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社九上1.1.2《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步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一位英国政治家说:我们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一战中为自身利益而望风使舵,背叛“朋友”的国家是(    )

A . 德国 B . 法国 C . 英国 D . 意大利
2、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和史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

A . 1916年2月,德法双方在凡尔登展开血战 B . 一战爆发,意大利参加协约国集团 C . 一战中,英国首先使用新式武器坦克 D . 一战是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与侵略的非正义战争
3、以下内容的描述与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不符合的是(    )
A . 1914年6月28日发生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引发一战的导火索 B . 世界一战以非洲为主战场,形成了西线、东线、南线三条战线 C .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而告终 D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凡尔登战役
4、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上,处于两线作战的国家有(    )

①英国    ②德国    ③俄国    ④奥匈帝国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5、恩格斯曾说:“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3-4年,将有800-1000万士兵互相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化。”最先验证了恩格斯说法的战争是(    )
A .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 第二次世界大战 C . “冷战”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的战争,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的、掠夺的、强盗的)战争。”这是列宁对下列哪次战争的评价?(    )
A . 普法战争 B .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C . 第一次世界大战 D . 第二次世界大战
7、20世纪初的欧洲,“每个国家突然之间有了要使自己强大的感情,但都忘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情绪;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财富,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在一九一四年战争开始的几个星期……最爱好和平,最心地善良的人,也像喝醉了酒似的两眼杀气腾腾”。由此可见,一战的性质是(   )
A . 反对殖民主义的战争 B . 反对帝国主义的战争 C . 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D . 列强侵略和掠夺的非正义战争
8、第一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这么说的依据是(    )
A . 战争导致大量人员伤亡 B . 主要参战国的目的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 C . 参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 D . 战争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灾难
9、英军第一次使用了坦克……陆地的远程大炮、空中的飞机、海上的战舰展开了全面和立体的厮杀。这种场景最先发生在(    )
A . 拿破仑对外战争 B . 第一次世界大战 C . 第二次世界大战 D . 第二次鸦片战争
10、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
第一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

持续时间

4年多

参与国家

30多个

死伤人数

3000多万

经济损失

3400多亿美元

A . 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 B . 促进了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C . 是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 D . 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11、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①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标志着一战的爆发

②战场主要集中在欧洲,先后有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③1918年,协约国的核心国——德国投降,宣告一战结束

④一战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12、有专家说:“就像1914年时那样,一起小事件就能够触发同盟义务,引发一场覆盖面更广的战争。”这起“小事件”是(   )
A . 克里木战争 B . 英俄签订军事协约 C . 萨拉热窝事件 D . 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
13、《全球通史》中写道:“德国人在短短的战线上集中了1400门……正如所预料的那样,法国人赶紧调集增援部队,并提出了‘不让他们通过’的战斗口号。……最终结果是:法军总共伤亡35万人,德军的伤亡人数也几乎同样的多,被称为最惨烈之战。”据此判断这场战役是    (    )
A . 马恩河战役 B . 敦刻尔克战役 C . 凡尔登战役 D . 索姆河战役
14、印度外交官潘尼卡曾讲:用亚洲人的观点来看,1914年-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国际社会内的一场内战。潘尼卡如此解读一战,最符合的依据是    (    )
A . 一场只有欧洲国家参与 B . 一战以欧洲为主要战场 C . 一战只影响了欧洲国家 D . 一战由当时欧洲后起资本主义国家德国引发
15、在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课上,有些同学认为德国是有罪的,有些同学则认为主要责任在英国和法国,还有些同学说这罪行双方都有份。总的说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应该是(   )
A . 德国蓄意发动的侵略战争 B . 英法被迫应战的正义战争 C . 西方列强争夺霸权的战争 D . 塞尔维亚的民族解放战争
16、德皇威廉二世对战争的胜利信心百倍,他对即将开往前线的士兵宣布:“叶落之前你们就能返回故乡。”一战中德国在西线速胜的信心被打破的战役是(    )
A . 马恩河战役 B . 凡尔登战役 C . 索姆河战役 D . 日德兰海战
17、下图是一战时期使用的新式武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 . 科技加剧了战争的灾难性 C . 科技加速了战争的结束 D . 科技导致了环境的污染
18、一战期间,下列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凡尔登战役    ②萨拉热窝事件    ③美国参战    ④德国投降

A . ②③③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①②④③ D . ③④①②
19、2018年11月11日,法国政府在巴黎雄伟的凯旋门前举行仪式,隆重纪念( )
A .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 B .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100周年 C . 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D . 《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
20、一战期间,欧洲战场上主要有三条战线,其中西线主要的交战双方是        , 双方展开的             大会战使西线战事进入相持态势。(     )
A . 英法军队    德军   凡尔登 B . 比利时、法国     德国  马恩河 C . 英法军队    德军   马恩河 D . 塞尔维亚     奥匈帝国  巴尔干

二、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国别

占世界工业总产量(%)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千米)

殖民地人口(万人)

英国

14

3350

39350

俄国

2.6

1740

3320

法国

6

1060

5550

德国

16

290

1230

美国

38

30

970

材料二:一战爆发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反战声音微乎其微。各国的民众积极支持战争,英国志愿入伍者簇拥在征兵处……在德国,出征的士兵斗志高昂,妇女们争相向士兵枪管里插入鲜花,运兵车上写着“圣诞节回家”……

——高中历史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三:

材料四:不久他们便发现自己被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折磨。凡尔登战役双方死伤近一百万人。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

——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上)

(1)根据材料一,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对比材料二,三,人们对战争的态度有何不同?请用材料四的史实概括影响人们态度转变的因素。
(3)当今世界仍不太平,从科索沃到伊拉克,再到叙利亚……可谓是炮声隆隆,硝烟弥漫。以古鉴今,谈谈一战留给我们哪些启示?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漫画《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殖民地占有情况。

国家

工业产量位次

2

3

4

1

殖民地面积(平方千米)

3350万

1060万

1740万

290万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

(1)写出漫画中的“?”所反映的事件。根据漫画列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概况。
(2)请你根据材料二,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3)材料三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历社九上1.1.2《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步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