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第四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1919年6月,上海一商店贴出标语:“忍痛停业,冀救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这一标语声援的是哪一运动(     )

A . 戊戌变法     B . 辛亥革命   C . 新文化运动   D . 五四运动
2、“五四运动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这表明五四运动(    )
A . 改变了国家性质 B . 社会领导力量发生了变化 C . 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 .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的绍兴乡贤是(    )
A . 周恩来 B . 鲁迅 C . 秋瑾 D . 蔡元培
4、2017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6周年纪念日。某班同学要设计“中国共产党成立背景”的主题黑板报,下列作为板报内容不恰当的是(    )
A .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B . 十月革命的影响 C . 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D . 国民党一大召开
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
A . 中共一大 B . 中共二大 C . 国民党一大 D . 遵义会议
6、“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注:君指王尽美)。”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一首诗。诗中“南湖泛舟”有可能是在(    )
A . 商讨党的纲领和工作计划 B . 躲避国内敌对势力的屠杀 C . 谋划建立南湖革命根据地 D . 纪念中国共产党周年诞辰
7、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7年的中国,可能看到的情形有(    )

①有人在阅读《新青年》                ②青年学生热议巴黎和会

③报纸上刊登倡导婚姻自由的进步文章    ④听到打土豪分田地的歌谣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8、1920年秋开始,全国各地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都改成了白话文,到1922年冬季,所有的文章(文言文)课文一律废止。与之相关的事件是(    )
A . 新文化运动 B . 辛亥革命 C . 戊戌变法     五四运动
9、“这是一群激情荡漾的文人,这是一所海纳百川的学校,正是这群人和这所学校,在20世纪初的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次思想解放的狂澜。”这次“思想解放的狂澜”是指(    )
A . 洋务运动 B . 维新变法 C . 新文化运动 D . 北伐战争
10、1919年6月《新闻报》载:“此次沪(上海)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日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初因青岛外交……后即以释放京师被捕学生,并罢斥曹汝霖等三人为要求条件。”上述新闻中透露该风潮的信息有(    )

①已扩展到上海  ②爆发的导火线  ③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④运动具有反帝爱国性质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偏向,如常常把中西的问题视作是非的问题,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在重新审视旧传统旧观念时也往往是批判的激情多于批判的理性。但他们代表了那个时候最进步的认识。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复兴之路》

材料二: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并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其具体体现是这次运动大大加速了来自俄国的新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从而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

——摘自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现在正通过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

(1)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一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领导了一场什么运动而闻名?该运动对中国社会有何深远影响?
(2)材料二中的“它”是指什么事件?依据该材料指出“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是什么?
(3)请列举20世纪二十年代的史实两个,印证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2017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回答图1,图2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并分析图1与图2反映的内容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2)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道路的探索中有过失误,走过弯路,但中共始终能直面错误、自我纠错,从而战胜挫折。请列举相关史实各一例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第四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