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四都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1、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霉菌得出生活受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呢?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实验处理

将烤干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进袋口,放在25℃环境里

将新鲜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25℃环境里

将新鲜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0℃环境里

实验结果

不发霉

发霉

不发霉

A . 甲与乙两组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B . 甲与丙两组实验的结论是霉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 C . 该实验提示我们,低温和干燥有利于食品的储存 D . 霉菌和细菌结构上的不同是霉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这里的“物质循环”是指(  )

A . 动物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B . 动物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回到自然界中 C . 动物能为植物提供粪便,促进植物生长 D . 动物能抑制植物的生长,保护自然界中生物的平衡
3、下列有关细菌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缺少遗传物质 B . 两者都属于单细胞生物,都能独立生活 C . 细菌进行孢子生殖,真菌进行分裂生殖 D . 丢弃在阴湿温暖处的橘皮容易发霉
4、下列有关菌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菌落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 B . 菌落是肉眼可见的细菌或真菌集合体 C . 可根据菌落的形态、颜色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 D . 菌落由一个细菌或真菌形成,大小一致
5、下图甲表示屈肘动作,图乙表示投篮动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甲中①是肌腱, ②是肌腹 B . 图乙所示投篮动作中,肱三头肌的变化是先收缩后舒张 C . 投篮动作至少需要两组肌肉相互配合 D . 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
6、某同学探究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并作了记录。下列记录中错误的是(   )
A . 具鳞片,鳞片上有黏液,可减小游泳阻力 B . 靠尾部和躯干部左右摆动产生向前的动力 C . 呼吸器官是鳔,鳃只起辅助呼吸的作用 D . 侧线感知水流的方向、速度和测定方位
7、在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实验中,不正确的操作是:(   )
A . 培养基要经过高温灭菌处理 B . 要探究手上的微生物类型,需将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入37℃下恒温培养 C . 在接种后,迅速盖好培养皿 D . 这个实验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8、有同学与家人一起做豆瓣酱时观察到了褐色的毛状物,这可能是(    )
A . 一种植物 B . 细菌 C . 真菌 D . 一种动物
9、小刚得了蛔虫病,营养不良、体弱消瘦。根据生物知识回答,蛔虫是什么生物,蛔虫与小刚之间的关系属于(   )
A . 软体动物、捕食 B . 线形动物、捕食 C . 软体动物、寄生 D . 线形动物、寄生
10、饲养蟾蜍的时候,需要为它提供适宜的水环境,这是因为蟾蜍裸露的皮肤要时刻保持显润,其主要意义是(  )
A . 保护体内水分不散失 B . 减少游泳时遇到的阻力 C . 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D . 有利于躲避敌害
11、如图是最常见的环节动物蚯蚓,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B是蚯蚓的前端 B . ①是蚯蚓的环带 C . 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②组成 D . 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12、南海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蕴含丰富的资源。大大小小的岛礁星罗棋布,在这些岛礁的形成过程中,小小珊瑚虫功不可没。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 B . 海洋捕捞对珊瑚礁没有影响 C . 珊瑚虫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D . 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外壳和含石灰质的藻类经过数亿年的积累,堆积成了珊瑚礁
13、鸟类有许多适应飞行的特点,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鸟类体温恒定,所以能够飞行 B . 鸟类的气囊能贮存空气,与肺一样能进行气体交换 C . 鸟类的骨骼轻、薄,有的骨内部中空,可以减轻体重 D . 鸟类的翼(翅膀)的肌肉最发达,为飞行提供强大的动力
14、血吸虫病曾经在洞庭湖地区流行,该病是由扁形动物——血吸虫寄生在人体引起的。以下关于血吸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殖能力不强 B . 消化器官简单 C . 身体呈两侧对称 D . 有口无肛门
15、从行为获得的途径分析,导盲犬为主人“导航”属于(   )
A . 先天性行为 B . 学习行为 C . 社会行为 D . 取食行为
16、人以肩关节为枢纽,可做伸屈、旋转等动作,说明关节在运动中起( )
A . 动力作用 B . 杠杆作用 C . 支点作用 D . 调节作用
17、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都会形成等级 B . 失去雏鸡的母鸡抚爱小猫、猴子表演骑车都属于学习行为 C . 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D . 黑长尾猴发现敌害时尖叫、蜜蜂的各种舞蹈、苍蝇飞行发出的声音都属于信息交流
18、在油菜开花的季节,蜂民会放养许多蜜蜂。此举除了采集蜂蜜之外还可以(   )
A . 促进开花 B . 帮助传粉 C . 维持生态平衡 D . 生物防治
19、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
A . 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B . 大多具有贝壳 C . 有口无肛门 D . 运动器官是足
20、蝗虫和蜘蛛都属于节肢动物,它们共有的特征是(  )
A .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B . 身体呈两侧对称,运动器官发达 C .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D . 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感觉器官发达
21、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②幼体用鳃呼吸 ③皮肤裸露 ④完全用肺呼吸

