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三课《日本的大化改新》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下列对19世纪中叶以前的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封建国家

②实权掌握在德川幕府手中

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国各地出现

④农民和市民不断起义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2、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社会过渡的事件是(   )       

A . 庄园的出现 B . 武士阶层的出现 C . 大化改新 D . 幕府统治的建立
3、如果一位生活在唐朝时期的僧人,在649年东渡到达日本,他带回来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

A . 当时的日本真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B . 当时的日本正处在奴隶社会 C . 当时的日本正由奴隶主贵族苏我氏父子专权 D . 当时的日本土地已经归国家所有
4、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以下能体现日本这一特色的是 ( )

A . 大化改新 B . 《汉谟拉比法典》 C . 奴隶制民主政治 D . 种姓制度
5、日本大化改新的社会根源是(    )
A . 日本民族危机深重,闭关自守 B . 日本社会矛盾尖锐,皇权旁落 C . 大唐王朝高度繁荣,吸引日本 D . 遣唐使欲学习中国,富国强兵
6、大化改新使日本向封建社会过渡。其改革在经济方面的措施是(    )
A . 统一度量衡 B . 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C . 土地收归国有,并将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D . 编制律令,实行天皇制中央集权
7、以下有关古代时期日本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大唐王朝高度繁荣,吸引日本 B . 日本国内社会矛盾尖锐,皇权旁落 C . 六世纪四十年代,孝德天皇进行大化改新 D . 遣唐使欲学习中国,使日本强大
8、日本大化改新的社会根源是(    )
A . 日本社会矛盾尖锐,皇权旁落 B . 日本民族危机深重,闭关自守 C . 大唐王朝高度繁荣,吸引日本 D . 遣唐使欲学习中国,富国强兵
9、那是开始于公元646年的一次国制改革,其主要内容是废除大贵族垄断政权的体制,向外国学习先进的政治经济体制,建立古代中央集权国家。这次改革在历史上被称为(    )
A . 大化改新 B . 商鞅变法 C . 李悝变法 D . 管仲改革
10、646年,日本天皇颁布诏书,进行国制改革,即“大化改新”,下列属于“大化改新”政治内容之一的是(    )
A . 实行中央集权 B . 实行土地私有 C . 学习唐朝文化 D . 推行种姓制度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已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

材料二  废除官职世袭的陋习,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是哪个国家在何时进行的?

(2)材料一、二分别是哪方面的措施?

(3)此事件对该国有何重大意义?

2、阅读下面中日关系演变的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1)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进行的重大改革是什么?写出这次改革在政治方面采取的措施。

(2)19世纪60年代,中日两国都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日本通过什么改革由弱变强?中国地主阶级掀起的自救运动是什么?

(3)19世纪90年代,日本向中国发动的第一次侵略战争是什么?结果怎样?

(4)你认为未来中日两国关系如何才能健康发展?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材料二: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约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授田相当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

(1)以上两则材料所描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一反映了这次改革的哪一历史背景?
(3)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方面的改革?有何影响?
(4)推动这次改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日本因为善于学习而跻身世界强国之列,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三课《日本的大化改新》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