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社八上4.3.1《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同步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9小题)
①政府机构重叠,行政效率低下 ②官员冗滥,国家财政开支大
③军队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 ④地方财政困难,物质基础薄弱
考试次数 | 合计取士人数 | 年均取士人数 | |
贡举(文举) | 81 | 600352 | 360 |
武举 | 28 | 868 | 5 |
——根据《论宋代科举取士之多与冗官问题》整理
①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②分散了知州的权力并对其能够监督
③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和人才辈出的局面
④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材料一:臣伏见,景德、祥符中,文式官总计九千七百八十五员,今内外官属总一万七千三百余员,其未受差遣京官、使臣及守候人不在数六,较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已逾一倍多矣。……以至隋唐虽设官浸多,然未有如本朝繁盛也。今天下州郡三百二十,县一千二百五十,而一州一县限任之职,素有定额,大率用吏不过五六千员。今乃三倍其多,而由三岁一开贡举,每放千人,复有台寺之小吏,府监之杂工,萌序之官,进纳之辈,总而计之,不止于三倍。
——《包拯奏报》
材料二:宋代对官吏实行三年一“磨勘”,只要无大过错,照例升迁,实际上是有升无降,而且官员待遇之优厚大大超过历朝。除俸、禄粟、职钱之外,还有各种名目的优待'宰相、枢密使的正俸为铜钱三百六十万文,禄米为一千二百石,冬春服装绫四十匹、绢六十匹,绵二百两。单正俸计算,约等于北宋中期二万四千亩土地的收入。 ——《中国通史纲要》
太祖尽收诸镇之兵,列居畿甸,节镇但知州事——张舜民·《画墁录》
太祖皇帝知其病而梳理之,于是……立仓场库务之官,以夺其财……——黎靖德·《朱子语类》
材料:“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宋《神童诗》
材料反映了宋代哪项政策?宋代采取此项政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试分析该项政策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