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章末检测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学校举行运动会,跑步比赛中运动员奋力向前、汗流浃背、满脸通红。上述现象体现了皮肤的哪些功能(   )

①保护 ②排泄 ③调节体温 ④感受外界刺激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2、健康人的肾脏中血浆、原尿和尿液中共同含有的物质是(   )
A . 蛋白质、血细胞、无机盐 B . 血细胞、葡萄糖、尿素 C . 水、蛋白质、血细胞 D . 水、无机盐、尿素
3、肾是主要的排泄器官,每个肾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B . 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C . 肾单位中有两处毛细血管网 D . 肾静脉血液中尿素含量高于肾动脉
4、曲线图是一种数学模型,借助于曲线图可以使许多生物学规律更加直观,下列关于生物学规律的曲线图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若图甲曲线表示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容积的变化,bc段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处于舒张状态,肺内气压增大 B . 若图乙中y轴表示正常人肾单位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则AB段表示肾小管 C . 图丙表示人体血液流经血管a、b、c时,血液含氧量与血压的变化,则a是肺动脉,b是肺部的毛细血管网,c是肺静脉 D . 若图丁曲线表示血液中各成分的变化,则曲线B可以表示血液流经小肠过程中血液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5、在肾脏结构中,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
A . 肾小球 B . 肾小体 C . 肾单位 D . 肾小囊
6、在健康人体内,肾小球和肾小囊中流动着的液体分别(  )
A . 血液,原尿 B . 血液,尿液 C . 原尿,尿液 D . 尿液,血液
7、某人尿检时发现尿液中出现了血细胞,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A . 肾小球 B . 肾小管 C . 输尿管 D . 肾小囊
8、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用医用听诊器听心脏跳动的声音 B . 用肉眼观察肾脏的肾单位 C . 用手捏的方法辨认猪心脏的左右 D .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
9、下列生理过程不属于排泄的是(  )
A . 呼吸 B . 排大便 C . 排尿 D . 排汗
10、在人体内,连接肾脏和膀胱的器官是(   )
A . 输尿管 B . 尿道 C . 肾小管 D . 毛细血管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

我们剧烈运动时,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深度加深,同时有机物的消耗增加,补充糖类食物是恢复体力的最有效方法.淀粉是人体的主要糖类来源,它进入体内被组织细胞利用需经一系列的生理过程.图一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装置,图二是某人在一次呼吸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三是淀粉的消化终产物进入血液和组织细胞的过程及部分相关代谢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现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三份,两份处理为碎肩,一份保持馒头块,设计了图一中的三组实验,具体估做去如下:

①组试管加入馒头碎肩与2毫升清水,充分搅拌;②组试管加入馒头块与2毫升唾液,不搅拌;③组试管加入馒头碎肩与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

若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进行探究时,应选取      实验装置.将三支试管同时放入37℃温水中,5至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摇匀,发现      组试管不变蓝,这是因为      

(2)图三中,淀粉的消化终产物经过程①      进入血液,来自过程②的氧透过      进入血液,最终氧和葡萄糖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的      中,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

(3)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到达肺,通过图三中过程③排出体外.此过程对应图二中曲线      段,此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      状态.

(4)细胞生命活动产生的尿素等废物主要由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180升,而实际每天排尿约1.5升,这是因为图三中[      ]      .如果一个人的尿液中出现了大分子蛋白质,则发生病变的结构可能是      

三、综合题(共6小题)

1、图示为泌尿系统和肾单位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血液a与血液b相比,成分发生的明显变化是,血液a首先流回心脏的
(2)[]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由图二中构成的。(填序号)
(3)用图一中的序号与箭头写出尿产生及排出的途径。尿液中的尿素最早是从图二中的[]分离出血液的。
(4)图二所示的各结构中尿素含量最高的是(填序号)。
(5)[4]中的液体成分与血浆的不同之处是,这是由造成的。
(6)图二中,当血液流经[]时,完成了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2、下图甲、乙分别是泌尿系统示意图与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形成尿液的是[①]。“B超”检查需“憋尿”,此时尿液暂时贮存在[]中。
(2)血液中的尿素、尿酸、葡萄糖、水、无机盐等通过肾小球的作用在乙图的[⑥]处形成原尿。
(3)当原尿流经[⑦]时,其中大部分、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吸收到,剩余的液体最终形成尿液流到[⑧]。
(4)肾炎患者的尿液中会出现红细胞、蛋白质等。根据肾脏的结构分析,其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乙图中的[]。
3、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血浆、原尿、尿液的各成分含量进行了分析。下表列出了三种液体中各主要成分的含量(单位:克/100毫升),请根据该表回答有关问题。

种类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A

0

0.1

0.9

0.03

B

0

0

1.1

1.8

C

8

0.1

0.9

0.03

(1)C中的蛋白质含量为8克/100毫升。而A、B中的为0克/100毫升。这说明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被过滤到中。
(2)A中的葡萄糖含量为0.1克/100毫升,而B中的为0克/100毫升,这说明A中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回血液了。A中的尿素含量与C中的一样,均为0.03克/100毫升,而B中的却为1.8克/100毫升,这是由于尿素( 填“能”或“不能”)被重新吸收。
(3)B为;如果某人的该液体中出现了大分子蛋白质,那么这个人的有可能出现了病变。
4、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图为人体下肢某处组织细胞与周边血管内血流方向示意图,血管A内流的是血。血管C内的血液最先流入心脏的哪个腔?。分布在人体下肢处的静脉血管的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2)血管B的管腔很细小,有些部位只容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此为血管。
(3)若A中流动的是静脉血,C中流动的是动脉血,则B是处的毛细血管网。
(4)若B为肾小球处的毛细血管网,则在A、C内流动的都是血。
(5)若B为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在B处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5、下表中的液体样本为某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表中的数据为各样本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单位:克/100毫升)。请比较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主要成分

样本A

样本B

样本C

98

90

96

蛋白质

0.03

8

0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2

0.72

1.1

尿素

0.03

0.03

1.8

(1)样本A是,与样本B相比,其蛋白质的含量大幅度降低,主要是由肾小球的作用。
(2)样本A中蛋白质含量高,这说明此人发生了病变。
(3)样本C中尿素的含量是样本A中的60倍,这是由于所导致。
(4)健康人的样本C中不含葡萄糖,但当一次摄入过多的糖时,样本C中也会含有一定量的葡萄糖,这说明
(5)表中的样本B是样本C是
6、下图是人肾单位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肾单位包括[]、[]和[]三部分。([   ]内填编号,  填文字)
(2)尿液形成的第一个过程是,在这个过程中,血液中的水、无机盐、进入肾小囊腔中,形成

尿液形成的第二个过程是,在这个过程中,全部的被重新吸收会毛细血管中。

(3)小红的父亲在排尿时发现尿液呈现红色,请你推测一下,出现异常的部位可能位于图中的(填写结构名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章末检测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