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2.2消化和吸收 同步测试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

下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⑤表示消化液,⑤是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 . ④⑤发挥作用的场所是小肠 B . 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 . ②③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的种类不同 D . X表示大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
2、医生从病人的消化道中取得少量液体,经化验发现含有蛋白质、蛋白质的初步消化物、维生素、无机盐、水、脂肪和盐酸等。这些液体最可能取自                       (  )
A . 口腔 B . C . 小肠 D . 大肠
3、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下列有关“食不言”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说话需要力气,不利于保养身体 B . 避免食物由咽、喉进入气管 C . 有利于保护声带 D . 避免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影响消化
4、“民以食为天”,关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蛋白质不经过消化就可以直接被吸收 B .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C .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D . 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
5、下图所示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向各试管中都加入少许等量淀粉糊,1、3号试管中各加入2mL清水,2、4号试管中各加入2mL唾液,充分搅拌,如图处理5分钟,然后向各试管滴加2滴碘液。关于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 . 滴碘液后不变蓝的是试管2溶液 B . 1、4号试管的实验变量只有温度 C . 本实验中把唾液换成胃液不影响实验结果 D . 设置试管3和试管4的目的是减小误差
6、“淀粉遇碘变蓝色”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原理。下列实验中没有用到此原理的是(   )
A .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B . 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C . 验证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 D . 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7、彻底消化蛋白质和吸收氨基酸的场所分别是(   )
A . 小肠、 胃 B . 小肠、 大肠 C . 口腔、 小肠 D . 小肠、 小肠
8、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分泌的胆汁含有消化脂肪的消化酶 B . 若②处堵塞,胆汁不能正常进入小肠 C . ③能分泌胃液,并不停地收缩和蠕动 D . ④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场所
9、如图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以此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则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1

A . X代表淀粉的消化过程 B . 蛋白质最先在C被消化,最终产物是脂肪酸 C . 参与Y消化的消化液有胆汁、胰液、肠液 D . Y最终消化的产物主要被小肠绒毛内的毛细淋巴管吸收。
10、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起始于(   )
A . 口腔 B . C . 小肠 D . 大肠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下列实验: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馒头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有无唾液

2mL唾液

A

2mL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请根据上表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与1号试管起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编号为的两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这说明
(4)由此可见,淀粉的消化从开始的,实验中水浴温度设置为37℃就是模拟的温度。
(5)有的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个试管外。还要设置第四个试管,放入馒头块与清水不搅拌,其他设置均相同”,你认为第四个试管的设置(填“有”或“没有”)必要。

三、综合题(共6小题)

1、阅读材料,依据图一至图三所示,结合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中,最主要的供能物质在图一的      层含量最多,这类营养物质消化的最终产物是图三中的X.能吸收维生素的器官是            
(2)某人由于偏食出现坏血病症状,患这种病主要是由于摄入      层食物较少引起的。
(3)无机盐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若饮食中长期缺铁会患      ,某地区儿童智力发育出现障碍,可能是缺少      这种无机盐。
(4)图一的B、C层食物富含      ,是青少年发育不可缺少的,图三中的五种消化液对蛋白质有消化作用的是      (填数字)。
(5)图三中的消化液③是由图二中的[      ]分泌的,储存部位是      (填名称)。
2、下图表示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图中序号表示一粒西瓜子经过消化道的先后顺序:

