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社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俄国十月革命(共8小题)

1、1917年11月7日,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这场革命被称为( )

A .   二月革命 B . 七月革命 C . 十月革命 D . 十一月革命
2、从“1917年”、“列宁”、“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等信息可以联想到的是(    )
A . 俄国十月革命 B . 新经济政策 C . 斯大林模式 D . 赫鲁晓夫改革
3、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主要是因为十月革命(    )
A .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 . 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C . 建立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 . 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4、《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是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里德在亲历十月革命之后写成的纪实作品,被誉为研究十月革命的经典文本.这场革命取得胜利是在(    )
A . 1917年 B . 1921年 C . 1936年 D . 1991年
5、没有别的事件能像十月革命那样对现代世界产生如此决定性的影响,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1917年以后,世界再也不能同过去一样了,这种不一样主要表现在(    )
A . 马克思主义开始指导国际工人运动 B .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C . 打破了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封锁 D . 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6、世界上第一场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
A . 宪章运动 B . 巴黎公社运动 C . 二月革命 D . 十月革命
7、20世纪初,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个缺口,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事件是(    )
A . 英国宪章运动 B . 俄国二月革命 C . 中共一大召开 D . 俄国十月革命
8、毛泽东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对第一个“新纪元”的准确理解是(    )
A . 推翻了沙皇的统治 B . 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 C . 在俄国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D . 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二、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共8小题)

1、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为纠正这一“错误”,苏俄采取了(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斯大林模式 C . 农业集体化政策 D . 新经济政策
2、苏联早期的二林刀刃布哈林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苏俄“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的政策指的是(    )
A . 开展赫鲁晓夫改革 B . 实施新经济政策 C . 进行戈尔巴乔夫改革 D . 形成斯大林模式
3、列宁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主要有(    )

①允许多种经济并存  ②优先发展重工业  ③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④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④ D . ③④
4、前苏联有一个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反映的是(    )
A . 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B .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带来的弊端 C . 新经济政策恢复自由贸易 D . 个人崇拜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5、综观不同民族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历程,都不难发现一些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的身影。下列重要历史人物、国家和事件不相匹配的是(    )
A . 孙中山——中华民国——剪辫 B . 斯大林——苏俄——农业集体化 C . 列宁——俄国——十月革命 D . 甘地——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6、《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的越久,人民群众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
A .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 .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 .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 . 巩固苏维埃政权
7、斯大林认为,长期执行新经济政策会“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托洛茨基认为:“我们实行新经济政策,目的是在其基础上战胜它。”加米涅夫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向小资产阶级的农民的自发势力妥协,小资产阶级是大资产阶级的萌芽。这些观点(  )
A . 淡化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 B . 直接推动了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C . 与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初衷一致 D . 实质是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条化
8、某政治家在其著作中写道:“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类似‘这是必要的’说教,实际是谎言。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人力物力损失极其惨重,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反映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理念是(  )
A . 重工业的高速增长 B . 高度集中的统一管理 C . 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D . 注重思想政治说教

三、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苏俄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要举办一次以“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为主题的图文展,邀请你全程参与此次活动。

【读图释史】

材料一:

【文汇历史】

材料二: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

(1)材料一中图1反映了俄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距今多少周年?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2)根据图2,概括1913-1925年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1921-1925年变化趋势出现的政策因素。
(3)根据材料二,指出维尔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其认识变化的原因。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表1

表1:1913—1925年俄国【苏俄(联)】粮食产量

年份

项目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注:普特=16.8千克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材料二: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材料三:(苏联)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国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空想家的梦想,它是发展中的事业。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13—1921年俄国(苏俄)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
(2)概括1921—1925年俄国(苏俄)粮食产量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主要的原因。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理解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指的是什么?
(4)概括材料三作者对苏联实施“五年计划”的看法?
3、1917年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俄国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了现实。

材料一:

材料二:(1917年4月)列宁返回俄国并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材料三:1917年11月7日,布尔什维克的军队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占领了一些重要地点——火车站、桥梁、银行和政府大厦。因为11月时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首脑克伦斯基就如同3月时的尼古拉一样,几乎没有什么虔诚的支持者,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从一开始就拒绝大多数俄国人所需要的东西——和平与土地。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材料四:

(1)请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将材料一中上述图片进行排序(只写序号即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的政治主张会产生怎样的效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
(3)材料三中,作者认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几乎没有什么虔诚的支持者”的原因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概括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历社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