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5)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 . 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 B .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 . 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 . 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
2、下列物质或方式中的“碳”,主要不是针对碳单质的是(  )

A . 碳素墨水 B . 打印碳粉 C . 低碳生活 D . 石墨碳棒
3、钛铁合金是生产链条钢、锚链钢等的重要原料,如果要比较钛(Ti)和铁的金属活动顺序,以下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 查阅初中化学课本上的金属活动顺序表 B . 利用金属钛和FeCl2溶液进行实验 C . 利用金属铁和TiSO4溶液进行实验 D . 利用金属钛、金属铁与稀硫酸进行实验
4、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   )
A . O2﹣氧离子 B . 3H﹣3 个氢元素 C . Fe3O4﹣四氧化三铁 D . 2N2﹣2 个氮气分子
5、如图是某物质的分子模型,下列关于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

A . 属于氧化物 B . 化学式为NH3 C . 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 D .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5.9%
6、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A . 氧气和氮气﹣观察颜色 B . 铁粉和炭粉﹣用稀硫酸 C . 羊毛和化学纤维﹣点燃闻气味 D . 氢氧化钠溶液和水﹣用酚酞溶液
7、某农技站货架上待售的化肥有NH4NO3、KNO3、CO(NH22 , 其中缺少的肥料品种是(   )
A . 氮肥 B . 磷肥 C . 钾肥 D . 复合肥
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 B . 保持 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 . 30℃时,将 40g 甲物质加人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 80g D . 10℃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 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9、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 检查气密性   B . 氢气验纯   C . 检验氧气   D . 二氧化碳验满
10、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下列关于铝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属于金属元素 B . 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 C . 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2 g D .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Al3+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水是一种常见的物质,许多化学式实验都要用到水.
(1)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填序号) (1)
A . 冰块 B . 干冰 C . 食盐 D . 酒精
(2)生活中常用      来检验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
(3)电解水时,正极上产生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填序号) (3)
A . 有色有味 B . 支持燃烧 C . 能够燃烧 D . 易溶于水.
2、中国制造业正在持续发展,汽车制造是重庆制造业的一个代表,请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填空.
(1)下列汽车组件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填序号) (1)
A . 钢铁车架 B . 真皮座套 C . 玻璃车窗 D . 橡胶轮胎
(2)钢铁车壳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与空气中的      (填两种物质名称)接触而生锈.
(3)汽车制造需要钢铁,工业上的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与一氧化碳来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中      (填化学式)发生了还原反应.
3、化学课上我们曾经观察过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很快燃烧,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该实验主要利用了铜片良好的      性,燃着的白磷熄灭后,去掉铜片上的白色固体,可看到铜片表面变黑,该黑色物质是      (填化学式).
(3)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       (填序号). (3)
A . 作反应物 B . 隔绝空气 C . 升高温度.
4、硫酸厂的废水中因含硫酸而显酸性,需要处理呈中性后才能排放.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少量废水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第一步:验证废水酸性.往废水中滴加石蕊试液,石蕊变,说明废水呈酸性.

第二步:处理废水.该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两个方案.方案一:用熟石灰处理废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方案二:用 BaCl2处理废水,观察到废水中出现      .经过分析,同学们认为方案二没有达到处理废水的目的      ,因为处理后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      

5、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1)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碳酸钠

 12.2

 21.8

 39.7

 53.2

①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g.

②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在20℃时,将 100g 的水加入 30g 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 30℃,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③10℃时,分别配制表中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的物质是      

(2)将足量的稀盐酸加入一定量的铁、铜混合物中,写出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如图是实验过程生成气体或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其中表示正确的是      (填标号).

6、多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1)从微观角度(图1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微观上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      (填“原子”或“分子”),变化过程中,同种原子的个数      (填“有”或“没有”)增减.

②参加反应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2)从反应类型角度

(一种物质可通过不同的反应类型生成,以二氧化碳为例.)

①能与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是      (填一种物质化学式).

②高温下,石灰石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在一定条件下,碳与铁的氧化物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      (填化学式).

(3)从能量变化角度

(借用图2装置分别进行进行下列实验,认识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①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会引起白磷燃烧,从燃烧条件分析,此时生石灰的作用是      .写出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将一定量的下列某物质溶于烧杯中的冷水,其中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是      (填标号).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科学严谨的态度、安全规范的操作是成功进行化学实验的保障.
(1)化学实验安全第一,下列实验要特别注意安全的是       (填序号). (1)
A . 取用大理石 B . 称量粗盐 C . 稀释浓硫酸 D . 碎胆矾
(2)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和收集某种气体,由装置可推知该气体的物理性质是,制取气体的反应一定是       (填序号). (2)
A . 不需要加热 B . 需要催化剂 C . 制取氧气的反应 D . 反应物都是固体.
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李红同学将两种碱的溶液分别装入试管A,B中,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

(1)实验l中,两支试管的溶液都变成      色.
(2)实验2中,若B盛装的是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3中,李红同学向两支试管吹气,A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中无现象,为了探究吹气后B中溶质的成分,李红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1:溶质只有氢氧化钠

猜想2:溶质只有碳酸钠

猜想3:溶质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实验和结论】:

实验

实验现象

结论

取B中少量溶液,加人澄清石灰水至不再

产生沉淀为止,过滤后取上层清液,

向其中加几滴酚酞试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呈现红色

猜想3成立

反思与评价:

老师评价李红得出的结论不正确,是因为猜想      (填数字)也会产生相同的现象.如果要验证“猜想3成立”,必须要换试剂,将      溶液换成      溶液.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里对二氧化硫气体的性质进行探究,他们向盛有二氧化硫气体的集气瓶中倒入一定量的水,振荡后用胶头滴管吸取该液体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发现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姜华同学根据已有的知识,断定是二氧化硫气体与水反应生成的酸使石蕊试纸变红.

从科学探究的角度看,你认为姜华的判断是否严密?      .你的理由是      

请针对你的理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指示剂限用蓝色石蕊试纸)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四、计算(共1小题)

1、某碳酸钠样品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根据如图所示信息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5)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