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思想品德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道德与法治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共16小题)

1、2015年9月下旬、10月中下旬习近平主席分别对美国和英国进行国事访问,签订涉及能源、经贸、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多个合作协议,并就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对习主席的访问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B . 发展离不开合作 C . 我国积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D .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领袖,将引领世界新潮流
2、2015年10月苏州有三位市民进入由中央文明办主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的“中国好人”投票程序,分别为助人为乐典型龚卫初,诚实守信典型张茂香,敬业奉献典型浦建平。“中国好人”评选活动(   )

① 是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②有利于弘扬传统美德和培育中国精神

③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④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3、2015国庆期间,一游客在青岛消费时遭遇价格欺诈,38元一份的大虾,结账时却称38元一只!“青岛天价大虾”事件在网络上引发数十万条评论,对青岛甚至整个山东旅游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告诉我们(   )

A .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精神财富 B . 诚信是一种资源,失信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C . 企业遵守诚实守信原则,就能赢得市场  D . 诚信只是经营者的基本准则,消费者不需要
4、莫言说:“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我从小耳濡目染。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进入我的小说,甚至决定了作品的艺术风格。”这段话说明(    )

A . 传统文化总是干扰着人们的创新发展 B .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发展先进文化 C . 建设先进文化没有必要吸纳外来文化 D . 中华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
5、鲁迅先生曾说过一句非常有趣而又深刻的话:一个人要想离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的想离开地球一样的不可能。鲁迅的话告诉我们(    )

A . 人类社会总要受到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环境的制约 B . 人类社会是由各种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C . 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 D . 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地结果
6、九(6)班是艺术特长班,却在校园艺术节上把合唱节目演砸了,同学责怪班长没有组织好,班长埋怨文娱委员不得力,文娱委员指责领唱的抢节拍,领唱的认为伴奏的不配合……可见,成功的合作必须(    )

A . 合理分工、科学计划 B . 发挥成员的聪明才智 C . 自觉承担责任和义务 D . 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7、如表是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统计,据此回答:

              年份

项目

1978年

2010年

2014年

国内生产总值(万亿元)

0.36

39.8

63.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43

19109

28844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134

5919

9892

注: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是3.23:1,201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是2.92:1.

从上表(含注)中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成就有(    )

①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③城乡发展不够协调                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④
8、有评论家认为,莫言先生的作品用满怀的红色意象托举着伟大的民族精神。《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等作品中的“红色”深深地牵引着每个读者的心灵。“红色意象”的核心是(    )

A . 勤劳勇敢 B . 自强不息 C . 爱国主义 D . 爱好和平
9、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规定每年9月30日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    )

A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意识 B . “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奉献意识 C . 爱集体,为集体出力的团队合作意识 D . 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10、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规定每年9月30日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以法律的形式确定烈士纪念日表明我国在(    )

A . 实施依法治国 B . 坚持以德治国 C . 推进物质文明建设 D . 注重环境保护
11、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一词在报告中出现了28次,李克强总理特别强调“创新”的原因是(    )

A . 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灿烂的精神文明 B . 只要坚持创新情神,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 .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D .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启负着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
12、“是挫折使骨头坚如燧石,是挫折使软骨变成肌肉,是挫折使人战无不胜。”这一外国格言表明(    )

A . 挫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B . 挫折是生活中的灾难、成长中的障碍 C . 挫折也会成为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D . 挫折具有双重影响
13、2013年10月11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以《证难办脸难看》为题,报道小狄在丰县行政服务中心和丰县工商局大沙河分局受到刁难,往返1 1次办理营业执照和法人执照。目前已经有10余名责任人被处分。这启示行政机关要(    )

A . 加强立法,做到有法可依 B . 有法必依,做到依法行政 C . 依法维权,加强舆论监督 D . 有法必依,做到公正司法
14、老人跌倒扶不扶?北京市拟出台《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草案)》,通过立法鼓励和保护施救行为,并对恶意诬陷者,提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通过立法鼓励和保护施救行为,为好人提供法律保护,对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发挥了积极作用。这说明(    )

A . 道德的作用比法律大 B .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 C . 法律的效果比道德好 D . 法律是道德的保障
15、老人跌倒扶不扶?北京市拟出台《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草案)》,通过立法鼓励和保护施救行为,并对恶意诬陷者,提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条例(草案)》针对碰瓷或恶意诬陷者,提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一规定改变了以往好人受冤枉却于法无据的状况。材料主要说明了依法治国要坚持(    )

A . 有法可依 B . 有法必依 C . 执法必严 D . 违法必究
16、邓小平指出“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句话主要说明(    )

A .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 . 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C . 依法治国是保证社会和谐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D . 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二、判断题(共10小题)

1、“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这一古训告诉我们诚信为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

A . 正确 B . 错误
2、排他性竞争就是不正当竞争。(   )

A . 正确 B . 错误
3、亲近社会,服务社会,首先必须自觉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木义务。( )

A . 正确 B . 错误
4、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     )

A . 正确 B . 错误
5、亲近社会、服务社会,首先必须乐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和力量。(   )

A . 正确 B . 错误
6、爱国、敬业、诚信、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标准。(   )

A . 正确 B . 错误
7、社会主义法律是体现公民的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用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准则。(   )

A . 正确 B . 错误
8、“学习就像爬山。爬过这一座山头,还有另一座更高的山,永无终点。”这句话主要告诉我们学习是义务和责任。(   )

A . 正确 B . 错误
9、依法治国的本质就是崇尚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

A . 正确 B . 错误
10、树立法治观念是文明社会对公民最起码的素质要求。(   )

A . 正确 B . 错误

三、简要回答(共2小题)

1、这一话题开展了小组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问题。

组别

观点

情境

第一小组

承诺是金,承诺饱含着一份沉甸甸的分量。

亚洲金融风暴后,著名企业家田家炳的收入受到影响,以至于出现捐款承诺难以兑现的问题。田家炳毅然低价卖掉了居住38年的别墅,将5600万港元卖房款全部捐给了内地的几十所学校,自己和家人租住一套小的公寓。他的善举有力地诠释了“承诺是金”,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第二小组

承诺是一种约定,要经受道德与法律的考量。

在国家教育统一考试中,要求签订《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但有些考生却将自己的承诺抛之脑后。我国刑法修正案(九)作弊入刑施行后,在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中,北京查获的首批,“抢手”“被替考者”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一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或8000元。

(1)结合田家炳的事例,谈谈你对“承诺是金”的理解。

(2)作为学生的你,联系第二小组的学习许下了这样的诺言。你将这样去坚守诺言(写出具体做法)。

2、在某班主题为“弘扬社会正能量”的班会课上,有这样一个思辨环节;尽管好人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体,但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竟也遭遇到诸如“老人倒地,你扶还是不扶”的尴尬纠结。对此,有同学认为,只要加强法治建设,就能减少讹诈现象的发生。

联系第六课,请你运用关知识,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四、分析说明题(共1小题)

1、【缅怀烈士功绩】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每年9月30日设立为“双士纪念日”。目的是缅怀烈士功绩、弘扬烈士精神,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学习身边楷模】汪明如、史明、端木银熙荣获第五届江苏省敬业奉献模范称号,周火生荣获第五届江苏省道德模范提名奖称号。他们敬业乐群、公而忘私、勇于创新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其体体现。

【传扬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其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你建议学校可以开展哪些形式的烈士纪念活动?

(2)运用教材有关知识,说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3)请从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回答,青少年应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思想品德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