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4.10.2人体的血液循环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消化道中的葡萄糖,若要被头部的组织细胞所利用,其运输路径是( )。

①左心房、左心室   

②右心房、右心室   

③肺   

④主动脉   

⑤肺动脉   

⑥肺静脉

⑦下腔静脉   

⑧颈动脉

A . ⑦①⑥③⑤②④⑧ B . ⑥①⑤③⑦②④⑧ C . ⑦⑥③⑤①②④⑧ D . ⑦②⑤③⑥①④⑧
2、某人患阑尾炎,做血常规检测时发现数目明显增多的血细胞和输液治疗时针刺的血管分别是(  )
A . 红细胞、动脉血管 B . 血小板、动脉血管 C . 白细胞、静脉血管 D . 红细胞、静脉血管
3、图中①②③④代表人体心脏的四个腔,⑤⑥⑦⑧⑨⑩代表血管;实线表示动脉血在血管中的流动,虚线表示静脉血在血管中的流动。下列表示的体循环的路径正确的是(   )

 

A . ④→⑩→⑨→⑧→① B . ③→⑤→⑥→⑦→② C . ②→④→⑩→⑨→⑧→①→③ D . ①→③→⑤→⑥→⑦→②→④
4、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时,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   )
A . 动脉 B . 静脉 C . 毛细血管 D . 淋巴管
5、某同学因病需口服青霉素,服用后心脏的四个腔中最早出现青霉素的是(   )
A . 左心房 B . 右心房 C . 左心室 D . 右心室
6、图是人体内三种血管的模式图。中医常通过“切脉”来诊断疾病,所“切”血管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①动脉 B . ②动脉 C . ③毛细血管 D . 所有血管都可以
7、从血管的分布情况看,手臂上的一道道“青筋”是(   )
A . 动脉 B . 静脉 C . 毛细血管 D . 神经
8、人体体循环的起止部位分别是(  )
A . 左心室、右心房 B . 左心室、左心房 C . 右心室、右心房 D . 右心室、左心房
9、“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中,对小鱼作下列那种处理将最有利于实验的进行(   )
A . 口腔外面放湿棉花 B . 用湿棉絮包裹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 C . 用湿棉絮包裹小鱼的躯干部 D . 把小鱼放入培养皿中不作处理,等小鱼不再跳动时再进行观察
10、几个同学讨论血液循环的一些问题,产生了如下几个观点,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判断他们表述正确的是(   )
A . 心脏有四个腔,心房与静脉相连,心室与动脉相连 B . 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静脉中流的是静脉血 C . 血液循环的途径有体循环和肺循环,它们是两个独立的过程 D . 心脏的上下、左右四个腔是相通的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图一表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二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象,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应该选择尾鳍色素的活小鱼,以利于观察。
(2)取出小鱼,用的棉絮(或纱布)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露出口和尾部。
(3)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上,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等鱼安定后,将盖在尾鳍上。
(4)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倍显微镜进行观察。
(5)图二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图象,根据血管内的血流方向判断,血管1是。血管3是;血管2是。判断的依据是

三、综合题(共7小题)

1、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医院在救治迎面重病人时,都用到监护仪,以监视病人的心率、体温、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一些重要生理指标,为救治提供参考.

(1)如图为监护仪显示屏上的部分信息,其中代表心率的是     

(1)
A . ECG B . SPO2 C . RESP
(2)发烧的病人常常胃口差、吃不下食物,主要原因是体温过高,影响了      ,不利于消化.

(3)呼吸科病人常需要吸入粉剂药物,以有效缓解气喘症状.经肺吸入的药剂成分进入血液循环后,首先到达心脏的      心房.

2、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形形色色”的贫血

贫血是指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者血红蛋白含量减少。针对贫血原因的不同,可分为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缺铁性贫血是指因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的铁耗尽,继而引发红细胞内缺铁而导致贫血。正常人每天造血约需铁20~25mg,主要来自衰老破损的红细胞,为维持体内铁平衡,每天还需从食物中摄入1~1.5mg。在胃酸和蛋白酶的作用下,动物性食物所含的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与珠蛋白更易分离,被肠黏膜细胞直接吸收,在肠黏膜上皮细胞内经血红素分离酶将铁释放出来,因此来自动物食品中的铁更易于吸收。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患者的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使造血干细胞减少,导致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也相应地减少。与单纯的贫血不同,再障患者往往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减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首选免疫抑制治疗。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机体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等原因导致DNA合成障碍,影响红细胞发育成熟所致的一类贫血。该病多见于进食新鲜蔬菜、肉类较少的人群。由于叶酸多在新鲜绿色蔬菜中,过度烹煮或腌制蔬菜均会使叶酸丢失,而维生素B12多在肉类中,长期偏食会造成维生素B12摄入量不足。