A . ②④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22、2020年全球首对圈养大熊猫在成都繁育研究基地诞生,乳名“热干面”“蛋烘糕”承载着人们希望疫情早日结束的美好祝福。下列关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牙齿出现分化 B . 用肺呼吸 C . 体温不恒定 D . 胎生、哺乳
23、如图是某动物的牙齿剖面示意图,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所示的是食草动物的牙齿 B . 图所示的是食肉动物的牙齿 C . ①适于切断食物 D . ②适于磨碎食物
24、下列动物及其气体交换部位对应关系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蚯蚓——体壁 ②青蛙——肺和皮肤 ③家鸽——肺和气囊 ④鱼——鳃 ⑤家兔——肺 ⑥蝗虫——气管和肺

A . ①②⑤ B . ②③⑥ C . ②④③ D . ⑤⑥⑦
25、根据平时观察及下表提供的内容,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

动物

运动方式

环境

运动器官

是否需要能量

鲤鱼

游泳

水中

需要

飞行

空中

需要

狮子

行走、奔跑

陆地

四肢

需要

A . 动物的运动都需要能量 B . 动物的运动器官与运动方式相适应 C . 运动速度最快的是陆生动物 D . 动物的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二、判断题(共5小题)

1、鸟类是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
A . 正确 B . 错误
2、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总是不利的。
A . 正确 B . 错误
3、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
A . 正确 B . 错误
4、接种是指将大量的细菌和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
A . 正确 B . 错误
5、只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之间才有信息交流。
A . 正确 B . 错误

三、综合题(共3小题)

1、如图是我们学过的五种动物,回管有关问题:

(1)A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体表有,可以起保护和防止
(2)C生活是水陆两栖,用呼吸,辅助呼吸。
(3)D动物的呼吸方式很特殊,我们称为,原因是体内出现了
(4)E与D相比,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是
(5)如果把B、C、D、E归为一类,A归为一类,则分类依据是
2、图一、二分别是人体运动相关概念图和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从结构层次上看A属于
(2)据图二,脱臼是指里滑脱出来。(填序号)
(3)图二中,关节很灵活,离不开[③]内的滑液和(填数字)。
(4)当你完成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请将以上步骤进行正确排序:(用相关数字排序)。
(5)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疾病。患者关节腔内有大量积液并伴有肿胀疼痛,那么其病变部位是
3、下图所示为几种常见生物的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甲与乙、丙、丁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甲没有;图甲中[①]是;[②]是。甲遇到恶劣环境时,会变成休眠体来度过不良环境。
(2)若以生殖方式来划分,图中乙、丙、丁生殖方式为;甲生殖方式为
(3)图中生物营养方式都是(填“自养”或“异养”),其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有(填代号)。
(4)善于观察的同学一眼认出乙是,因为它的直立菌丝顶端呈扫帚状。
(5)丙的主要生殖方式是生殖。

四、资料分析题(共3小题)

1、请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大山雀是一种栖息在山区和平原林间的鸟类,大山雀的喙尖而细长,是典型的食虫鸟,主要捕食松毛虫、天牛幼虫、蝗虫、蝇类等害虫,偶尔捕食蜘蛛,冬季以树皮内的虫卵为食,对森林的益处极大。

