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30小题)

1、罗斯福曾对他的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日军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一直冲向西……和德国配合起来。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吞并埃及,斩断通往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罗斯福的话说明了(  )​

A .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B . 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C .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做出了贡献 D .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2、在工业化的冲击下,日本明治天皇、埃及穆罕默德·阿里与土耳其凯末尔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们改革的相同之处是(    )
A . 创办新式军队,开始对外扩张 B . 废除政教合一体制 C . 在政府的推动下发展近代工业 D . 开始进行文字改革
3、罗斯福新政与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相同点是(    )
A . 都是为了摆脱经济大危机 B . 都恢复了国民经济 C . 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 . 维护了工农联盟
4、下图是某本书的部分目录,据此判断该目录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工业革命 B . 美国罗斯福新政 C . 日本明治维新 D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下面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

A . 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B . 刻意保存传统精华 C . 旧有观念根深蒂固 D . 主动破除国人陋俗
6、周恩来总理曾说过“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 五四运动是爱国运动 B . 五四运动到开国大典 C . 五四运动是民主革命 D . 五四运动向现代转折
7、世界历史上,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现实的历史事件是(    )
A . 巴黎公社的成立 B . 俄国二月革命的胜利 C .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D . 苏联的成立
8、“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史实的角度对此进行论证,以下内容能说明的有哪些?(    )

①中国在抗战中付出的民族牺牲

②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③中国战区牵制日本军力的占比

④中国战场对欧洲战场的战略支援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9、某旅行社设计了“上海——南昌——延安——北京”这样一条红色旅游线路,你认为这条线路设计的主题是为了展示(    )
A .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 B . 土地革命战争 C . 抗日战争 D . 解放战争
10、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人民蒙受了深重的灾难,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由此引发了一场社会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场革命是(    )
A . 宪章运动 B . 巴黎公社 C . 十月革命 D . 二月革命
11、甘地提出了“不合作”一词,作为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补充和完善。这种“不合作”的矛头主要指向(    )
A . 宗教冲突 B . 印度政府 C . 英国殖民统治 D . 印度国大党
12、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的精神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列史料能反映这一结论的是(    )

①妃子文绣登报与皇帝溥仪离婚

②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家电话局

③看电影、拍照片成为生活时尚

④对地位高的人不再称老爷、大人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13、“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毛泽东在1935年2月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中的一句,其中“从头越”指的是(    )
A . 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 B . 进军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 C . 遵义会议,红军获得新生 D . 长征胜利,红军开始抗战
14、今井武夫在《支那事变的回想》中写道“在中国事变的开头,日本方面有一部分人以为一个回合就可使中国军订立城下之盟。这种思想如白日梦一样消逝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事变”是指九一八事变 B . “事变”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 . “事变”引发了美日关系破裂 D . 淞沪会战导致了日本“白日梦的消逝”
15、民国初年的国歌唱到:“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对此歌词理解正确的是(    )
A . “开化早”是指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弘扬民主科学 B . “揖美追欧”指仿效美国,实行共和制政体 C . “旧邦新造”指推翻清政府,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D . “世界和平永保”反映了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性质
16、陈独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人物、语言学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建者。下列对其功绩叙述不正确的有(    )

①在北京创办《青年杂志》

②任北大校长,提倡“学术思想自由”

③在上海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④发表《新纪元》,宣传马克思主义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17、天下之理,不外因果。”下列历史事件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①秋收起义失败——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②五次反围剿遭受失败——红军长征

③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利——五四运动

④南京大屠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18、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一些先进分子梦想建立西方的政治制度。下列探索活动是为了实现这一梦想的有(    )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19、“苏联虽大,但我们已经无路可退,身后就是莫斯科!”这是二战期间某战役中的经典语录。下列对该战役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 . 这场战役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C . 德国陆军在二战中遭遇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D . 希特勒发动世界大战以来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20、资料取自二战期间一份重要的文件,对此文件理解正确的有( )

①这份文件的名称应是《联合国家宣言》

②文件中的台湾被日本所窃源于甲午战争

③该文件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④文件签署有利于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21、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之处有(    )