      ]→咽→[      ]→[      ]→[      ]→[      

(2)图中标号①、④、⑥所示器官属于消化系统的      
(3)能暂时储存食物,并且进行初步消化的器官是[            
(4)标号④所示器官分泌的消化液称为      ,它消化脂肪的方式属于      消化。
(5)人每天吃进的食物主要在图中标号      所示结构内被消化和吸收,然后随血液循环运往全身。
(6)口腔能将淀粉初步分解为      ,因为唾液中有      酶 ,淀粉最终被消化成      被人体吸收;图中能初步消化蛋白质的是[            ,因为其内的消化液中含有      酶,蛋白质最终被消化成      被人体吸收。   
3、小肠盘曲于腹腔内,上连胃,下接大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图一是小肠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图二是糖类、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化学性消化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肠内表面有许多      ,它的表面又有很多突起,称为      ,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
(2)小肠中除肠腺分泌的肠液之外,还有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的      和胰液等多种消化液。
(3)图二中,代表蛋白质的曲线是      
(4)某人为达到减肥目的,去医院切除一段小肠,以降低小肠的      能力,但这样做会影响人体健康。
4、乳糖是糖类的一种,在自然界中仅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乳汁中。乳糖对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和肠道内乳酸菌繁殖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编码人类乳糖酶的基因位于第2号染色体上。人体小肠绒毛细胞可以分泌乳糖酶来帮助乳糖消化分解。若乳糖不能彻底分解,肠道菌群会利用乳糖发酵产生气体,刺激肠壁,增加肠蠕动而引起腹泻,这种现象被称之为“乳糖不耐受”。通常幼儿在4岁以后,体内乳糖酶合成将逐渐减少,调查显示我国87%的儿童会发生乳糖不耐受。乳糖不耐受现象在不同人种中存在较大差异。在北欧一些国家中一部分人由于乳糖酶基因突变,不会出现乳糖酶减少的性状,所以这些人终生能消化乳糖。

不同人群乳糖不耐受表现存在差异。有些人摄入微量乳糖即会引起腹泻,有些人在空腹饮用牛奶时才会出现症状。大多数中国的乳糖不耐受者是在每天饮用超过200mL牛奶时出现症状。有研究表明,乳糖不耐受者坚持每天少量饮用牛奶,可以促进乳糖酶分泌,缓解不耐受症状。同时针对这一情况,一些牛奶厂家开发新产品,对乳糖进行初步分解处理,也有助于减轻不耐受症状。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1)
A . 乳糖存在于马铃薯淀粉中 B . 一旦新生儿不能合成乳糖酶,也不会影响生长发育 C . 乳糖不耐受是由于乳糖酶合成减少引起的 D . 我国人群乳糖不耐受发病率较欧洲人低
(2)从文中可知,由乳糖不耐受导致的腹泻      (填“会”或“不会”)传染。
(3)乳糖酶由      分泌,该结构由      层上皮细胞组成。
(4)在乳酸菌的作用下牛奶中的乳糖变为乳酸,酸奶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你认为患有乳糖不耐受的人      (填“能”或“不能”)饮用酸奶。
(5)从文中信息分析,如果一个人有乳糖不耐受,下列做法不妥的是_______ (5)
A . 每天饮用不超过200mL牛奶 B . 在就餐或餐后1~2小时内,饮用牛奶 C . 一旦出现腹泻,立刻再也不饮用牛奶 D . 选用与牛奶营养相似的替代食品
5、七年级的同学为了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做了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设计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号码

A

B

C

D

E

加入的物质(各2mL)

淀粉糊、清水

淀粉糊、唾液

淀粉糊、唾液、盐酸

淀粉糊、唾液

淀粉糊、唾液

温度

37℃

37℃

37℃

100℃

0℃

时间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加入碘液后的现象

变蓝

变蓝

变蓝

(1)若以A和B为一组实验,则实验目的是探究      
(2)加入碘液后,A试管中的颜色      ,B试管中的颜色      (填“变蓝”或“不变蓝”)。
(3)若以B、D和E为一组实验,则实验目的是探究      对唾液消化作用的影响。
(4)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唾液淀粉酶对      有消化作用。
(5)A和E能否构成一组科学的探究实验?      
6、人类的食物种类多种多样,我们吃进身体的食物会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 组成的。   
(2)蛋白质在[] 中被初步消化,该结构中的消化液里含有 酶。   

 

(3)图中能够分泌胆汁的结构是[] ,它分泌的胆汁可以促进 的分解。   

 

(4)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③);淀粉在此处最终分解为

 

(5)下图中 A,B,C,D 依次表示消化管相邻的器官,曲线 X、Y、Z 表示三大类有机物质在上述器官中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5)
A . X 为蛋白质,消化器官是 A 和 D B . Y 为脂肪,消化器官是 C C . Z 为淀粉,消化器官是 D D . X、Y、Z 都能在 D 内进行消化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2.2消化和吸收 同步测试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