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社九上4.1.1《内战的爆发》同步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既然阻止不了内战的爆发,毛泽东就不应该冒险赴重庆谈判。针对当时的历史情况,你对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评价是(     )

A . 应该去,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B . 应该去,体现共产党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C . 不应该去,毛泽东会有生命危险 D . 不应该去,蒋介石根本没有诚心
2、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之间爆发内战,再一次使民主政治成为人们心中的遗憾。内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 . 美帝国主义的破坏         B . 蒋介石对中共表示不满 C . 蒋介石坚持独裁与内战的既定政策     D . 中共捍卫人民利益的原则不动摇
3、1945年,蒋介石致电毛泽东:“倭寇投降……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电文中的“陪都”是(    )
A . 广州 B . 重庆 C . 武汉 D . 南京
4、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之处有(    )

①都是民族前途面临抉择的关键时刻

②共产党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③都发生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④促成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③
5、1946年6月,内战全面爆发。其标志是国民党军队进攻(    )
A . 陕北解放区 B . 中原解放区 C . 山东解放区 D . 东北解放区
6、“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蒋介石发给毛泽东的这封电报,承载的历史事件是指(    )
A . 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参加国民党“一大”,共建黄埔军校 B . 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西安,共商“一致抗日”之事宜 C . 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共商“和平建国”之要事 D . 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共商“结束内战”之要事
7、小林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国民党报刊中,查阅到一些民主人士对毛泽东的称赞:“弥天大勇”“一身系天下之安危”。这些民主人士称赞毛泽东主要是因为(    )
A . 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B . 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 . 签订了《双十协定》 D . 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8、1947年夏季,刘伯承、邓小平发出命令:勇往南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千里跃进大别山!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战胜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大别山区。这次胜利进军(    )
A .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 . 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C .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D . 加快了解放战争全国胜利的到来
9、有人赋诗称颂1947年的一次军事行动说:“将军飞渡勇无俦,天险黄河一夜收。”这次军事行动的主力是(    )
A . 新四军 B . 八路军 C . 东北解放军 D . 晋冀鲁豫解放军
10、在中国革命史的历史长卷中不难找到一座大山的名字,它呈西北东南走向,绵延千里,直插入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它就是大别山。大山无言,却在1947年见证了(    )
A . 解放战争的打响 B . 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C . 战略决战开始 D . 使华北、华东和东北解放区连成一片
11、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个阶段。其中空白处应该填写(    )

1919-1927年

开天辟地,北伐凯歌

1927-1937年

星火燎原,万里长征

1931-1945年

团结抗战,驱逐日寇

1945-1949年

A . 民族耻辱,抗争探索 B . 打倒美蒋,人民解放 C . 十年内战,国共对峙 D . 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12、电视连续剧《潜伏》中主人公余则成有一句台词“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下列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典型事件中,最能反映这句台词的是(    )
A . 转战陕北 B . 挺进大别山 C . 三大战役 D . 围攻中原
13、1947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片飞来,蓐食宵衣,兢兢业业,未敢或懈,自省俯仰无愧,信道益笃,成败利钝,一惟听天命而已。”造成蒋介石“忧患最深”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B . 政治协商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C . 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地区发动战略决战 D . 人民解放军的反攻作战取得节节胜利
14、柳亚子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据相关史实推断此诗创作于(   )
A . 武昌起义期间 B . 北伐战争期间 C . 抗日战争期间 D . 重庆谈判期间
15、1945年8月,毛泽东飞抵重庆。众多媒体纷纷赞誉“好像在阴暗的天空中忽然放出来道光明”,是“历史和人民的喜讯”。这表明当时(   )

①国内格局依然动荡不安   ②国民党真诚求合作

③共产党实力强于国民党   ④人民迫切期盼和平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6、毛泽东通电各大战略区“现在唯一挽救时局的办法……开紧急国事会议,成立各党派联合政府……”对此,蒋介石的评述是“组织联合政府无异于推翻政府。”由此引发的战争是(   )
A . 南北战争 B . 辛亥革命 C . 百团大战 D . 解放战争
17、《秦风日报》刊载:“毛泽东山志抵渝,好像在阴暗的天空中突然放出一道光明,不禁使人手舞足蹈……自日本投降后,这是最让人兴奋的消息。”社评,据此推测,其报道的历史事件是(   )
A . 抗日战争 B . 重庆谈判 C . 红军长征 D . 开国大典
18、如图是某博物馆展出的一张珍贵历史图片,该图片涉及的事件是(    )

A . 中华民国成立 B . 五四运动 C . 遵义会议 D . 重庆谈判
19、1945年,中国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在与蒋介石的一次会面中说:“人民遭受了二十一年的内战,他们流尽了鲜血,现在应该是为农村的大众干一些事情的时候了。”蒋介石说:“你是个学者,我是个战士,等消灭了对手之后再说吧。”对此后蒋介石消灭对手所作所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邀毛泽东赴渝谈判以掩盖内战目的 B . 进攻中原解放区揭开全面内战序幕 C . 先重点进攻后全面进攻人民解放区 D . 在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20、下面是内战爆发时国共双方力量对比表。为此中共中央所采取的措施是(    )

项目

国民党

共产党

拥有军队

430万人

127万人

武器装备

接收100万日军装备,获得美国大量先进武器

基本上是步枪

拥有人口

3亿多

1亿多

拥有地区

大中城市、绝大部分交通线

中小城市、农村、偏远地区

A . 坚决迎战,绝不放弃中共中央所在地 B . 实行战略反攻,千里跃进大别山 C . 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 D . 进行主力决战,掀起三大战役的壮举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即使日本侵略者被打败了,中国仍然可能发生内战,将中国拖回到痛苦重重的、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去。这就是一个黑暗的前途。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说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内战不可避免的原因。(至少写出两个)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 

                                                                                                                                                                                                                  八月十四日

材料二:我全民族面前的重大任务是: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                                                                                                                                                      ──引自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对目前时局的宣言》

材料三:“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缓和国际视线,俾国军抓紧时机,迅速收复沦陷区中心城市。如彼不能在军令政令统一原则下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                                    
                                                                                                                                                ──引自1945年9月20日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的绝密电报

材料四: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

                                                                                                                                                                        ──毛泽东在1945年的一次谈话

(1)材料一中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前往重庆谈判的理由是什么?
(2)材料三中所谓的“奸党”指的是谁?可以看出其真实意图又是什么?
(3)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抗日战争后我国人民面临的两种命运,这两种命运分别是什么?
(4)材料四反映了共产党参加谈判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3、毛泽东的毕生都奉献于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事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年时期毛泽东在谈及学生时代喜爱阅读的一份出版物时说:“我很欣赏胡适和陈独秀写的文章,他们一度成为我效仿的榜样,取代了我已不再崇拜的梁启超和康有为。”

材料二:红军歌谣:“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农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满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材料三:重庆各界纷纷向《新华日报》表达他们的喜悦心情和对谈判的希望。一些民主人士称毛泽东等敢冒风险来重庆,是“弥天大勇”“一身系天下之安危”。

(1)材料一提到的这份出版物最有可能是什么?这与当时中国的什么历史事件有关?
(2)结合歌谣内容,联系所学知识选取与毛泽东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制作完成年代尺。

(3)在材料三反映历史事件上国共双方抱有怎样不同的目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历社九上4.1.1《内战的爆发》同步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