①都是民族前途面临抉择的关键时刻

②共产党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③都发生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④促成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③
22、中国近代史上两次著名的学生运动分别是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其共同点是( )
A . 都是共产党领导的 B . 运动中心都在北京 C . 都是反帝爱国运动 D . 主力军始终都是学生
23、通过召开国际会议来协调国际争端成为现代国际关系的一大亮点,但由于很多会议经常被大国操纵往往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下列会议能体现这一色彩的有(    )

①巴黎和会    ②慕尼黑会议    ③开罗会议    ④雅尔塔会议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24、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推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1935年,日本加紧侵略华北

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C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

日本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

D

1938年,台儿庄战役胜利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A . A B . B C . C D . D
25、毛泽东曾就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说过:“我们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一个有纪律,有马列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有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下列能够为上述经验提供实践依据的是(    )
A . 北伐战争    遵义会议    一届人大 B . 五四运动    中共一大    三大战役  C . 南昌起义    遵义会议    三大战役 D . 武昌起义    南昌起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
26、丘吉尔在1946年3月5日的演说中指出:“在全部历史中,没有一次战争比前不久使地球上这么多地区沦为废墟的这次大战更容易被及时地加以制止,它本来可以不发一枪就被制止住。”他认为,只是由于“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肠而听任恶人重新武装”,才最终导致了战争的爆发。对丘吉尔上述言论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 “这次大战”指第二次世界大战 B . “不明智”指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 C . “恶人”指德国法西斯 D . “这次大战”以三国同盟的战败而告终
27、历史研究应坚持用材料说话。阅读《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读出的信息有(   )

战场名称

开始时间

终止时间

小计

欧洲战场

1939年9月1日

1945年5月8日

5年8个月零8天

苏德战场

1941年6月22日

1945年5月8日

3年10个月零17天

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8日

1945年9月2日

3年8个月零26天

中国战场

1931年9月18日

1945年9月2日

13年11个月零16天

苏联对日作战

1945年8月9日

1945年9月2日

25天

①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中国战场与世界其他战场相比,持续时间最长

③战争波及地域广、卷入国家多、持续时间长,在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28、毛泽东说“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文中“现在”指(   )
A . 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B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 . 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D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29、《全球通史》中写道:“德国人在短短的战线上集中了1400门……正如所预料的那样,法国人赶紧调集增援部队,并提出了‘不让他们通过’的战斗口号。……最终结果是:法军总共伤亡35万人,德军的伤亡人数也几乎同样的多,被称为最惨烈之战。”据此判断这场战役是    (    )
A . 马恩河战役 B . 敦刻尔克战役 C . 凡尔登战役 D . 索姆河战役
30、“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这一诗句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 中华民国成立 B . 中国同盟会成立 C .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D . 中国共产党成立

二、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

1、国共两党关系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1924-1949年,国共关系呈现“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夫人宋庆龄问:“为什么需要共产党加入国民党”时,孙中山回答说:“囯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

材料二:下面是1924-1949年间的部分图片资料

材料三:国共两党关系思维导图

(1)孙中山“为国民党注入新血液”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图片中属于国共两党分裂时期的有      ;属于国共两党合作时期的有       (填字母)
(3)结合所学,完善思维导图。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突然和蓄谋的进攻……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懦弱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国进入战争状态。

──摘自罗斯福《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

材料二: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后,二战最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大反攻的日子终于来临。“美英盟军抢滩登陆”、苏联军队抢先占领柏林;面对日本法西斯发出“本土决战”的狂吠,苏联对日宣战、美军重拳出击、中国抗日武装展开了全国规模的反攻……

材料三: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情况比较表

项目名称

参战国(个)

卷入人口(亿)

参战人员(亿)

伤亡人员(亿)

直接经济损失(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30多

15

0.7

0.3

3000

第二次世界大战

60多

20

1.1

0.9

40000

(1)材料一中为什么罗斯福说“1941年12月7日”是“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后来面对法西斯国家的疯狂侵略,1942年1月反法西斯国家有什么重大举措?
(2)材料二中“美英盟军抢滩登陆”的事件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3)材料二中“苏联对日宣战”是在哪一次国际会议上作出的决定?从材料二中体现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运用数据分析和图表统计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从材料三中我们可以获得什么信息?对此你有何感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