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社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家住平原》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稻作文化的印记(共8小题)
1、下列平原中,有稻作文化印记的是 ( )
A . 东欧平原
B . 东北平原
C . 湄公河平原
D . 亚马孙平原
2、湄公河平原水稻耕作的良好自然条件包括 ( )
①土壤深厚、肥沃 ②高温多雨 ③水网密布 ④人口稠密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3、下列各项内容与湄公河平原人们生产、生活风俗不符的是 ( )
A.
A . 插秧和收割的季节,田野里到处都是人们忙碌的身影
B . 这里有渠道、河流、大片的稻田和村庄,形成了独特的聚落景观
C . 村民们彼此相隔较远,各干各的
D . 这里的许多文化活动都与水稻生产息息相关
4、如果你去湄公河流域旅游,以下不太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 )
A . 水网密布
B . 大面积的麦田
C . 用木桩支撑,悬空架设的房子
D . 各种米制食品
5、湄公河平原的主要农作物是 ( )
A . 小麦
B . 水稻
C . 玉米
D . 大豆
6、下列为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生产提供良好的自然条件的有( )
①高温多雨 ②足够的水分 ③深厚而肥沃的土壤 ④众多的人口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7、下列各项内容与湄公河平原人们生产、生活风俗不符的是 ( )
A . 插秧和收割的季节,田野里到处都是人们忙碌的身影
B . 这里有渠道、河流、大片的稻田和村庄,形成了独特的聚落景观
C . 村民们彼此相隔较远,各干各的
D . 这里的许多文化活动都与水稻生产息息相关
8、湄公河平原地区水稻生产影响着( )
①人口分布 ②日常饮食 ③人际关系 ④生产效率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二、用机械种庄稼(共8小题)
1、下列关于美国大平原的描述,正确的有 ( )
①鸡犬相闻,房屋大片
②地广人稀
③是美国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的重要产地
④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和灌渠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2、
读美国农业带的分布图,结合相关知识,图中农业带的形成,体现了美国农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
A . 高度机械化
B . 地区生产专业化
C . 生产过程自动化
D . 商品化
3、下列有关美国自然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大部分国土都在温带
B . 平原面积广,耕地面积大
C . 年降水量东部多,西部少
D . 河流、湖泊很少,内河航运不发达
4、下列不属于美国中部平原生活特点的是( )
A . 人们居住比较分散
B . 农业生产主要是机械化作业,劳动人手不多
C . 人们生活水平较高
D . 人们崇尚“谷神”“稻母”等神灵
5、下列地区中,农业耕作以大型农用机械为主的是( )
A . 日本关东平原地区
B .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C . 美国中部平原地区
D . 湄公河平原地区
6、下列描述不属于美国中部平原的是 ( )
A . 水渠、河流环绕稻田和村庄
B . 农业生产主要是机械化作业
C . 人们生活水平较高
D . 人们居住比较分散,来往不多
7、美国中部大平原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之一。这里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A . 水稻和小麦
B . 小麦和玉米
C . 玉米和水稻
D . 小麦和高粱
8、美国大农场农业的特点有( )
①商品性农业 ②机械化作业 ③生产效率高 ④人均产量低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三、综合探究(共2小题)
1、世界上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平原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比较内容 | 湄公河平原 | 美国大平原 |
主要农作物 | ||
人口密度 | ||
科技发展程度 | ||
生产方式 | ||
农田类型 | ||
传统民居 |
(1)请对比湄公河平原和美国大平原,完成下列表格。
(2)你家乡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请从气候、水文、地形、土壤等方面分析家乡种植该作物的原因。
(3)说说水稻的生产与湄公河平原人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关系。
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图5 美国本土部分简图
图6 圣路易斯的位置
图7 圣路易斯的气候
(1)美国本土位于 (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西临B: 洋,东临C: 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美国属于 国家。
(2)根据图5,说说密西西比河干流的流向是 。
(3)结合图6,判断中部城市圣路易斯的经度是 ,纬度是 。圣路易斯位于首都华盛顿的 方向。
(4)美国中部大平原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之一,请结合以上材料,说说美国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