要集中于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矛盾
19、上联:商汤灭夏建亳都;下联:_____迁殷定国疆。下联应该填写的人物是(    )
A . 夏桀 B . 武王 C . 纣王 D . 盘庚
20、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如图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历史事件应该是(    )

A . 夏朝建立 B . 商汤灭夏 C . 武王伐纣 D . 国人暴动
21、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古丝绸之路跨越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诞生了( )
A . 古埃及文明 B . 古巴比伦文明 C . 古印度文明 D . 希腊文明
22、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下列文明成就属于古埃及的是(    )
A . 种姓制度 B . 象形文字 C . 分封制 D . 楔形文字
23、文字对一种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公元前525年,古埃及文明因外族的人侵而衰亡,记载古埃及历史的文字工具的识读方法失传,致使古埃及文明一度湮没无闻。这里提到的记载古埃及历史的文字指的是(    )
A . 象形文字 B . 甲骨文 C . 楔形文字 D . 字母文字
24、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计数法的是(    )
A . 埃及人 B . 印度人 C . 阿拉伯人 D . 希腊人
25、世界三大宗教创立的先后顺序是(   )
A .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B . 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C . 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 D . 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二、材料分析题(共5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图三的这一建筑位于义乌市稠江街道江滨西路100号,占地10亩,室内外可容纳近万人。场所内部和外围设置治安监控41个,在场所活动期间政府安排警力,疏导交通并加强对辖区安全保卫力度,以确保宗教活动有序进行。

材料三:古代阿拉伯人有句著名的格言:“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他们的宗教创始人曾经说过:“寻求真理,哪怕远在中国”。

(1)读图指出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在疆域上有何相同之处。
(2)请你结合图三判断前来参加宗教活动的教徒名称,并说说我市的这些举措说明了什么?
(3)请问这位宗教创始人是谁?他主要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2、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以下问题。

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文明在世界历史上发挥了灿烂光芒,伯里克利当政期间的古希腊拥有这世界上最完美的民主政治制度。而此时春秋战国之际的中国也不甘示弱,文明高度发展,交相辉映。

(1)古希腊最重要的城邦国家是哪些?分别说出它们在社会制度上的突出特征。
(2)你赞同伯里克利当政时期的古希腊拥有最完美的民主制度吗?为什么?
(3)古希腊和中国文明都在文化上作出了开创性和奠基性的贡献。请你分别列举1个当时著名的历史人物并说说他们的成就?
3、历史上的变革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大化二年,孝德天皇发布《田令》,规定“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约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受田相当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

——日本《田令》

(1)材料一记载了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有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概括“商君”改革的措施?
(3)该规定出于日本的哪一次改革?上述措施对日本的哪一方面产生了什么影响?
(4)根据上述材料,说说对我国国家建设的启示?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小学终,至四书。……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于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三字经》

材料二: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的精神始终一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中国通史》

(1)指出材料一所渗透的儒家主要思想。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儒家学说之所以能在汉代成为主流思想的原因。
(3)请列举正反史实各一例,印证“行仁政而王……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的重要性。
5、罗马帝国与元朝都是当时疆域广袤的帝国,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项目

罗马帝国

元朝

地方制度

罗马向海外扩张过程中,在所征服地区建立行省来统治当地人民……各个行省都派驻总管治理……总督拥有该行省的军事、民政和司法全权。——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元朝)……随着大规模征服战争的结束,行省由临时派出处理军政事务的机构.逐步过渡为地方最高政府。——樊树志《国史概要》

法律建设

《十二铜表法》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适用于罗马公民……随着罗马对外扩张以及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万民法,万民法实际上是罗马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吴于屣、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成吉思汗时代…···蒙古部落的习惯法还占据着统治地位。直至元朝建立=十八年(1291年),编成《至元新编》,这是元朝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摘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归纳罗马帝国与元朝在巩固帝国统治方面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指出罗马帝国和元朝法律形式发展演变的趋势。说明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元朝实行的地方制度的历史作用。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