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社八上2.1《西欧封建国家》同步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9小题)

1、“教堂中信众们虔诚地歌颂上帝,罗密欧却想着如何利用向领主借来的犁栽种春麦,增加收获,好应付领主的需索以及一家嗷嗷待哺的老小。”这种情形可能发生在(    )
A . 古代印度 B . 古罗马帝国 C . 法兰克王国 D . 阿拉伯帝国
2、12世纪时,下列哪一城市的规模是伦敦的五倍,成为西欧最大的城市(    )

A . 威尼斯 B . 热那亚 C . 佛罗伦萨 D . 巴黎
3、英国最负盛名的牛津和剑桥大学分别于1254年和1318年得到教皇的特许状训令,并在其后的发展中得到了王室的各种特许状。由此,可以推断当时垄断欧洲思想、文化教育的是(    )

A . 大学 B . 贵族 C . 国王 D . 教会
4、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黑暗时代”,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杀,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 西欧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B . 神权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 C . 保守狭隘的封闭心态 D . 当时老百姓大多是文盲
5、下列关于欧洲中世纪农村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农村庄园经济上可以自给自足 B . 到处是裁缝店、理发店、杂货店 C . 农奴可以自由婚配 D . 农村土地主要掌握在国王和贵族手里
6、下图是欧洲保留至今的古城堡。中世纪西欧兴建城堡的根本原因是(    )

A . 罗马帝国的扩张 B . 庄园经济的发展 C .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 西欧城市的兴起
7、佛兰德伯爵在布鲁日城发现了一个逃亡农奴,要把他抓回去,却被市民赶出了城.该故事发生在公元(    )
A . 5世纪末 B . 8世纪中叶 C . 11世纪前 D . 12世纪后
8、下列对西欧封建庄园的农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庄园的大部分土地租给农奴耕种 B . 农奴要向领主缴纳租税,并为其服劳役 C . 农奴终年劳累,常用怠工和逃亡等方法发泄不满 D . 农奴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做一切事情
9、5世纪末期,日耳曼人灭亡了西罗马帝国,在废墟上建立起了许多国家。下列属于日耳曼民族建立的国家有(   )
A . 法兰克王国 B . 德意志 C . 意大利 D . 英吉利王国
10、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城市的兴起,早期资产阶级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12世纪的威尼斯作为经济和政治中心是当时西欧最大的城市

城市的兴起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行会逐渐形成。

西欧城市经济是自给自足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1、下列关于中古西欧社会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教会是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B . 封建主不可以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 C . 国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D . 伊斯兰教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
12、下图反映的是(   )

A .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B . 西周分封制度 C . 雅典民主制度 D . 西欧封建等级制
13、查理死后,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后来发展为今天三个国家为(   )
A . 格兰、法兰西、德意志 B . 英格兰、德意志、意大利 C . 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 D . 英格兰、法兰西、意大利
14、下列有关欧洲早期资产阶级产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早期资产阶级来源于封建庄园 B . 早期资产阶级从市民阶级分化而来 C . 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为早期资产阶 D . 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15、下列能够反映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是(   )
A . B . C . D .
16、8世纪中叶,“丕平献土”对中世纪西欧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
A . 查理曼帝国诞生 B . 标志着西欧封建制度形成 C . 新型城市开始兴起 D . 为教皇国的产生奠定基础
17、下列事件中,为教皇国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的是(    )
A . 丕平献土 B . 查理帝国诞生 C . 查理曼帝国分裂 D . 城市的兴起
18、中世纪的欧洲,自给自足的乡村小世界是(    )
A . 庄园 B . 教会 C . 作坊 D . 行会
19、11世纪开始,西欧相继出现了许多新兴城市。其中以手工业享有盛名的是(    )
A . 威尼斯 B . 巴黎 C . 热那亚 D . 佛罗伦萨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欧洲中世纪有这样一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二  如下图,封臣向领主宣誓效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句谚语是什么意思?

(2)材料二中封君和封臣之间是什么关系?结成这种关系最重要的仪式是什么?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古欧洲有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二:法兰克宫相丕平把他夺取的意大利中部的一部分土地,包括罗马周围的地区,送给了罗马教皇,史称“丕平献土”;教皇以上帝的名义为丕平加冕,为他的权力增添了一层神圣的光环。

材料三:关于中世纪的欧洲有这样的描述:“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与半醒状态。”

(1)材料一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哪一制度?该制度以什么为纽带?
(2)材料二中,由“丕平献土”可以看出教皇获得土地的方式是什么?除此之外,教皇还通过什么方式占有大量土地?从中可以看出教会与国王存在怎样的关系?
(3)材料三中所说的“纱幕”是指什么?“人类意识处于睡眠与半醒状态”的原因是什么?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

材料二:中世纪的欧洲社会是传统的、农业的、乡村的。和这些相异的一个新阶层的出现,导致了一场社会革命。……他们来自农民。他们或者是大家庭中没有继承到土地的次子们,或者是被战争或饥荒从土地上赶出来,去寻找新的生存机会的人,或者是充满冒险精神、喜欢新生活的人。

材料三: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纱幕”是指什么?
(2)材料一中所说的“人类意识”“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中所说的“一个新阶层”是指哪些人?
(4)材料三中所提到的“自由”是相对于什么来说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历社八上2.1《西欧封建国家》同步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