正常红细胞的寿命约 120 天。当红细胞意外死亡,便是血液学上所称的“溶血”。如果红细胞每天死亡的数量远大于机体产生的数量,就是“溶血性贫血”。物理、化学因素、感染等外在因素会引起溶血现象,溶血的内因主要是指红细胞的内在缺陷,如对于某些人来说,由于体内缺乏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G6PD),食用蚕豆后会引起红细胞破裂,引发“蚕豆溶血”病。所幸大多数人G6PD储量丰富,不用因惧怕“蚕豆溶血”而拒绝蚕豆这种美味。

(1)小强最近总是出现头昏、乏力等症状,经医院化验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患者感觉体乏无力,是由于红细胞运输的能力下降。下列表格中的食物,最适合辅助小强治疗的是

   食物成分

食物名称

糖类

(克/100克)

蛋白质

(克/100克)

(毫克/100克)

(毫克/100克)

维生素B1

(毫克/100克)

豆腐

3.8

8.1

1.9

164

0.04

菠菜

2.8

2.6

2.9

66

0.04

苹果

12.3

0.2

0.6

4

0.06

猪肝

5.0

19.3

22.6

6

0.21

(2)利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细胞涂片时,有细胞核且个体较大的细胞是(填字母)。若某一贫血患者得了急性肠炎,去医院化验查血,结果血液中数量不正常的血细胞应该是(填字母)和(填字母)。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给该患者静脉注射消炎药,则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随血液次经过心脏才能到达病灶。

(3)一般不会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身上表现出的症状是_____(选填字母)。 (3)
A . 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己的造血干细胞 B . 受伤后凝血速度减慢 C . 心跳减慢 D . 白细胞数量减少
(4)大多数人不用因惧怕“蚕豆溶血”而拒绝蚕豆这种美味是因为储量丰富。
(5)为避免因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除通过药物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以外,请你写出一条在日常生活中的建议:
3、人的正常生活需要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部分示意图,请思考作答:((  )内填字母或序号,____上填文字)

 

(1)心脏主要由肌肉组成,心脏四个腔室中[]的壁最厚。
(2)血液由B出发,流经血管1,在组织细胞处完成物质交换,由血管4送回C,这一循环途径称为
(3)血液只能由A流到B、C流到D,是因为有防止血液倒流。
(4)血液由D出发,经血管3到达肺部毛细血管网,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
(5)考场上,大脑飞速运转,需消耗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小肠吸收的一个葡萄糖分子,由血液循环运送到脑细胞,需要经过心脏次。
4、下图所示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解。请仔细观察、分析后,回答问题。

 

(1)图中实线表示的血管中流动的是血。
(2)血液由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循环。若某人感冒,静脉注射药物后,药物最先进入心脏的
(3)观察的心脏的结构,发现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心壁最厚的是。它收缩时,能将血液泵至全身各处,输送的距离最远。
(4)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防止血液倒流的,这种结构保证了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
5、下图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时,血液处在血管中,判断的依据是红细胞单行通过。
(2)此处血管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3)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时,氧、营养物质、水由血液进入了组织细胞,从组织细胞进入了血液。
(4)进入组织细胞内的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的内被利用。
6、下图是人体心脏及血液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心脏主要由组织构成,它能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将血液泵至全身。人体血液循环是单向的,在A、C和B、D之间有,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2)D为,它的壁在心脏四个腔中是最厚的。心脏收缩时,血液从D出发进入E,流经全身后回到A,这条循环途径称为。血液从C出发,最终流回B,这条循环途径称为。这两条途径同时进行,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
(3)当血液流经肺部到达F时,血液中氧气含量,因此F中流的血液是
7、图是人体部分血液循环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图片_x0020_100004

(1)图中结构4的名称是,结构7的名称是
(2)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的起点是,肺循环的终点是,图中完整表示出的是体循环还是肺循环?
(3)在心脏①~④四个腔中,能直接相通的是
(4)当血液流经肺泡周围时,肺泡中的会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并与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5)图中5、6称为血管。(填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4.10.2人体的血液循环 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