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社八上4.3.2《北宋与辽、西夏并立》同步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8小题)
①增加了中原人民的经济负担 ②促进了宋与西夏的和平交往
③推动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 ④北宋获得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




二、问答题(共1小题)
三、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榷杨,即双方政府在边境地区设立的有固定场所的贸易机构。在榷杨一般进行大宗货物的交换……中原地区的丝织品、粮食、茶叶、药材、瓷器和文化典籍不断地输送到辽和西夏地区,辽和西更人民蓄养的马、牛、骆驼以及毡毯、盐等产品也不断输入内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古代两个少数民族的文字,图一是契丹文字,图二是西夏文字。
材料二:至于太宗,兼制中国(指得幽云十六州后,统治区域扩及中原),官分南北,以国制(辽国固有的制度)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辽史·百官志》
材料一:规定双方为兄弟国家,宋每年向辽纳岁币,绢20万匹、银10万两。
材料二:西夏向宋称臣,宋每岁赐西夏绢13万匹、银5万两、茶2万斤,节日再另行赏赐。
材料三:著名学者黄仁宇先生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一书中曾论述道:“和议中虽然宋辽彼此以兄弟之邦的地位同等对待,但宋朝从此被迫每年供给绢20万匹、银10万两。”“从历史的后端看来,这1004年的协定有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理之当然。中国历史之中,从无一个统一天下的大帝国卑躬屈节地向一个文化程度低的边区国家进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