(1)大山雀是一种善于飞行的鸟类,它的身体呈,飞行时两翼的扇动主要靠发达的牵拉完成。
(2)与松毛虫、天牛幼虫、煌虫、蝇类等害虫相比,大山雀的体温不会随着环确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距强。
(3)鸟类是人类的朋友,保护鸟类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鸟类?
2、小明观察了黄蜂的生殖,当黄蜂交尾后,黄蜂便在沙土中挖一个穴道,穴道末端扩展成小室。然后,雌黄蜂飞出去猎获毛虫或蜘蛛,用其尾部的刺将猎获物麻醉后带回穴道内的小室。随后在小室内产下一个卵,并将穴口用沙土封闭后飞走,由卵孵化成的幼虫即以亲代贮存的猎物为食,直至发育成成虫后,才据一下洞口,从穴道中爬出来。子代黄蜂虽然从未见过其亲代是如何完成这些程序的,但它发育到一定时候却能重复亲代所完成的同样程序。
(1)黄蜂的生殖行为是,(填“先天性行为”或“学习行为”)。
(2)黄蜂的生殖行为是由决定的。
(3)小明还观察了一窝蜜蜂,发现蜜蜂有明确的分工,有一只蜂王,少数雄蜂和大量的工蜂,这说明蜜蜂具有行为,小明还发现,当一只工蜂找到了蜜源后,会跳起“8”舞招来伙伴,这说明蜜蜂群体中存在着
(4)小明研究黄蜂和蜜蜂行为的方法,属于法。
3、认真阅读材料,分析并解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9年1月15日,嫦娥四号上搭载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发布的照片显示了棉花种子已经长出了嫩芽,标志着我国首次完成了人类在月球背面进行的生物试验。嫦娥四号上搭载的科普载荷是一个密闭的生态系统,其中包括土豆、拟南芥、油菜、棉花、果蝇和酵母菌等6种生物。

材料二:2020年初,世界各地遭受蝗灾,邻国巴基斯坦的蝗虫严重危害当地农作物。应巴方请求,中国政府派出蝗灾防治工作组抵达巴基斯坦。10万"国绍1号"鸭苗组成的"鸭子军队"随后出征!

(1)材料一中,把嫦娥四号中的密闭载荷罐看成一个微型生态系统,6种生物中能作为分解者的是。果蝇直接以植物为食,不断地从食物中获得能量的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等废物被植物利用,这体现了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2)材料二中包含的食物链是:
(3)材料二采用科学防治蝗虫的方法是
(4)灭蝗“退役”的鸭苗长成后,能否食用。

五、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公筷公勺”倡议一直是饮食文化的热点话题之一,使用公筷能否有降低病菌的传播风险,专家们为此专门开展了实验探究。

步骤1∶实验小组在餐馆,一共点了6道菜。餐前均经严格的第一次无菌采样。

步骤2∶每道菜分成两份,一份使用公筷,一份不使用公筷。参与人员交替着吃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的两组菜,最后每个菜都至少留下了25克后再进行第二次无菌采样。

菜名

结果(cfu/g)

凉拌黄瓜

盐水虾

干锅茶树菇

炒芦笋

咸菜八爪鱼

香辣牛蛙

餐前

14000

160

1100

30

60

60

餐后

公筷

16000

150

4600

30

20

150

非公筷

45000

220

79000

530

5000

560

步骤3:采集的样本通过冷链运到实验室,经过48小时的培育。再分别测试餐前、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用餐之后的菌落数。测试结果如下表:

注:cfu/g是指每克待检样品培养的菌落形成单位。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每道菜分成两份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实验。
(3)餐前的凉拌黄瓜的菌落总数远高于其他菜品,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
A . 未经过高温杀菌 B . 黄瓜易滋生细菌
(4)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每一道菜“使用公筷”组均比“不使用公筷”组的菌落数明显(多/少),证明。据此,你对“使用公筷”的态度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四都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